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在大洋的彼岸,有一塊神奇的土地,被人稱之為拉丁美洲。這裡曾經有過非常了不起的三大歷史文明: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據說,中國航海家鄭和到達這裡的時候要比哥倫布的足跡早幾十年。

然而,在1864年到1870年期間,這裡爆發了一場幾乎毀掉一個國家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60歲的老人被編入軍隊,8歲的孩子也戴上假鬍子跟成年人一起作戰,婦女們跟著忍飢挨餓。這場戰爭後,國家損失了超過一半的人口......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戰前的巴拉圭共和國

要在地圖上找到巴拉圭這個南美洲的“大陸孤島”實屬不易,這片巴掌大的土地深藏在巴西、玻利維亞、阿根廷、烏拉圭等國之間,處於南迴歸線以南的所謂南錐體中央。

由於巴拉圭是內陸國家,其對外貿易需要通過巴拉圭河出海。巴拉圭河繼亞馬遜河後第二長的可以通航的河流,起源於巴西的馬託格羅索省,在阿根廷的科連特斯市北注入巴拉那河,流經巴拉圭的首都亞松森便是巴拉圭與阿根廷的界河。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巴拉圭河分為兩個非常不同的部分:西部的大查科地區人煙稀少,東部則是森林地區。1536年,佩德羅.蒙多薩率領的西班牙遠征軍,在現阿根廷的土地上創建居民點布宜諾斯艾利斯。

次年,他們深入內陸,建立了如今的巴拉圭首都亞松森。而作為殖民地的巴拉圭,離國王國王過於遙遠,但殖民地官員又過於無能。不滿的種子開始不斷地滋長,但怨恨針對的不是王室,而是新拉普拉塔總督區的“老爺”們。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當後者於1810年5月宣佈獨立,要求周邊地區加入“阿根廷共和國"時,巴拉圭人最終忍不住怒火,開始了抵抗。1811年5月, 一面藍色國旗在亞松森緩緩升起,人們放聲高呼“不自由,毋寧死",把土生土長的律師弗朗西亞推舉為執政。

直到1840年, 弗朗西亞溘然長逝,留給繼任者一個貧困但穩定的國家,兩年後,安東尼奧·洛佩斯被推舉為總統。如果說弗朗西亞是國家的奠基者,那麼洛佩斯就是它的建設者,正是他締造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自給自足的財政和精幹的政府。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經過50餘年的經營,首都亞松森出現了近代化工廠,還有從歐洲買來的大炮和軍艦。巴拉圭逐漸從一個貧瘠的國家迅速崛起成為了拉美一流的現代化強國。但在1862年的時候,老洛佩斯去世,他的兒子小洛佩斯繼任總統。

說起索拉諾·洛佩斯,這位總統在此之前就已經擔任了巴拉圭軍隊的總司令和國防部長,因此他格外重視軍事力量。索拉諾執政之後,把國家大部分的收入用來擴充軍事。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他從歐洲採購了大批的機關槍、加農炮等大量新式武器,聘用外國軍事技術專家,建立兵工廠與軍需庫,還組織了一支比當時諸鄰國都強大的陸軍常備軍,把巴拉圭軍隊武裝成為最現代化的部隊。

戰爭的起點,烏拉圭

而在巴拉圭的南側,是新近成立的烏拉圭東岸共和國。烏拉圭位於南美洲東南部烏拉圭河與拉普拉塔河的東岸。東北兩面與巴西接壤,西南兩面和阿根廷為鄰,東南瀕臨大西洋。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烏拉圭原是美洲印第安部族查魯亞人的居住地, 1726年西班牙殖民者建立蒙得維的亞,烏拉圭成為西班牙人的殖民地。1811年烏拉圭人受阿根廷革命的影響,發動了一場反對西班牙殖民者的革命。

1814年6月終於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1825年8月25日,胡安安東尼奧拉瓦列哈等一批愛國者收復了蒙得維的亞城,宣告烏拉圭正式獨立。但是獨立後的烏拉圭仍然處於長期的內戰狀態。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1863 年4月,烏拉圭內戰再次爆發。紅黨領導人貝南西奧·弗洛雷斯(VenancioFlores)在阿根廷與巴西兩國的支持下,發動叛亂。1864年9月,巴西軍隊進入烏拉圭領土。

此時,時任烏拉圭總統的貝羅(Bello)希望通過和巴拉圭締結聯盟的辦法在拉普拉塔地區建立一種力量均勢,雖然巴拉圭前兩任獨裁者一直奉行獨立自主的發展模式,不希望捲入地區之間的爭端之中。

但索拉諾·洛佩斯上臺後, 雖然他的父親竭力避免巴拉圭捲入烏拉圭的政治危機之中,但這並沒有給他任何警示作用。他改變了前兩任獨裁者的政策,開始積極介入這場爭端之中。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此外,巴拉圭願意支持烏拉圭政府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巴拉圭有一條通向大西洋沿岸的道路要經過烏拉圭的領土,若烏拉圭被仇視巴拉圭的巴西或者阿根廷所佔領,巴拉圭的這條經濟通道也會面臨威脅。

於是,巴拉圭於1864年8月,向巴西下最後的通牒,“若巴西政府繼續侵佔烏拉圭領土,巴拉圭將不得不做出反應”。但是巴西對於這份通牒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巴拉圭於1864年12月對巴西不宣而戰(史稱馬託格羅索戰役)。

其實此時的巴拉圭對烏拉圭的聲援為時已晚,1865 年 2 月蒙得維的亞投降。弗洛雷斯為獲得巴西的支持,與巴西簽訂條約,規定一旦烏拉圭白黨政府被推翻,烏拉圭就將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及財力與巴西結盟以共同對抗巴拉圭。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巴拉圭戰爭的爆發

馬託格羅索戰役爆發後,巴西對巴拉圭宣戰,由此巴拉圭戰爭正式開始。1865年5月1日,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簽署秘密條約,正式結成三國同盟。

同盟條約中的第十五條便規定,巴拉圭大部分領土將分割給巴西和阿根廷。巴西吞併巴拉圭北部有爭議的領土,阿根廷吞併巴拉圭東部和西部的地區。包括 整個查科地區。這一條約和後期兩國的做法則完全暴露了同盟國參戰的實質。他們就是要分割巴拉圭的領土,肢解巴拉圭,這與戰前巴西與阿根廷所宣稱的自衛戰相差甚遠。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在戰爭的第一階段,小洛佩斯兵分兩路入侵了巴西的馬託格羅索地區,並迅速擊潰了為數不多的守備部隊。馬託格羅索戰役被小洛佩斯自比為“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而這只是他狂安計劃的第一步。

而後,他向阿根廷發去通牒,要求借道襲擊巴西軍隊。阿根廷人感到自己被侮辱了,憤怒的居民湧上街道,將巴拉圭國旗撕成碎片,阿根廷於 1865 年 5 月 9 日對巴拉圭宣戰。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6月,小洛佩斯的部隊在里亞埃舒羅夜襲巴西艦隊的努力也遭到了慘敗。當戰鬥結束時,河面上都是熊熊燃燒的殘骸,參加戰鬥的14艘巴拉圭艦船中,只有三艘幸運地逃脫了。

而沿巴拉圭河挺進的部隊對此一無所知,在巴西南部的烏拉瓜里亞納,他們被兩倍於已的敵軍包圍,最終或死或降,全軍覆沒。失去了大半部隊的洛佩斯沒有屈服,而是繼續用鐵腕統率著部下。

1866年4月10日, 洛佩斯派出1.2萬人襲擊6萬人,17日又用3000人攻擊1.5萬人,5月2日是6000人對4萬人,巴拉圭士兵面不改色地戰鬥,然後無怨無悔地死去。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戰爭進入膠著狀態之後,洛佩斯意識到了戰敗的結局,於是開始與盟軍進行和談,但是巴西與阿根廷拒絕和談這件事,開始逐漸暴露自己的野心,借戰爭侵佔小國利益。

庫魯派蒂戰役之後,洛佩斯料退守到烏邁塔,共有 2 萬人守衛在此,其中只有 1到1.2 萬人有武器裝備,其餘的都是一些 13、4 歲的兒童。1868 年 8 月,烏邁塔要塞陷落,標誌著巴拉圭戰爭第二階段防禦戰的結束,至此巴拉圭戰爭正式進入收尾階段。

1868 年 8 月,烏邁塔陷落之後,巴拉圭正規部隊被消滅,零散的部隊又在亞松森東北部的皮基西亞建立大本營,與盟軍開展游擊戰,直至 1870 年 3 月,洛佩斯戰死巴拉圭戰爭正式宣告結束。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戰爭結束,“家破人亡”

對於同盟三國來說,他們原本估計戰爭將在三個月內結束,但由於嚴重低估了對手的實力及其守土衛國的決心。戰爭持續了五年左右。其後果對巴拉圭而言是異常慘烈的: 18% 的人口死亡,38%的戰前領土失於敵手。

繼任的阿根廷總統薩緬託在1870年總結說:“戰爭結束了, 現在沒有一個十歲以上的巴拉圭男人了。”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巴拉圭從此一蹶不振,喪失了成為一個平等國家的機會。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戰爭雖然結束了,但和平才剛開始。巴西與阿根廷都對巴拉圭的領土有所索求。巴西無法容忍阿根廷的圖謀與野心,巴拉圭臨時政府看出了巴西與阿根廷之間的衝突,決定站在索求較小的巴西一邊,以此希望巴拉圭能夠保住查科地區。

巴西與阿根廷的爭奪使得阿根廷的談判代表直接拒絕和談,直到 1870 年 6 月 20 日雙方才正式簽署結束戰爭的協議書, 但實際上這份協議書任何實質性的問題都沒有解決。

協議書中僅承認阿根廷在查科地區保留軍隊的權利,但同時又自相矛盾的寫到盟軍應儘快將所有的軍隊撤出巴拉圭領土,所以關於領土的爭端仍在繼續。這份協議最重要的結果就是巴拉圭作為主權國家的地位得到了承認。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此外,巴拉圭戰爭對參戰四國政治經濟所造成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戰爭使阿根廷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巴西軍隊在戰後政治地位上升最終推翻君主制,戰爭開啟了烏拉圭紅白兩黨鬥爭的新篇章,戰爭也徹底摧毀了巴拉圭。

對於巴拉圭來說,1864一1870年算是歷史的轉折點,老洛佩斯苦心經營的近代化進程被徹底斷送,隨後社會陷入了一片烏煙瘴氣之中,徹底地把巴拉圭推向不發達的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