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打窩,老釣手也會犯的三個錯誤,進來看看你犯了沒有

如果有人問,釣魚人最怕的事情是什麼,估計很多釣友的回答都是:沒口。沒口的原因很多,天氣、釣點、餌料等等諸多因素,都會引起沒口。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打窩。

釣魚打窩,老釣手也會犯的三個錯誤,進來看看你犯了沒有

打窩就是釣魚之前想辦法把窩料投到釣點,以此來誘魚,從而將魚釣獲。看起來很簡單的步驟,可是很多釣友卻在這一步出了很大的問題,從而造成窩裡無魚。

今天我們就談談,新手釣友打窩過程中最容易犯的錯誤。

錯誤一:窩量過多

我們釣魚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某些釣友,到了釣點之後,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團十幾個窩料球一次性打入窩點。雖然有句話說”想要魚上岸,要拿糧食換。“但是,這種打窩方法並不適合所有的釣點。打大窩重窩主要適合大水面、長時間作釣。這種環境下,魚密度小,發窩慢,如果想要好的魚獲,打重窩很有必要。但是,如果是黑坑或者小河流,釣幾個小時的情況下,打了重窩,魚光吃窩料就已經吃飽了,還怎麼會咬鉤。

釣魚打窩,老釣手也會犯的三個錯誤,進來看看你犯了沒有

錯誤二:打窩聲音大

很多釣友喜歡手拋打窩,實際上這種打窩方法弊端很多,首先是窩料入水的聲音太大,容易把魚驚跑,尤其是冬季魚活性不佳的情況下,魚驚跑了就很難再聚窩。其次是手拋窩的精度差,很難精確打到窩點。其實這種情況下,我們大可以嘗試用長竿送窩的方法來打窩。如果釣點較遠,還可以用打窩船。

釣魚打窩,老釣手也會犯的三個錯誤,進來看看你犯了沒有

錯誤三:窩料味道過大

經常會有釣友問,為什麼打了窩之後,窩子裡全是魚星,然而就是沒有魚咬鉤。實際上,這種情況大多是窩料的味道過大引起的。雖然魚聞到氣味聚集到窩點了,但是由於窩料的氣味過於奇特,引起了魚的警覺,這時候魚不敢下底吃餌。其實我們打窩的窩料最好就是能讓魚聞到,而又不會引起魚的警覺,說簡單點就是要有”自然的味道“,比如淡淡的酒味、糧食的本味等,都是窩料應該有的味道。

釣魚打窩,老釣手也會犯的三個錯誤,進來看看你犯了沒有

打窩是為了更好的釣魚,錯誤的打窩方法非但釣不到魚,而且造成了極大的浪費。以上說到的三種錯誤的打窩方法相信很多釣友現在還在使用,希望看到這篇文章後,能給這些釣友提個醒,祝各位釣友每次釣魚都能滿載而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