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偏科現象這麼難以扭轉?有什麼好的方法?本文告訴你答案

早上起床吃完早餐,便對兒子說:“你該練習閱讀題了,趁寒假有時間加強一下。”


兒子說:“我知道的了,下午再做。”


到了下午,我問兒子:“開始做閱讀題沒有?”


他說:“先做一下寒假作業,晚上再做閱讀題。”


越是學不好的科目越不想學,越是想要逃避,這是很多偏科孩子的真實寫照。


人都有趨易避難心理,對於自己擅長的科目很樂意去做,對於不擅長的科目理都不想理,這就是為什麼弱勢學科難以提升上來的原因。


為什麼偏科現象這麼難以扭轉?有什麼好的方法?本文告訴你答案


當一個學生面對某道題或是某個學科,他內心首先產生了恐懼或是厭煩心理,對自己失去信心,又怎麼可能學得好呢?


所以想要扭轉偏科現象,首先第一步要做的是:勇敢面對,接受挑戰。


還是說回我自己的例子(雖然這個事例已經說了很多遍)。


整個小學階段,我都很害怕看語拼音,聲母韻母都分不清,更別說準確拼出詞語了。所以每次考試,第一題的看拼音寫詞語這道題我通常都是零分。


為什麼偏科現象這麼難以扭轉?有什麼好的方法?本文告訴你答案


事情的轉折發生在我上初中之後,因為換了環境,換了老師和同學,自己也懂事一些了,想要把學習搞好。


有一次拿著一份試卷回家,第一題又是我最討厭的讀拼音寫詞語,我心想既然我想要學好,我就不能每次都被它打敗了,否則我永遠不可能獲得好的語文成績。


於是那一天晚上,我終於下定決心勇敢面對它。我找來低年級的課本,找出聲母表韻母表,區分開哪些是聲母,哪些是韻母,並辨別出每個讀音,然後慢慢地拼讀。


又查看當時學的語文書後面的生字表,看看有些我認識的詞語,是如何拼出正確讀音的。


花了很長時間,費了好一番功夫,終於準確拼出了第一個詞語,內心高興無比。之後以同樣的方法做第二個、第三個,速度就快多了。


為什麼偏科現象這麼難以扭轉?有什麼好的方法?本文告訴你答案


當我花了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把那道題全部準確做出來,我忽然就領悟到了:原來這道題並沒有多難!只是我一直以來都害怕,不敢勇敢面對,才會每次都還沒開始就被它打敗了。


之後我對自己的信心大增,同時把這種方法遷移到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去,各科成績都提高很快。


所以,面對弱勢科目,或者自己不擅長的題目,一定要明白,這些題目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難,別人能做出來而你不能,只是你還沒有領悟到方法,或者是你所花的時間還不夠多。


多鑽研,多看看書本,多思考,用不了多久,你就會攻克這個難關。

哲媽說教育,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覺,為孩子解決學習上的煩惱,堅信孩子不上補習班也能學得很好。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