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資超千萬,這位菲律賓華僑說:在外面掙到錢,就應該回饋家鄉

“在外面掙到錢了,就應該回饋家鄉。”

——戴新民

1

捐資超千萬,這位菲律賓華僑說:在外面掙到錢,就應該回饋家鄉

戴新民祖籍碼頭鎮大庭村,曾任菲華南安公會第四屆理事長,現任菲律賓南安同鄉總會名譽理事長、閩南科技學院(原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常務副董事長、福建東方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1977年,28歲的戴新民遠赴菲律賓,艱苦創業,終成知名實業家。多年來,他積極參與家鄉的社會公益事業,捐資超過千萬元。因在公益事業方面的傑出貢獻,戴新民榮獲福建省人民政府授牌表彰,2011年獲得泉州市捐贈公益慈善事業功勳獎。

家鄉大事小事 都是他的心頭事

旅菲僑親戴新民熱心家鄉公益事業,捐資超千萬

大到學校建設、公路修建,小到路燈架設、電費支出,家鄉的樁樁件件,旅菲40多年的戴新民都放在心上,熱心支持。

捐資超千萬,這位菲律賓華僑說:在外面掙到錢,就應該回饋家鄉

大庭柏油路起點,這條路由戴新民捐建,服務了周邊數個村落百姓。

“在外面掙到錢了,就應該回饋家鄉。”戴新民的話很樸實,卻道出了許許多多在外僑親對故鄉濃厚的情感。

為家鄉建幼兒園

“搶”著捐建體育場

從修建出村公路、架設路燈、捐建老年人之家,到投資排球隊、村聯防隊,家鄉的大小事情,一向是戴新民和兄弟們的心頭事。然而,最令戴新民關注的,還是教育事業。

心谷幼兒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心谷,取其祖父戴心谷之名。

捐資超千萬,這位菲律賓華僑說:在外面掙到錢,就應該回饋家鄉

心谷幼兒園。

“據說,戴老先生子孫繁盛,希望村裡的每一個孩子都度過一個歡樂的童年,於是對自己的子孫說,‘你們將來如果有條件了,就為村裡建一所幼兒園吧’。”已退休的心谷幼兒園原園長戴德媛告訴記者,戴新民與兄弟們事業有成後,馬上回鄉完成祖父的遺願。

聽說同樣出自大庭村的戴德媛就職於國專一幼,戴新民就找上了她。“你是專業人才,我們想請教一下怎樣才能把幼兒園辦得更好。”戴新民態度真誠。

幾番接洽後,戴德媛答應國專一幼與心谷幼兒園聯建,還參與了心谷幼兒園新園的設計和籌建。“新園的起點高,按照省級示範幼兒園的標準來建設。”戴德媛說,從國專一幼退休後,戴新民立即邀請她出任心谷幼兒園園長。

捐資超千萬,這位菲律賓華僑說:在外面掙到錢,就應該回饋家鄉

心谷幼兒園。

心谷幼兒園成了遠近聞名的優質學園,附近村子的家長寧願多走一段路,也要把孩子送到這裡。“有時候實在收不了那麼多學生,只能婉拒一部分家長。”戴德媛說

戴曉晶是接任戴德媛的新園長。“我就是從心谷幼兒園畢業的,那段時光雖然是整個求學階段最短的,卻給予了我對學校最初、最美好的印象。正因如此,我大學選擇了幼教專業,畢業後回到了這裡。”戴曉晶希望能帶給更多孩子同樣美好的回憶。

距離幼兒園幾百米遠的南安市第二實驗小學,是一所省級達標小學,由大庭、高蓋、楓樹、杏東4個村子的僑親捐建。“原來的小學因為條件限制,分為3個校區,對師生來說極其不方便。”該校副校長呂旭東說,2003年,修建新校園的倡議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僑親們的大力支持,“你捐這棟,我捐那棟,大家都‘搶’著捐”。

捐資超千萬,這位菲律賓華僑說:在外面掙到錢,就應該回饋家鄉

位於碼頭鎮的南安市第二實驗小學,戴新民和他的家族在這裡傾注了大量心血和資金。

戴新民“搶”著捐建了學校的體育場,並以自己與妻子的名字命名為“新容體育場”。同時,他與兄弟一起為學校捐建了辦公樓與禮堂聯合而建的“天惜大禮堂”,天惜是他們父親的名字。

捐資超千萬,這位菲律賓華僑說:在外面掙到錢,就應該回饋家鄉

南安市第二實驗小學的禮堂,由戴新民和他的家族捐建。

“早年教師工資低,更何況我們是一所農村小學。為了吸引和留住優秀教師,從1993年起,他就自掏腰包,每年額外補貼老師2個月工資。”呂旭東告訴記者,戴新民對教育的熱心有目共睹,每年返鄉必定會到學校走一走、看一看、問一問,學校有困難了,也一定會伸援手。

除此之外,戴新民與兄弟們捐資,在南安成功中學興建以母親名字命名的“彩霞樓”;隨後,又與六弟戴宏達出資,為成功中學建造以父之名命名的圖書館——“天惜樓”。

2001年,戴新民昆仲又與幾名旅菲僑胞投資興辦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

助力海絲商報菲律賓版面世

讓更多僑親聽到鄉音

“即使身在菲律賓,家鄉南安的許多信息,我都瞭解得很清楚。”旅菲僑親陳燕勝說,他是通過

“海絲商報·菲律賓版”瞭解的,“每期必看,大小新聞都仔仔細細閱讀。”

陳燕勝介紹,菲律賓是離閩南最近的南洋國家,數百年前,閩南人漂洋過海在菲律賓經商。其中,有60多萬南安籍菲律賓華人華僑,他們艱苦創業、百花齊放,在當地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菲南安籍華僑華人想念家鄉時,經常通過讀這份報紙瞭解家鄉的信息。”

“海絲商報·菲律賓版”於2016年11月3日正式面世,背後離不開戴新民等人的大力支持。

早年前,戴新民發現,菲律賓部分華文報紙開始與福建部分縣市媒體合作,刊發消息。“菲律賓有大量的僑親祖籍南安,大家都希望能在菲律賓報紙上看到家鄉的消息。”於是,戴新民向南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倡議,推動南安本地報紙與《世界日報》達成合作。

“《世界日報》是菲律賓當地發行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華文報之一。”戴新民說,這張報紙傳遞了菲律賓華人的心聲,備受菲律賓僑胞熱捧。“與菲律賓《世界日報》合作創辦‘海絲商報·菲律賓版’將為中菲交流、‘海絲’建設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平臺。”

在戴新民和旅菲僑胞的牽線搭橋之下,《海絲商報》與《世界日報》合作的“海絲商報·菲律賓版”得以面世。“這不僅為菲律賓華人華僑打開了一個瞭解中國、瞭解福建、瞭解南安的嶄新窗口,深化海外華人華僑對家鄉的瞭解,同時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海外傳播平臺,促進南安乃至福建與菲律賓在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戴新民說。

來源:海絲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