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本來就聰明,卻偏偏被人說不聰明,就2點,展現孩子的表現力

當有人說你家孩子很笨,你會讓孩子從哪方面學習?

孩子本來就聰明,卻偏偏被人說不聰明,就2點,展現孩子的表現力

理解笨的來由

家長先檢測一下別人說得是否正確,如果是的,那麼就要改變孩子對外界的表現能力。

別人問話孩子,孩子沒反應

孩子沒反應的時候,別人就會來一句:“你看,你看,反應好慢,太笨了”。這個問題應該是孩子的專注度問題,只要讓孩子重視別人對孩子所說的話,就能消除對方的情緒了。

孩子本來就聰明,卻偏偏被人說不聰明,就2點,展現孩子的表現力

獨自沉醉自己的遊戲世界

當孩子正在看電視的時候,別人的問話,孩子會當作耳邊風。

家長需要提醒孩子,陳大嬸問你話呢,你聽到了沒?

孩子繼續沒聽見,連父母都會著急的。這更讓他人覺得你家孩子:真是反應能力很慢。

1、鼓勵孩子與人溝通

鼓勵孩子勇敢地回答別人的提問,即便不知道回答的問題,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答不出來的問題,家長可以給出合理的建議。這樣,實質上家長就成為了孩子的人生導師,孩子對於問題就不會退縮。

孩子本來就聰明,卻偏偏被人說不聰明,就2點,展現孩子的表現力

讓孩子學會聆聽

2、讓孩子做到有問必答

回到自己家裡,家長需要重複別人提的問題,以這個問題來告誡孩子需要做到有問必答。告訴孩子: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自己再忙,也要將別人的問題回答清楚。

孩子本來就聰明,卻偏偏被人說不聰明,就2點,展現孩子的表現力

讓孩子學會回答問題

那麼,如何回應別人給予的評價:笨。

1、 勤快做事

有一句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麼,對於笨,那就算自己笨吧。孩子應該更勤快一些:包攬媽媽的家務活兒,給媽媽做廚房小幫手……

例如:2歲的小強,會從家裡搬出凳子給鄰居坐。鄰居就改口誇孩子:“你瞧瞧,這孩子變得聰明、變得懂事多了!”

在媽媽身上鍍金,比孩子一個人獨自學習,其進步更快一些。模仿媽媽的動作、形態和說話的方式,這樣勤快的行為,家長們可以檢驗到孩子很棒的模仿效果。

孩子本來就聰明,卻偏偏被人說不聰明,就2點,展現孩子的表現力

讓孩子學會勤勞

2、拿出成績

已入園的小朋友,如果別人說:“這孩子笨”。孩子應當作為鼓勵,而更應該努力地學習。當然,孩子是不清楚的,家長需要讓孩子以這句話,作為激勵孩子努力的座右銘。讓孩子努力地學習本領,把幼兒園老師教的全部掌握了,到時,得到小紅花或獎狀,就是對“笨”很好的證明。

比如:小亮被人說過好幾次“你是笨蛋”。小亮這次通過他爸爸的輔導,語文和數學只差1分是滿分,排名在全年級第2名。於是親友就跑過來說:“這次不是笨蛋了,真是一隻笨鳥。”

孩子本來就聰明,卻偏偏被人說不聰明,就2點,展現孩子的表現力

讓孩子學會分享成績

孩子就問了:“為什麼是笨鳥?”

親友說:“笨鳥先飛。”

小亮爸爸說:“是笨鳥沒關係,我們需要肯定自己。自己是不是笨鳥,自己心中需要有一把尺子衡量自己。”

孩子想明白了似的:“我知道了,爸爸。我其實不笨。”

謝謝粉絲們的點贊 評論 轉發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