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節地生態安葬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

揚子晚報網4月6日訊(通訊員 馬卉 楊凌 記者 董婉愉)南京市各大陵園的生態葬總比例已經超過20%。以雨花功德園為例,在最近落葬的1300多具骨灰中,選擇節地生態葬的接近800具,佔比超過60%,而從普覺寺陵園的情況來看,佔比也已經在20%上下。記者今天從南京市殯葬管理處瞭解到,自1991年全市開啟江葬等生態節地葬行動以來,各類節約土地資源的如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牆壁葬、雨花石葬等節地生態葬式越來越多。

南京市節地生態安葬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

各類節地葬式

南京市節地生態安葬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

雨花石生態葬

“市民群眾所認為的生態葬,價格並不是主要決定因素。更多人認可心中有愛、思念永存的理念,扭轉了攀比、鋪張的舊習俗,讓大家自覺選擇生態安葬。”南京市殯葬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介紹說,南京雨花功德園和普覺寺陵園是最早推出節地生態安葬的陵園,已經持續了10多年。記者從工作人員處獲悉,自從推出了牆壁葬、樹葬等多種生態葬後,園區傳統墓穴的銷售穩步回落,選擇生態葬的人越來越多。

在大家看來,未來的城市陵園除了是人們追思盡孝的平臺,更是文化傳承的紐帶、生命教育的基地。同時,也是這座城市的生態風景區。如今,各陵園充分藉助壁廊、林木、風鈴、背景樂等的巧妙組合,將陵園自然分成了許多不同意境、風格各異的生態節地葬園區。加上綠植、水池等綠色空間越來越大,清明祭掃,更多了傳統踏青春遊、祭祖盡孝的意義。

南京市節地生態安葬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

節地生態葬

此外,記者從市殯葬處瞭解到,自3月23日起,各殯葬服務機構累計接待祭掃群眾1465191 人;累計電話預約和諮詢 176324人,累計網上預約350412人;4日清明當天,各殯葬服務機構接待祭掃群眾333424人,電話預約和諮詢16630人,網上預約51238人;6日各殯葬服務機構接待祭掃群眾60760 人,電話預約和諮詢2113人,網上預約19000人。網絡祭掃平臺累計訪問人次更是數百萬計。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新興專業名詞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大眾眼前。同時如今老齡化趨勢日趨嚴重,現有用地緊張,環境汙染日益嚴重,網絡祭掃節省時間人力成本,滿足心靈上的寄託,還能夠造福子孫後人。


南京市節地生態安葬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

星星網人物傳記平臺


南京市節地生態安葬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

南京市節地生態安葬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

星星網人物傳記平臺,與節地生態葬方式相結合,通過掃描墓碑上的二維碼便可隨時隨地在線追思緬懷已故的親屬,讓親人的音容笑貌永駐心間,為祭祀者的盡孝提供保障,達到了尊重逝者,眷顧生者的目的。作為互聯網時代祭祀方式的一種創新,更能夠有效緩解中國人口老齡化日趨嚴峻、國土資源緊缺、環境日益惡化等諸多現實問題。


想了解更多生命知識與新聞,盡在“慧殯葬APP”新聞欄、報告欄,讓您從容瞭解既神秘又有溫度的生命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