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方礼:74岁蹬三轮车,赚了35万,为什么全都捐给了学校

白方礼:74岁蹬三轮车,赚了35万,为什么全都捐给了学校

某一年的天津火车站,在寒冬腊月的天气里,一个老人像往常一样把三轮车停在那里接客。

他看到了一对父女,女孩拄着拐杖,两人在那里站了很久,老人主动上前问他们。

原来他们是从新疆来的,准备去亲戚那里,但身在没有多少钱,叫不起出租车,又不会其他的,正在那里一筹莫展。

老人让他俩做自己的三轮车,免费送他们过去,俩人开始不相信,但老人说话十分诚恳,父女两就上车了。

老人蹬了一个小时的三轮车才把他们送到目的地,父女两也过意不去,要给路费,老人认为他们比较困难,坚持不要这个钱,最后两方争执之下,老人只拿了两元。

这个心地善良的老人叫白方礼,是天津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却在退休后资助学生高达35万元。

白方礼:74岁蹬三轮车,赚了35万,为什么全都捐给了学校

1913年,白方礼出生在河北沧县,家里很贫穷,没有读过什么书,13岁就出来做工。

1944年的时候,为了糊口来到了天津,做起来三轮车夫,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却凭借着勤劳肯干的那股劲,留在了天津生儿育女。

因为自己文化低,不想儿女也是这样,所以不遗余力地培养家中四个孩子,最后有三个考上大学。

1974年,白方礼从天津河北运输场退休后,找了份短工养老,后来又做起了蹬三轮车赚钱,正在他准备不做的时候,一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

1987年他回了趟老家,看到了很多适龄孩子在田地里干活,白方礼就很疑惑,打听了一下,很多家里都没有钱供孩子读书。

白方礼又去当地学校问学费要多少,校长却说,就算有孩子来上课,但他们也没有老师,因为工资太低,老师都不在这里教书。

知道这种情况,白方礼心中难过,也付出了行动,他把自己攒的5000元全都捐给了当地做教育基金

白方礼:74岁蹬三轮车,赚了35万,为什么全都捐给了学校

回到天津后,对着家人说:“我原打算回老家养老享清福,可现在改变了注意,我要重操旧业”,就这样,74岁的老人依旧在市里蹬三轮车拉人。

家里儿女担心他,也都劝他在家享清福,这么大岁数何必在酷暑寒冬的时候还在外面蹬三轮车。

但倔强的白方礼不听,坚持工作,他生活简朴,一点一点地攒钱,女儿劝他的时候,他曾说:

“想想那些缺钱的孩子,我坐不住啊!别小看我每天挣的这二三十块钱,可是十来个苦孩子一天的饭钱呢”。

1987年到1994年,老人一共捐了3万元,蹬三轮车挣钱攒钱再捐钱,白方礼很满足这样的生活,但是又因为一件事,他重新调整了规划。

白方礼:74岁蹬三轮车,赚了35万,为什么全都捐给了学校

1994年,白方礼向一个学校捐了3000元,校长说他代表300个贫困学生给他道谢。

老人回去之后,因为这句话,想了很多事情,自己每天蹬三轮车赚的钱有限,但贫困的学生还那么多,最后他又想到了开公司。

跟家人商量后,把老屋子给卖了,在火车站旁边弄了一个8平米小售货亭,后来做得好,又发展出十几个摊位,一个月的利润也有一万元,在90年代,算是可观的收入。

不过白方礼还在蹬三轮车,不想放弃任何赚钱的机会。

白方礼:74岁蹬三轮车,赚了35万,为什么全都捐给了学校

赚得多捐的也多,从1995年后的三年里,给红光中学捐了五万,天津大学捐了五万,1996年开始,给南开大学捐了将近3.4万元,后来有人统计,白方礼的各个捐款加在一起,大概有35万元。

后来因为规划,售货亭也拆了,白方礼年纪也大了,不能再蹬三轮车,但他还没闲着,去火车站给人看车,工资不高,但他依旧存钱,2001年,他捐出了最后的500元。

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住进了医院,病好后也因为高龄无法工作,白方礼人生难得清闲几年,一直到2005年去世。

在他去世后十几年里,他儿子白国富说每年的清明节,都会有不少陌生人去祭奠。

白方礼:74岁蹬三轮车,赚了35万,为什么全都捐给了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