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新聞眼之 關注》》“中科院博士後當輔警”引熱議,本人迴應來了

繆元穎,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的一名輔警,他還有一個不一樣的身份——博士後。繆元穎是香港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還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省醫院聯合培養的博士後。他還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妥妥的一名學霸。

漯河新聞眼之   關注》》“中科院博士後當輔警”引熱議,本人回應來了

當“博士後當輔警”的消息被媒體曝光之後

引發了網友“大材小用還是學得其所”熱議

繆元穎有華麗的學歷背景

多年的工作經驗

有多種收入更可觀的工作選擇

為何要選擇做一名輔警?

博士後的“警察夢”和職業觀:

做自己喜歡的事,用己之所長回報國家社會

一夜之間成為網絡紅人,繆元穎說:“更希望大家看到我乾的工作,不只是停留在博士後的頭銜上。”

繆元穎介紹,法醫物證檢驗和巡警都是輔警,只是分工不同,服務對象不同。他負責的法醫物證檢驗主要是提取一些具體的人體組織進行生物學檢驗,比如血液、骨骼、牙齒等,親子鑑定其實也屬於法醫物證領域。

他曾用最新的技術手段協助偵破了一個十幾年前的案件,這讓他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在公安系統從事檢驗工作,其實和以前在實驗室差不多,融入不難,前期現場檢材可能有些不適應,見多了就習慣了。”

現在罪案推理題材的影視文學作品一直在升溫,繆元穎也非常感興趣,偶爾也會從專業的角度對影視文學作品的一些情節進行分析研判,但不會深究,因為事關愛好者的樂趣。有網友評價,繆元穎的“人設”本身就像是作品中走出來的人物。

從小就有警察夢的繆元穎表示,他所學的分子生物學專業和公安系統中的法醫物證檢驗契合度很高,可以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刑事技術問題。“技能可以全部運用,理工科嚴謹的邏輯思維方式對分析案情也很有幫助,專業和目前工作完全吻合,能一展所長。”

雖然出身書香門第,但是家中長輩在專業和職業規劃上十分尊重他的選擇,只是學習和生活上要求較為嚴格。

對於職業選擇職業觀,繆元穎不會在意別人的目光,成都高新分局為他提供了發揮能力和事業發展的平臺,他有破案的成就感,而且獲得了足夠的尊重。

“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可以用自己所長回報國家和社會。”

如今“博士後當輔警”引發熱議,未來頂尖學歷人才進入公安隊伍是否會變成標配?繆元穎認為是有可能的,他表示未來法醫領域會越來越精細化,越來越需要從業人員的耐心和細心,需要運用最新技術手段,這就要求不斷學習。

他表示要將自己的DNA實驗室進一步提升到全國領先水平,將最新科技發展成功運用到刑事案件偵破中,發揮高科技在新增領域的作用。

高新分局副分局長:和繆元穎一拍即合

高新分局是如何引進繆元穎的,三顧茅廬還是一拍即合?對此,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採訪了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黨委委員、副分局長鄧罡。

鄧罡介紹,2017年剛建成運行的DNA實驗室缺乏專業人才,恰逢繆元穎為照顧父母回鄉,於是主動聯繫,誠摯邀請他。當時一些科研機構、醫院、第三方檢測機構都向繆元穎拋出了橄欖枝,但是繆元穎出於對公安工作的熱愛,很快就答應加入高新公安。

2018年4月,繆元穎正式以警務輔助人員身份,加入高新公安分局DNA實驗室,從事法醫物證檢驗工作。繆元穎加入後,已檢驗了1600餘件生物檢材,參與過重大、複雜、疑難案件20餘起,2019年被評為全省公安系統“十大最美輔警”。

如何打造吸引鳳凰的梧桐樹?鄧罡分享了四點經驗:

  • 創新人才引進渠道,開闢綠色通道引進更多人才;
  • 關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給予人才寬鬆的工作環境;
  • 將資源向人才傾斜,鼓勵革新研究;
  • 設立專門的獎勵機制,宣傳人才的先進事蹟。

中國首位博士警察談公安隊伍建設:

高端人才加入基層公安隊伍未來可能是標配

左芷津是中國首位博士警察,也是原北京市公安局刑偵專家,司法部特聘司法鑑定專家,他認為“博士後當輔警”是正常現象,也是好現象,“繆博士專業對口,選擇基層公安,可以用他的技術幫助公安機關的偵破工作。”

左芷津表示,警察的很多工作涉及到高科技,需要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加入基層公安隊伍未來可能是一種標配。原因一是隨著高科技的普及,公安的高科技進入實戰化狀態,對高科技人才需求增大;二是高科技人才增多,補充到基層重要科研崗位,比如法醫的基因檢測、先進的計算機系統、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優化……只有把高科技和實際需求結合起來才能更好解決案件中的問題。

“公安隊伍文化水平越來越高,掌握高科技偵破辦案的能力,社會管理這樣的人才越多越好。"左芷津告訴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

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教授郭偉和:

尊重人才,跨專業合作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教授郭偉和表示“‘博士後當輔警’背後更大的意義其實是,公安局可以用更開放的心態認識不同的職能劃分,用跨專業合作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轉型。”

繆元穎的例子成為典型,是否會給各地出臺的人才政策一些參考?郭偉和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要給予人才足夠的尊重,頂尖人才和一般性質人才都應該尊重和鼓勵,並增強相應的待遇;二是轉變對輔助性專業的觀念,意識到社會治理需要跨專業合作,這樣才能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轉型。

郭偉和指出,看待人才不能帶有個體英雄主義色彩,應更多強調跨專業聯合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每個專業都有獨特定位和優勢,也有侷限,跨專業交流合作、取長補短才是更好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核心原則。

來源:中央廣電總檯中國之聲(ID:zgzs001)《新聞有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