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念头不正,终身不正”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

蛋蛋的乡愁


念头不正,终身不正是指两方面,我讲下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念头不正,终生不正。一方面是做人:学武习拳,讲的是武德,未习武,先习德。练习武艺,就是练习杀人的技术,如果你练咏春拳的念头不正确,只想习武有成而欺负别人,这个念头心态就是不应该有的。咏春拳是一门防身自卫的拳术,用就自卫,不好就是伤人致残的技术。就象标指手虽然名为败形后所用,但亦可用来伤人。

另一个是指:小念头的套路手法正与不正(标准)

咏春小念头是咏春拳一切的基础。小念头的动作能否达到要求,标准。关系到后面几套拳能练得好。寻桥,标指的手都是从小念头衍生变化,但主体和小念头出收拳路线一样,从中线出中线回。有些初学咏春拳的贪务多得,只想尽快学完小念头就学寻桥,殊不知小念头的动作变形,不到位。这就影响寻桥手法正确性,因寻桥要腰马配合,走位移动身手一致,你学小念头动作不正确是做不到的。就算勉强做到在实战中也很难用上。

咏春拳“念头不正,终身不正”。各个派系的理解都是大同小异,但都不离开上面所说的大概。


咏春与太极


咏春门内拳谚有云:小念头不正,终生不正;习武如是,做人如是。

很多习拳的人讲,“我习拳几十年了”云云,旁人听到“几十年”,吓死了。然而,一种拳术的养成实是不应该以年计的,而是以“小时”来计。习拳十年,也许这个人每天只用三十分钟。也有的每天就用了三个钟头。这样出来的两种人,虽然同是“习拳十年”,然而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现实中,却很少有人愿意每天花过半个小时以上去练拳的。

念头正,终生正。肯花时间,也要肯用脑筋。

有的人连时间都不愿意花,就更不用说用心去思考了。

也有人因为“忙”而很少练拳的,总是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处理,因此而把拳术落下。 实话讲,这样断断续续地练拳,真能学到功夫吗?不如去倒头睡大觉。

也有的,今天心情不好,就不练拳了。师傅不是心理医生,师傅收徒只负责教拳,和提点学生要“走正道”,师傅不负责你心情不好去照顾你的,师傅又不是你老爸老妈,非要招呼你到小心翼翼。

讲这些,我希望大家要清楚,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没有谁一定要对谁负责到底,遇到难事是要靠自己去解决,而不是依赖、逃避或者哭泣。当然,适当的依赖证明你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好,有良好的人际其实也是成功的一面。

习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学的不只是武术,还有积极的性格,享受阳光、水和运动的乐趣,任何正面的事物都能在习拳中慢慢挖掘,炼成伤心事、麻烦事震撼不动的心理素质。

念头正,终生正,习武,跟做人是一个道理的。 希望大家都能培养出坚强、稳重、耐心的优秀性格。

共勉



大师兄001号


说到咏春拳,很多朋友应该在网上或电影中听到过这句话:念头不正,终生不正。那么这个“正”指的是“正”什么呢?

不同派系的咏春,由于各自拳法理论的不同,对此会有不同的解释。


咏春拳有三个拳法套路,分别是:小念头、沉桥、标旨。其中,小念头是咏春拳的入门套路。说到入门,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基础,这样理解其实只对了一半。因为练习咏春,讲究无念、无意、无求,也就是所谓的“心首两忘”。

抛开内心杂念,仅仅以小小的念头为气血意识的引导,开启咏春的修为。从这个意义来讲,小念头不仅仅是作为基础入门那么简单。它的首要任务是让初习者沉下心绪,排除杂念,引领初学者将外形及气血意识规范到咏春的理念上来。


因此,具体说来,“正”的意思包括两个方面:

一、正外形

小念头虽说是一个拳法套路,但实际是由九个单式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是相对独立的存在,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先后联系。

不要小看这九个动作,它几乎包括了咏春拳所有的打斗手法。或者说它是咏春拳所有打斗手法最初始的形态。


因此,练习小念头首先要求我们摒弃不是咏春的动作,将自己的一举一动全部规范成符合咏春理论的手法,这就是正外形。犹如我们初习毛笔书法一样,务必一笔一划确保把每一个字写得规范而工整。只有经过长期不间断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才能达到日后随心所欲的行书、草书。

二、正意识

不同的咏春分支或派系,其拳法理论是有所区别的。而这里所说的拳法理论往往体现在意识上。咏春的“意识”(本门称之为心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小位

小念头的练习,要求身形不动、马步不动,九个动作均在原地靠双手完成。这九个动作的攻防,均在身体外侧呈扇形展开的小位以内完成。


2、防线

一个是发力防线:众所周知,咏春拳善于短距离发力。但是短距离发力有个弊端——力量太小。如果不通过特殊的练习,在短距离范围内是发不出来足以震慑对手的力的。因此,发力防线便是锻炼初学者短距离发力的意识和习惯。

另一个是防守防线:当受到对手进攻时,自己身体以外30—35公分的范围是绝对不可以被对方攻破的,必须死守。在小念头所有动作中,主要练就一种守防线的意识和骨架力,至于守防线的技巧则体现在咏春中级套路沉桥的习练中。

3、粘甲

“甲”是指人体的上部,特批两腋窝下双肋。粘甲是指出拳及收拳时,小臂至肘的部位均要粘住身体进出。这样一方面便于培养以肘发力的架力意识;另一方面在于训练沉肩坠肘,为后期腰马桥合一的整体发力打基础。


4、归中

这个非常好理解,但却不容易做到。防御时讲究贴身过、顺势攻、护正中,而咏春正身攻防时讲究拳打中线,其实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因此练习时便要求我们无论出拳还是收拳均要归中,更为重要的是,要运用肘归中来促使拳归中。这练就的不仅仅是外形,主要是归中的意识,因为只有长期的意识归中,外形在不经意的瞬发中才能归中。

5、力点和力源

要求每一个动作,务必弄清力量的源头和着力点在哪个部位。有了这个意识,才能集中全身的力量至一点,真正达到全身力量的“散尽发尽”。同时要通过这种方式明白不能与对手硬碰硬,必须依靠借力、卸力等。


6、刚柔与易筋

在练习小念头时,每一个动作,必须区分出刚和柔。不发力时应尽量发松,类似于蓄力,发力时则应集中全力,一瞬间将力量发出去。这便是咏春震筋力的体现。而易筋也是通过这种刚柔的方式,将手上的筋脉练松,提高攻防的敏捷和便于后期能以手上方寸之间的筋脉发力,也就是被大多数人所神话的咏春”寸劲“。

因此,形和意两者缺一不可。初习者必须严格按照这两个方面练习,如果忽略了小念头正形正意的理念,那么不管练习多少年咏春,都始终难入进入咏春的大门。也就是所谓的:“念头不正,终生不正”。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