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易“沉”難,爭做“勇智謀能”型下沉幹部——後銀子村防疫有感


“下”易“沉”難,爭做“勇智謀能”型下沉幹部——後銀子村防疫有感

2020年1月,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我們原有的工作生活節奏,一場與病毒鬥爭的總體戰和阻擊戰正在神州大地打響。組織一聲號令,戰士衝鋒在前。作為曾在基層工作過的幹部,2月28日,我和北京市臺辦其他9名同志一道,被緊急派往通州區馬駒橋鎮,支持參與協助派駐村——後銀子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馳援戰場、投入戰鬥。後銀子村地處馬駒橋鎮東北部,位於京滬高速和南六環路之間,村北側緊鄰高速出入口,與中心城區、尤其是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連結緊密,車輛和人員往來頻繁,村內外來人口多為在附近產業園區、物流基地工作的員工,這也形成了與本村人口的“倒掛現象”。50多天來,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我和廣大村民一道,在後銀子村經歷了一個又一個嚴峻的疫情防控的考驗。

“下”易“沉”難,爭做“勇智謀能”型下沉幹部——後銀子村防疫有感


戰疫“勇”當先

疫情發生以來,村兩委班子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組,從大年三十開始就開展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時間緊、任務重,我投入戰鬥後以最快的速度瞭解了村裡的基本情況,重點開展了人員排查、信息核對、對隔離人員的管理服務等工作。復工復產以來,多位湖北籍人員返京需求增多,村兩委班子把做好湖北籍人員的管理服務作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要對他們用心服務、細心照顧、耐心對待。在接待多位湖北籍人員返京過程中,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我與防控小組成員一起耐心解答他們的諮詢,解決他們的需求,上門為他們送上關心和服務。


“下”易“沉”難,爭做“勇智謀能”型下沉幹部——後銀子村防疫有感

防控“智”為要

在每天村西口執勤的隊伍當中,我與防控小組成員一起築起了一道道防火牆、支起了一層層防控網。村內外來人口多為上班族,早晚高峰期車輛和人員出入頻繁,由於村口緊鄰四支路主幹道,往來車輛多為渣土車和大貨車,為了不影響交通且安全起見,我們科學合理配置人員分工構成,在村口設置多層指揮崗,分批分層測量體溫、查驗證件、登記信息,有效疏導了村口秩序,通行效率也大大提高。針對近期村民防疫意識減弱,出現不戴口罩、聚集扎堆、不耐煩等現象,我還建議設置心理諮詢崗,引導村民合理訴求,共築疫情反彈防線。


“下”易“沉”難,爭做“勇智謀能”型下沉幹部——後銀子村防疫有感


“下”易“沉”難,爭做“勇智謀能”型下沉幹部——後銀子村防疫有感


常態“謀”在前

隨著國內外疫情的不斷變化,北京的防疫工作已逐步由應急防控轉變為“常態化”防控。為此,村兩委班子著眼長遠,提早謀劃,做到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引導村民正常生活開展,提出了優化“常態化”防控的若干措施。防控措施可以靈活,但是防疫意識非但不能鬆勁,還要加強。這是我參與兩委班子會議討論後達成的一致意見,就是要保證這種在非“常態”下的“常態化”防控措施落到實處。從優化村口執勤模式到調整人員配備,從細化人員排查手段到適度開放門店營業,從抓好存量到應對變量,後銀子村正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逐步恢復日常,復工復產邁出堅實一步。


“下”易“沉”難,爭做“勇智謀能”型下沉幹部——後銀子村防疫有感


“下”易“沉”難,爭做“勇智謀能”型下沉幹部——後銀子村防疫有感


下沉“能”要練

這次疫情防控是提高治理能力和完善治理體系的一次大考,下沉工作也是對下沉幹部各種能力全方位考驗的一場長考。“下”容易,“沉”不易。下沉開展工作,既是黨員幹部履行責任義務的具體體現,也是開展實地調研的重要途徑,更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寶貴機會。基層是個“大熔爐”,尤其是村一級這個“大社會”中最基本的細胞,群眾實踐更是個“大寶庫”,需要我們不斷去發掘。短短50天裡,我見證到了村兩委班子的責任擔當,領略到了七旬老黨員的赤子忠心,體會到了村民們的家國情懷,我將繼續以“以人民為師,向實踐學習”的態度投入到一次又一次抗“疫”鬥爭,以爭做“勇智謀能”型黨員幹部的目標,在這場大考和長考中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下”易“沉”難,爭做“勇智謀能”型下沉幹部——後銀子村防疫有感


作者:劉野

京彩臺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