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疏附县情概况


喀什疏附县情概况

疏附县地图

一、疏附,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西南部,是祖国西陲重镇和交通枢纽,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驿站,是连接中亚、南亚和中国的交通枢纽,有着“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地理优势,是构建喀什中心城市的重要一翼。区位优势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民俗风情浓郁、自然资源丰富,素有“绿洲明珠”、“乐器之乡”、“瓜果之乡”、“歌舞之乡”的盛誉。物产丰富,有我国唯一的开心果种植基地,核桃、红枣、木亚格杏、葡萄、石榴、大樱桃等名优珍稀果品四季飘香。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新疆民族乐器村景区。四十眼泉、明尧勒古战场、托克扎克镇4村红色旅游基地、木什天门山等丰富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

喀什疏附县情概况

新疆维吾自治区地图

二、地理位置: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塔里木盆地西缘,位于东径75°51′,北纬39°23′。东邻喀什市,西以砾石戈壁接乌恰县,南与疏勒、阿克陶接壤,北隔喀拉塔格山、库玛塔格山和阿图什市相望。

三、行政区划:下辖4镇6乡,即:托克扎克镇、兰干镇、吾库萨克镇、乌帕尔镇;塔什米里克乡、铁日木乡、布拉克苏乡、萨依巴格乡、站敏乡、木什乡。

喀什疏附县情概况

喀什地区地图

四、人口及土地面积:全县总人口28.3万人,县域面积2708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汉、柯尔克孜、蒙古、回、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等13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区。

五、历史沿革:汉时属疏勒国、唐时属疏勒都督府,宋代前期为喀拉罕王朝东都,后期为西辽政权辖制。清道光六年(1826)徕宁城被毁,道光八年(1828)在回庄筑新城,定名“恢武”移疏勒官府、军队、仓库于新城,设一知县治理,称疏勒县,习惯上称新城或汉城,原疏勒府治所改为疏附县,也就是疏勒府的附城,习惯上称老城或回城。1883年划乌兰乌苏河(克孜河)上游村庄和布鲁特部落,在喀什噶尔回城设立疏附县,意为附属疏勒直隶州,隶属于喀什噶尔道疏勒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喀什噶尔道。1945年改属新疆省第三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9月以疏附县城关区为基础析置喀什市。1955年秋县委、县人民政府于由喀什迁驻托克扎克镇,为新县城之始。

六、地形地貌:北、西、南三面傍山,东南开阔,处于克孜勒河的上游、盖孜河的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原面积约占县总面积的54%和46%;海拔高度约1300米左右。

七、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县平均海拔1300米。蒸发强烈,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06天;四季变化显著,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降温迅速,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平原12℃,山区10℃。最高气温42℃,最低湿度-26℃。

以上信息来源于疏附县人民政府网站和百度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