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藥很“傷心”?過分控糖不可取

得了糖尿病,就要用藥物控制血糖, 已經成為了糖友們常識一樣的存在。


但是我們過分的關注一些降糖藥物降低血糖的效率,卻忽視了它們對遠期糖尿病併發症——慢性心衰的影響。


以往的研究都認為高強度的血糖控制能減少心衰的發生,但是英國的一項研究指出:

任何一種降糖藥物在短期內(1 年)均有可能增加心衰的發生風險。


降糖藥很“傷心”?過分控糖不可取


這可能是降糖具有潛在的低血糖風險,而低血糖會激活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如若持續時間和發作頻率多,可能產生血栓、心律失常、左室重構,進而引發心衰。


這似乎在很多常用降糖藥物的副作用裡也有所體現。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


這類藥物有噻唑烷二酮、吡格列酮、羅格列酮等等,這些藥會增加身體裡的水鈉瀦留,導致心衰併發症的風險增加。


早在2003 年,美國心臟病協會和糖尿病協會就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和心力衰竭、水鈉瀦留髮表了共識。


此外,噻唑烷二酮類藥物還會增加毛細血管滲透壓,進而導致下肢水腫的發生。


降糖藥很“傷心”?過分控糖不可取


DDP4 抑制劑


在一項以DDP4 抑制劑沙格列汀和安慰劑的對照實驗研究中,對有心血管疾病史和高危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的糖尿病患者應用藥物後,現沙格列汀組中的心衰患者住院率較安慰組高。


DDP-4 與心衰的關係至今仍未明確,這可能與低血糖的發生有關,低血糖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和體液調節系統,加重心衰的症狀。


而 DDP-4 抑制劑聯合磺脲類藥物的使用,會讓低血糖發生風險更高。


磺脲類藥物


磺脲類藥物能增加胰島素血濃度,並且不會出現水鈉瀦留和水腫的副作用,但是這類藥物依舊可能增加心衰發生風險。


在一項對比了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二甲雙胍、噻唑烷二酮和磺脲類藥物使用的心衰發生率的研究中,發現二甲雙胍組較磺脲類組的心衰發生率低,但是磺脲類和噻唑烷二酮之間無明顯差異。


胰島素


外源性胰島素實際上有抑制鈉從尿液中排洩的作用,這使得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的患者,外周水腫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而這部分瀦留在體內的鈉,可能提高糖尿病患者併發心衰的風險!


降糖藥很“傷心”?過分控糖不可取


目前對於降糖藥物的心血管風險仍有待探究,但諸多用於控制血糖的藥物,卻可能加劇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不得不讓人警惕。


美國多項長期研究表明,嚴格控糖常常導致糖尿病患者過量使用降糖藥,而視力喪失、晚期腎病、疼痛性神經病變等併發症的發生幾率也並未因此下降。


控制血糖的目的,不是治療糖尿病,而是避免併發症的發生,如果併發症出現,嚴格控糖就失去了意義,糖尿病患者對控糖這件事不應該過分關注,保證身體的健康狀態和生活質量要更加重要!



覺得文章有用

記得點贊、關注

轉發給更多的人!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