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不想离开监狱?——《肖申克救赎》关于体制化的探讨

看《肖申克的救赎》,除了安迪心怀希望永不放弃的故事让人感动,监狱图书管理员老布的自杀同样令我震惊。一个在监狱里服了五十年刑期的老布突然被允许假释了,他惶恐无比,甚至是绝望无比。他之前一向是温和的、慈祥的老头,但在得知假释的消息后他抓狂到要去伤害一个并没有冒犯他的人。他说:“只有闯祸才能留在牢里”。

他为什么不想离开监狱?——《肖申克救赎》关于体制化的探讨

对于一心想逃出牢笼的安迪来说,他不能理解老布的行为。然而安迪的朋友瑞德却说:“老布没疯,他只是体制化了。他坐了50年的牢,50年呀!监狱生活就是他所熟知的一切,他念过书,在狱中是一个有地位的人,出狱就成了一个废人……监狱是个怪地方,起先你恨它,慢慢你就会习惯它,更久之后,你会发现不能没有它,这就叫体制化。”

他为什么不想离开监狱?——《肖申克救赎》关于体制化的探讨

如醍醐灌顶,忽然被瑞德这段话点醒:原来监狱这样的地方,只要你待得足够久也会有习惯的那一天。老布出狱时已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他穿着西装,戴着礼帽,出监狱大门时还与狱警握手告别,像极了一个彬彬有礼、修养极佳的绅士,难以想象他年轻时到底犯了什么罪?他那双眼睛完全没有罪犯的凶恶,反而时常透露着慈祥柔和的神情,尤其是他对自己养育的小鸟。

50年,这已经是一个人的大半辈子了。无论之前他进入监狱时怀着怎样的心情,但慢慢地他已离不开的这个用来惩戒他的地方。50年的漫长时光足以让他形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仿佛是惯性推动着自己,不需要太多思考,就已经下意识地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可以说,他已然成了监狱体制的一部分。他熟知监狱里的一切,并且因着他有点文化以及年龄的缘故,他在监狱里甚至还得到了大家不约而同的尊敬。当他觉得监狱生活就如呼吸一样自然时,突然让他去监狱外独自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样一想他的惊惶就令人理解了。

他为什么不想离开监狱?——《肖申克救赎》关于体制化的探讨

体制是什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和运作的制度。

我们需要体制吗?当然需要。就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样,人类文明的产生本身就要依赖体制的建立、规则的形成。现代社会中,体制已经无所不在。因为只有有了规则的建立,社会的各个齿轮才能按部就班地有序运转,发挥各自功能,否则一切就会乱了套。体制其实就是一种秩序,只要我们按照秩序行事就是安全的,它如果是公正的,对多数人来讲就是一种保护。越强大的体制越是力量和权威的体现,大多数人会想要得到这种力量的庇佑。

具体到电影《肖申克救赎》,体制更具体地意味着监狱的环境和生存法则,体制化就是这种法则下养成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维定式。监狱外是全然不同的环境和体制,老布和瑞德都需要一个重新来过、重新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他们而言是痛苦的,常常担惊受怕。就像瑞德出狱后在超市里工作每次去厕所必打报告一样,这是他在监狱里形成的思维定式。即使出了狱,他不打报告去尿尿反而会尿不出来。所以老布对这样的生活无所适从,他已经太老,既没有精力再胡闹,也没有多少精力去重新适应一个完全崭新的生活方式,所以老布干脆选择了自我了断。

他为什么不想离开监狱?——《肖申克救赎》关于体制化的探讨

就像在动物园里被驯化太久的猛兽很难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一样,人或动物都会在环境的塑造中形成一种惯性或者是惰性。一旦跳脱出原来已经适应的环境,尤其是那种已经根深蒂固的习性,再去改变大概就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没有坚强的毅力和足够强大的内心可能都很难适应。毕竟自我保护是一种天性,这也是多数人喜欢待在自己安全区不愿做出改变的原因。

就像监狱是犯人们又恨又爱的地方一样,体制也是我们又爱又恨的东西。一方面我们需要强大的体制来保护我们,一方面又厌恶它对我们行为和自由的束缚。老布害怕离开监狱,而我们有没有自己害怕离开的“监狱”呢?

为什么坚持19年越狱成功的安迪那么让我们感动?我想应该他的坚持吧,他不愿被狱警们剥夺了心中的美好,尽管希望一再被(狱友)嘲笑,被(狱警)摧毁,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以至于最终创造了奇迹。

他为什么不想离开监狱?——《肖申克救赎》关于体制化的探讨

的确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羽翼太光芒,就比如安迪。安迪没有被体制束缚和吞噬,他的奇迹让我们看见了某种希望,或许这就是这部电影能名列豆瓣250第一位置的原因之一吧。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