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杖的名义

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名义,①名声与道义,②表面上,形式上。

在我们的意识里,人只有腿脚不灵便或身体不方便时才拄拐杖,因为它能帮助人行走与攀登,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处处都有手杖,比如朋友、同学、同事等都可称之为杖,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都能助我们一臂之力,让我们轻松渡过难关或险恶。不过,如果我们的手杖被虫蛀过,或着地部分磨尖了,不但不会帮助我们,还有时会让我们跌倒。朋同之杖亦如是。

西汉(陆贾)在《新语》中讲道; “ 履危者,任杖不可以不固,任杖不固则仆”。行道困难或有危险时,手杖必须牢固,否则会让我们仆倒。木质手杖牢固不牢固,需要我们细心检查,朋同之杖牢固不牢固,更需我们去了解。

《新语》中曰; “杖圣者帝,杖贤者王,杖仁者霸,杖义者强,杖德者众,杖谗者灭,杖贼者亡。秦以李斯、赵高为杖,故有顿仆跌伤之祸。”

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我们朝夕相处的朋同之杖,是有圣贤仁义德与谗贼之分的。是要去了解透彻的,不然,轻则摔我们个鼻青脸肿四仰八叉,重则伤筋动骨甚至送命。

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让我们学习、警醒,如杖中之贤一一蜀汉诸葛亮,帮助刘备东结孙吴、南服孟获,休士劝农、教兵讲武。

杖中之仁一一春秋宋国乐喜,为政清廉,仁德睦邻,拒绝献玉,不贪为宝,视别人疾苦为自己疾苦。

杖中之义一一北宋范仲淹,慷慨兼济天下,留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杖中之谗一一秦朝赵高,妖言惑众,指鹿为马,擅杀忠良。

杖中之贼一一春秋齐国易牙、坚刁、开方。

有空多读书吧,用知识筑起我们的钢铁盔甲,用智慧练就我们的金钟罩铁布衫。让知识的长枪,刺破一切不怀好意的笑容背后的面纱,让知识成为我们的照妖镜,让一切妖魔鬼怪一见到我们就现原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