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為何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濟,他還犯了一個戰略錯

諸葛亮在發動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時機其實是非常正確的,但他犯了一個戰略錯誤,以至於北伐頻頻失利。雖然諸葛亮想通過故布疑兵來實現為自己爭取時間,但是他太高估自己的軍事實力,以至於兩線作戰皆失利。而曹魏也逐漸給西線添加戰力,不斷堆積守備。所以從此以後,北伐便成了添油戰術,再也於事無補。

諸葛亮北伐為何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濟,他還犯了一個戰略錯

諸葛亮如果不分兵部疑兵,全力攻陷隴右,結果會怎樣?至少郭淮等西線優秀的魏將會大概率陣亡。隴右諸郡雖然不是什麼堅城,但是對抗輕裝增援的曹魏部隊綽綽有餘,展開反並非不可行。諸葛亮的軍事能力,體現在每次失利,也幾乎可以讓蜀軍全身而退。這是軍紀高效、軍隊協調能力強的直觀表現。曹操領兵亦是如此。但他就是因為太執著于軍隊的操控,而失去了進取的意志。

諸葛亮北伐為何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濟,他還犯了一個戰略錯

北伐是為了什麼?為了贏!軍隊可否有大部犧牲?完全沒有問題!歷史上哪場勝仗不是戰士們浴血奮戰換來的?只想著儘可能減少損失,實現戰略目的,這本就偏離了戰略目的,如此執行的戰略決策,除了一開始離著勝利很近,只會越來越失敗。

諸葛亮北伐為何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濟,他還犯了一個戰略錯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最終奪取天下比如秦始皇嬴政、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順治。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已經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篡位奪取天下比如楊堅、趙匡胤、司馬炎。簡單的說,就是自己或者繼任者有這個能力,甭管這繼任者是正常傳位,還是權臣篡位。而蜀國最大問題在於基業建立的太晚,繼任者能力也不夠。

諸葛亮北伐為何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濟,他還犯了一個戰略錯

劉備稱王的時候已經60歲了,地盤也只有小小的益州一隅。其他開國者在他這歲數已經統一天下,而他才剛剛起步。古代醫術遠遠不如現代,古人身體狀況也遠不如現代人。60歲的老人拖著久病之軀上戰場,身體機能已經遠遠不如青壯年時期,何況還要翻山越嶺,北擊曹魏。在這個歲數下,身體根本支撐不了很久。

諸葛亮北伐為何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濟,他還犯了一個戰略錯

最後早期有諸葛亮輔佐還能保證國內不出岔子。諸葛亮死後,蜀國對外不能開疆擴土,對內小人當道宦官弄權。更何況蜀國連年征伐,國力每況日下,君主劉禪昏庸無能,以至於一戰而降,漢室覆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