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鐵帽子王(八)——莊親王碩塞

清朝初年共有八家被列為世襲罔替的親王,其中皇太極的子孫佔到兩家,一家是他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另一家就是他的五子莊親王碩塞。

清朝鐵帽子王(八)——莊親王碩塞

莊親王圖

碩塞雖然名列世襲罔替的親王,但是他的這個親王歷來被人們所微詞,認為他的這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含金量太低,完全是湊數,就是為了湊齊八大鐵帽子王而冊封的。碩塞有軍功不假但是他的軍功完全不能同另外七家鐵帽子王相比,要是論起來根本就達不到用世襲罔替作為酬勞的程度。後人認為之所以封他為鐵帽子王完全是為了壯大皇太極一系,這樣一來皇太極一系就有兩個鐵帽子王,再加上皇帝就能壓制住一門三王的代善一系,兄弟親王的多爾袞兄弟一系以及濟爾哈朗一系了。因此他的這個鐵帽子王更像是功封和恩封混合體,標誌著清朝鐵帽子王開始從功封向恩封過渡,為以後的恩封鐵帽子王開了頭。

碩塞是皇太極第五個兒子,他出生的時候,皇太極已經坐上後金汗位一年了,因此碩塞一出生就成了皇子。不過碩塞早年的命運不太好,倒黴就倒黴在他的出身上,他的母親只是皇太極的側福晉,並不受皇太極寵愛,後來居然被皇太極休了,轉嫁給臣子,於是碩塞小小年紀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孩子,在後金屬於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邊緣人的角色,是個默默無聞的人。

當碩塞成長到16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皇太極猝死,這下子他就成了徹底的孤兒了。與此同時清國爆發了皇位之爭,大哥豪格和十四叔多爾袞展開了爭奪皇位的鬥爭,不過這和碩塞都沒有什麼關係,就算再怎麼鬥爭,碩塞也佔不到任何好處,這個皇位也輪不到他坐。果不其然,鬥爭的結果就是他的弟弟福臨成為了新的皇帝。

福臨即位後,果然天降大福,大明亡了,吳三桂為了抵抗李自成只能向清國求援,於是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清朝打進了關內,順治帝坐上了北京的皇帝寶座。

清朝鐵帽子王(八)——莊親王碩塞

山海關大戰

順治帝在北京舉行了登基大典,隨後開始論功行賞冊封,碩塞作為皇帝的五哥被封為多羅承澤郡王。多羅是固有名詞,承澤是王號,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給碩塞這個郡王完全是沾喜氣,承澤就是承受恩澤,這就是典型的恩封。

碩塞被封了郡王,但是他不能在北京安享富貴,畢竟這個時候天下還沒有穩定,於是碩塞接受了任務就是隨軍出征,跟隨他的十五叔多鐸南征。

清朝鐵帽子王(八)——莊親王碩塞

碩塞是個少年王爺,在關外的時候已經是皇子了而且由於年齡幼小並沒有打過仗,這次完全是第一次出征,不過碩塞是幸運的,畢竟他跟隨的十五叔多鐸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領,碩塞只要聽從叔叔的指示就可以了。

碩塞跟隨叔叔攻打陝西,佔領西安,擊破李自成,隨後南下一路佔領河南,破揚州,攻佔南京抓獲弘光帝。雖然這些戰役都是多鐸指揮的,但是碩塞作為隨軍將領也立了大功,這讓順治帝十分高興,特意賜給五哥團龍紗衣一襲還有黃金白銀作為獎勵。後來碩塞在蒙古等地擊潰叛軍,之後被派往山西和十二叔阿濟格防守大同。

順治六年(1649年)正月,山西發生叛亂攻打代州。碩塞率領大軍前去救援,大破敵軍,斬殺賊將奪回代州。因此穩定了山西局勢,多爾袞將其晉升為承澤親王。

不過碩塞的親王只當了一年多,因為之前大哥豪格被多爾袞下了大獄,多爾袞開始減除豪格勢力,碩塞作為豪格的兄弟自然不能避免,不過幸運的是多爾袞沒有那麼狠心,只是將碩塞降為了郡王了事。

清朝鐵帽子王(八)——莊親王碩塞

不過碩塞還是幸運的,沒過多久多爾袞死了,順治帝親政,開始清算多爾袞。碩塞作為被多爾袞迫害的對象自然要平凡,於是順治下令將碩塞恢復為和碩承澤親王,並且順治十分信任這位五哥,特意讓他掌管兵部和宗人府,同時又將他列為議政王,進入了清朝決策高層。後來西藏五世達賴喇嘛進京,順治帝本想要親自迎接,可是被洪承疇勸阻,最後決定讓碩塞代表順治前往迎接,這也成為了碩塞這一生最為耀眼的時刻。

清朝鐵帽子王(八)——莊親王碩塞

順治帝接見五世達賴喇嘛

碩塞的一生很短暫,只活了二十七歲在順治十一年去世。後來康熙給這位伯父一個“裕”的諡號。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重新審定開國功臣,並且重新規定鐵帽子王,碩塞被列入成為清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

清朝鐵帽子王(八)——莊親王碩塞

莊親王墓地

後人

碩塞雖然年紀輕輕就去世,但是他有四個兒子,除了夭折的長大成人三個,其中老大博果鐸承襲了了碩塞的爵位,並改封號為莊親王。特殊的是,乾隆四十三年重新審定開國功臣,凡是更改了封號的親王郡王都恢復了清初的封號,但是莊親王並沒有恢復舊稱承澤親王,而是仍然稱作莊親王,或許是因為承澤這個王號恩封太明顯,不適合乾隆八大鐵帽子王軍功封王的初衷吧。

按照世系傳承,碩塞作為皇太極的兒子,他這一脈和順治一脈血緣關係會越來越遠,成為遠支親屬,但是到了雍正年間這一支卻成為近支宗室,兒子取名字都按照康熙之後的輩分取名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博果鐸壽命很長,一直活到雍正元年去世,享年七十四歲。不過遺憾的是博果鐸無子,也就沒人繼承王位,不過他那個被封為郡王的弟弟倒是有好幾個兒子。按照慣例直接從這幾個侄子裡過繼一個就可以了,但是博果鐸生前並沒有過繼的任何請示和意圖,所以他死後這個問題拋給了侄子雍正帝。

清朝鐵帽子王(八)——莊親王碩塞

雍正

雍正帝倒是解決了這個問題,不過他沒有給博果鐸過繼親侄子而是過繼了一個堂侄子,就是康熙的第十六子,自己的弟弟允祿(原名胤祿,雍正登基避諱改名允祿)。

雍正這個舉動讓眾人議論紛紛,認為雍正帝不公,人家碩塞有孫子,你卻讓你弟弟繼承王位這不就是奪人家家產嗎?其實雍正之所以將弟弟過繼出去,一是為了把允祿剔除康熙皇子的行列,這樣一來允祿就再也不能用康熙皇子這個招牌影響自己的皇位了,二是加強對鐵帽子王的控制,此時因為傳承鐵帽子王同皇帝一脈關係原來越遠,不好控制,其他親王不好插手,正好遇到博果鐸這樣一個特殊情況,趕緊把這個鐵帽子王換成自己的人。

雍正似乎是知道了外人的議論,於是他趕緊闢謠說是現在外人都說他疼愛十六阿哥所以讓允祿繼承莊親王爵位,其實作為哥哥直接封他為親王也不是不可以,何必非要讓他過繼莊親王採取這樣的方法讓他當親王。之所以這樣作都是遵旨行事,當年康熙皇帝看到博果鐸年老無人照顧,親口說了要把十六阿哥過繼給他,皇帝金口玉言必須遵循,所以才有允祿繼承莊親王的王位的事發生。

於是本來已經變成遠支的莊親王一系從此變成了近支。

允祿作為康熙的兒子,也參加了九王奪嫡,只不過他和老十七是秘密參加的,他的支持對象是雍正,所以雍正一登基就給了一個親王,並且是現成的親王,博果鐸留下的遺產,王府都有他繼承了,對於這一切允祿自然很開心。

按理說過繼出去了從此他就不能算是康熙的兒子,皇子的待遇就沒有了,為什麼開心?

允祿之所以開心一是自己安全了,允祿親身經歷了九王奪嫡,見識到了兄弟間爭奪皇位的殘酷,也知道了四哥的冷麵無情,現在他過繼出去了,在法理上就不再是四哥的威脅了,四哥對他就安心了自己也安全了;二是莊王的龐大財產,莊親王父子兩代長達八十年的親王生涯,積攢下了大量的財富,這些財富現在一股腦都是自己的了,幾輩子都花不完,要是被四哥封為親王,分府另過,自己就只能靠俸祿生活還得想法子賺錢太麻煩了;三是莊親王是世襲罔替的,自己要是封王,傳幾代也就是個普通宗室了,而過繼過來自己的子孫永遠都是親王,永遠保持顯赫地位,這樣一來有什麼不開心的。

眾所周知康熙帝有著對數學、音樂的喜好,允祿遺傳了父親的這一點,對數學音樂有著獨到的見解,因此康熙在世的時候特意讓他參與到這一類工作之中去,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才能。

允祿過繼博果鐸自然引起碩塞子孫的不滿,畢竟大家不是一個系統的人,允祿不愧是見過大風浪的人,自己的親兄弟都鬥得過,何況這些堂兄弟,在過繼後馬上恩威並施就把碩塞的子孫降服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對允祿提出質疑。

乾隆即位後,允祿和允禮受到雍正的囑託成為輔政大臣,允祿被任命總理事務大臣,管理工部事務,理藩院上書,並且食親王雙俸,一時間允祿達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清朝鐵帽子王(八)——莊親王碩塞

乾隆不喜歡父親留下的這些輔政大臣,可是他暫時無法罷免他們,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弘晳逆案,乾隆終於抓到機會將允祿罷免。

弘晳是康熙廢太子胤礽的兒子,雍正對二哥一家非常好,他將廢太子封為理親王,並且特意在京城之外修建王府供其一家人居住。廢太子死後,弘晳繼承了理王的王位。

就在乾隆四年,突然爆發了弘晳逆案,據說弘晳對父親被廢耿耿於懷,對皇位仍不死心,密謀造反,這一切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不過乾隆借這個機會整治了一批宗室近支子弟,同時在審理中發現允祿和弘晳來往密切。

乾隆知道十六叔絕對不可能是支持弘晳造反的,因為就算弘晳當皇帝能給他的也就是今天他能給予的,不過他發現這是革退允祿的好機會。於是乾隆表示允祿就是個平庸的廢物,不可能參與謀反,因此罷免他的一切職務,停了他的親王雙俸待遇就可以了。

於是允祿就這樣退出了權力中樞,回家養老了,雖然後來乾隆又一次啟用允祿,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只是乾隆籠絡宗室老臣的手段,沒有人當真。

允祿的下半生活的很愜意,最後在乾隆三十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歲(不知道是不是沾了他過繼父親博果鐸的光?)

允祿死後,他最年長的兒子弘普也在弘晳逆案中被處罰並且早死了,剩下的兒子要麼早夭要麼庶出無法襲爵,最後乾隆特批由他的長孫也就是弘普的兒子永瑺繼承了莊親王的王位。

之後莊親王王位一直在允祿的後人中傳承,一直到光緒年間王位傳給了載勳。

自道光年間的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大地屢遭列強侵略,外國人仰仗勢力在中國作威作福弄得滿目瘡痍,百姓困苦不堪。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民間興起了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義和團盲目排外這正與同樣盲目排外的載勳的想法一致。

清朝鐵帽子王(八)——莊親王碩塞

義和團運動

此時在北京慈禧太后對外國勢力干涉她廢黜光緒十分不滿,身為莊親王的載勳揣摩出了慈禧太后的不滿,於是一再勸諫太后利用義和團打擊外國人。

慈溪太后經過思考後同意了這一要求,於是授予他統帥義和團的權力,並做出了一個舉世震驚的舉動向列強宣戰。

載勳十分高興,他自己馬上在王府中成立拳壇,然後頭裹紅巾,身穿短衣一副義和團模樣打扮,甚至於公開懸賞捕殺洋人。

之後就發生了列強的八國聯軍侵華事件,八國聯軍毫無阻力的攻佔天津,進而殺到北京。

清朝鐵帽子王(八)——莊親王碩塞

八國聯軍侵華

在有限的抵抗後,北京被八國聯軍佔領,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倉皇出逃,而莊親王也沒傻到留下來也跟著跑了,莊王府隨後被焚燬。

慈禧太后在逃亡途中,指定慶親王奕劻為全權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為協辦大臣正式向外國列強求和。

在談判中列強的要求第一條就是要懲辦禍首,而這個禍首本來應該是慈禧太后,但是慈禧太后的態度最後獲得了列強的諒解,於是禍首就由載勳承擔了,因為他爵位最高,在這起事件中最積極。

一開始慈禧太后沒有想殺載勳,只是革爵圈進,但是列強不答應,於是最終慈禧太后下達了賜死的旨意。

當旨意傳達給載勳的時候,載勳並沒有怕死,而是說了句:“我早知必死,恐怕老佛爺亦不能久活。”之後自縊而死。載勳說的沒錯,慈溪也在幾年後死了。

載勳死後,因為莊親王為是世襲罔替,一人犯法革爵爵位不能斷,於是由他的弟弟載功繼承,

不過這個時候的莊親王一脈作為罪臣已經是不可能恢復昔日的榮光了,載功毫無辦法只能混日子,在幾年後清朝滅亡了。莊親王也成了平民百姓,和其他沒落的王爺一樣,莊親王一家也是坐吃山空,再加上昔日大手大腳花錢習慣了,最後求得只能變賣自己身邊一切能變賣的東西最後把房子祖墳都賣了。

這裡需要說一下重建後的莊王府被賣給了民國軍閥李純。後來李純將王府拆毀材料運回天津修建了自己的家廟,再後來被改成了莊王府成為天津市規模最大的仿古建築。

清朝鐵帽子王(八)——莊親王碩塞

天津的莊王府

載功的兒子溥緒實在沒有賣的的了只能去自謀職業,於是他發揮所長當了編劇。京劇是在清朝時期形成的,當時廣受歡迎,很多王公貴族都是京劇愛好者,都是京劇票友。溥緒也喜愛京劇,也喜歡唱戲,更不得了的是他能寫戲,並且他還專門給那些京劇大腕寫適合他們的戲,保準一唱就紅。《中國京劇史》曾專門評價溥緒所寫的劇本:“精於劇本結構,巧於排場關目,其新撰劇本多能演於舞臺。”對京劇事業做出了貢獻。

不過溥緒晚年生活並不如意,隨著後來創作力的下降和戰亂,他又回到窮困潦倒的境地,最後在1933年去世,為莊親王畫上一個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