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康:倚石聽流泉,玉壺存冰心

“細音如陽,溫暖輻射驅散嚴冬荒涼;溫潤璞玉,震顫波伏調諧韻律課堂。”華電的老師們在平凡的日子裡與學生真情相伴,用愛和奉獻澆灌著每一個學生的心田,在這千百默默耕耘的園丁中,白康老師攜著她赤誠的初心,帶著多年辛勤探索的經驗,為“學生善學、教師擅教”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01 凝聚師德,教書育人

課堂派走進白康的生活大約是在2015年。在這之前,“思索”是那段記憶的關鍵詞。

在“信息化教學”尚未興起的前幾年,白康敏銳得察覺到了異常:自己站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坐在座位聽講。一片天地,卻又彷彿兩個世界——有時候她問些問題,只有寥寥的聲音從對岸傳來。幾番思考過後,她得出初步結論:如果一個老師只是進行單向的灌輸性教學,而沒有與學生構建恰當的雙向交流,於老師是迷茫,於學生則是煎熬。50分鐘、100分鐘……時間飛逝,鈴響、人散,到頭來只能留下一地困惑。

問題就擺在面前,自此,如何解決問題便成了白康老師的“心心念念”。

那一段時間,教十一辦公室突然多出了二三十個小白板,白板出現的地方一定伴隨著一個忙碌的背影。提前去辦公室、找鑰匙、拿白板就成了白康的額外“例行工作”。每次上課前給學生髮白板,到了課堂上的提問環節,就讓學生們把答案寫在板子上、舉起來,她看看,大家也相互看看。也許是覺得新鮮、好玩,同學們都願意參與。如此一來,參與度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便提高了,課堂效率自然上升一個等次。“做一點改變,其實要付出很多代價,但是隻要看到有一點效果,就總還是值得。”此時翻閱回憶當時課堂的照片,學生們一張張笑臉承載著的喜悅,溢出了相框,於白康而言更是欣慰感觸,溫柔的嘴角禁不住微微上揚。

科技日新月異,白康清楚得認識到:要想高效提高課堂效率,保證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就必須要有一個信息化事物來適應時代的發展。“你要尋找什麼,總會有一個機會讓你找到的。”也正是這個時候,課堂派的出現為白康的想法續上了“火花”。“翟永傑老師作為校園的第一個課堂派註冊用戶,是我信息化教學的引路人。” 她這樣回憶道。在使用這種創新式教學方法的過程中,白康直言最大的感受是:一直在學習,不能停下來,只要學習了就會有收穫,不管是被迫的還是主動的,因為人生本來就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從最初的陌生,需要不斷探索嘗試來尋找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到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投入使用——可以說“課堂派”式教學在白康等人的引領下,正逐漸向更成熟的方向走去。

“白板教學”、“小組互動”、“課堂派創新性探索使用”……改革很難,但是白康敢於嘗試,更願意嘗試。她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為學生的“善學”探索蹊徑,更為老師的“擅教”開闢著一條條新的道路。

02 佐雍得嘗,無私分享

在談到疫情期間自己在多個直播平臺面向各高校老師開展的8場“線上教學公益培訓”講座時,白康只淡淡地笑著說:“分享小有、成就大我,是一件十分自豪的事情。”她坦言自己也思考過是否要把自己辛苦積累的教學經驗分享他人的矛盾心路歷程,但當想到如果自己的教學經驗等能為教育同行提供參考經驗、提升自我的時候,一切也便釋懷了,所有的付出也便顯得尤為珍貴和值得。此外,多年來白康在各大會議上多次與校內外同行交流分享在教育理論與技術、實踐方式等方面積累的經驗,“我越來越覺得和大家共享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淨化自己的過程,我也能感受到每一次自己都有成長。從我個人來講,當你能夠去放下一次、兩次,當你慢慢做的越來越多的時候自然就會越來越好,而且我個人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白康堅持做到真誠無私,恰如魯迅先生所言:“從前人的手中接過火炬,再將它傳給後來者,使火炬不熄滅,或更進一步增加它的光,便是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她認為如果懷有以己之心不去分享這些有價值的東西,那麼自己便愧對教師這個職業。因為教師的職責本來就是教書育人,分享傳播自己的知識,而自己只是做到了本分職責而已。

奉公剋己,鞠躬盡瘁。白康對於教育事業的勤懇付出是我們的有目共睹,而她對於知識經驗的無私分享則更令我們欽佩敬仰。

03 凝聚師德,教書育人

以粉筆為媒,以課堂為介。從教多年,同其他任何一位老師一樣,白康作為一名教師最熟悉的便是那三尺講臺。所謂教育者,養成人性之事業也。三尺講臺上的她除了傳授知識,更關注的是教導學生們如何做人,做一個怎樣的人。“孩子們學習的最大動力源自模仿,所以要把孩子們教育成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先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自己還做不到位的話,那又如何去培養別人呢?”白康認為,每個人自己的經歷和想法都存在很多差異,我們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看待,而自己所做的也不過是去跟同學們聊一聊自己的體會,儘量做到積極的啟示作用。

關於對學生的建議,白康談到了以下幾點:首先是主動性。大學和以往學習最大的差異就是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課程難、進度快。所以必須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遇到問題學會獨立及時解決。第二是要分清主次。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在繁雜的事物面前要對自己的生活有規劃安排,畢竟大學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第三是適應性。白康直言華電的學子來自五湖四海,人人都很優秀。但是要做到接受自己的平凡的同時,更要努力讓自己變得不平凡。“每個人的位置都不一樣,只要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那就是最好的。每個位置都很重要,大家各司其職就好。”最後,白康還提到,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踐是很重要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在這些不足中一點點進步提升。

逡巡迷霧,她是忠實的羅盤,指引學生人生的方向;人間四月,她是遼闊的雲天,灑下細雨,滋潤學生荒蕪的心田。春秋寒暑,歲月幾度。青春的夜空掛滿了耀眼的星辰,每一粒星子都在散發光芒,閃爍著白康老師的鞠躬盡瘁,展示著對華電學子的關切與指引。

個人簡介

白康,女,自動化系測控教研室教師,從事自動化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校內第一批採用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教師之一,課堂學生活躍度非常高,“自動化系第二課堂”教室爆滿;所教課程曾被評為校內研究性教學示範性課程,多次入選青年教師示範課堂;入選學校第一期優秀青年教師教學支持計劃,結項答辯優秀;主持1項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獲校級教學優 秀特等獎、校級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及最佳教案獎;教學案例被相關慕課、各教學公眾號收錄展示;疫情期間,在多個直播平臺面向各高校教師開展8場線上教學公益培訓講座,獲得一致好評。

來源|校報記者團

文字|彭浩 鄭雨浩 趙雪 朱儀澄

編輯|孫世傑 楊沁沂 董藝雙

審核|卜葉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