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的N95口罩:負壓救護車馳援武漢,獨特技術來自中國坦克

在全國抗擊疫情之際,北汽福田、上汽大通、華晨集團、奇瑞瑞弗、江鈴福特、福建奔馳、宇通客車等12家商用車企全力趕製負壓救護車,為全國各地保質保量提供負壓型、轉運型等各類型救護車產品,保障戰“疫”一線的醫療安全。大家在新聞裡可能多次聽說了負壓救護車。這種新型救護車對於抗擊由空氣傳播的烈性傳染病非常重要,負壓救護車是利用強力引風系統,使車內氣壓低於外界大氣壓,空氣只能由車外流向車內,同時能將車內的空氣進行無害化處理後排出,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在救治和轉運傳染病時可減少交叉感染。

移動的N95口罩:負壓救護車馳援武漢,獨特技術來自中國坦克


就像很多民用技術衍生于軍用技術一樣,負壓救護車的獨特技術來自於坦克和核戰爭,負壓救護車的原理,最早來自坦克的三防系統,不過負壓救護車的設計需求與三防系統正好相反,坦克上的三防系統採用的是超壓,或者叫“正壓”。坦克的三防系統是一種超壓系統,使坦克內部大氣壓強大於坦克車外的自然大氣壓,確保車內形成獨立循環的密閉環境,車外的被汙染大氣不會流入車內。而負壓救護車則是保證車內的帶病毒空氣不流向車外。

移動的N95口罩:負壓救護車馳援武漢,獨特技術來自中國坦克


自從有了核生化武器以後,對於核生化武器的防護,就一直是各國軍隊的重要工作。很多國家還有獨立的兵種——防化兵,組織了專業的核生化防護部隊,例如我軍就在各級部隊裡編制有防化部隊和分隊,負責防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簡稱三防。在裝甲機械化部隊,防化學兵裝備的主戰武器,是核生化裝甲偵察車。

移動的N95口罩:負壓救護車馳援武漢,獨特技術來自中國坦克


這種車輛可在核、化學、生物武器環境下執行輻射、生物和化學偵察任務,特點是戰鬥時全車封閉,車內為超壓防護,乘員可在車內進行核生化偵察作業,無需佩戴防毒面具。圖片裡的紅圈為觀察窗,粉色圈為取樣窗口,藍色圈為取樣機械手。解放軍在裝甲部隊就裝備有此類偵察車。

移動的N95口罩:負壓救護車馳援武漢,獨特技術來自中國坦克


早期的裝甲部隊,只配備具有完善超壓防護的核生化偵察車,其他主站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和自行火炮等裝備,還不具備整體防護能力,在核生化戰爭條件下,坦克成員需要佩戴笨重的防毒服,而且整備耗時較長,程序複雜,很不利於現代化戰爭。於是,採用集體超壓三防系統的坦克就出現了。做好對核生化武器的防護成為冷戰時期設計師們重點考慮的問題。這就誕生了三防系統。上世紀70年代以後生產的坦克裝甲車輛幾乎全部安裝有三防系統。最早是蘇聯和T-62坦克,以及西方的坦克。例如我國在80年代初期裝備的79式主戰坦克,首次應用集體三防系統。79式坦克是著名的“三七工程”的產物,我國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從英國等幾個歐洲國家一攬子引進了105毫米線膛炮和四種彈藥,激光測距火控系統,二代微光夜視系統,先進的坦克電臺系統,自動滅火抑爆系統以及集體超壓三防系統。

移動的N95口罩:負壓救護車馳援武漢,獨特技術來自中國坦克


坦克的集體三防裝置是為坦克設計了一個封閉的炮塔和駕駛艙,以自動控制密閉的戰鬥乘員艙為主,通過過濾通風,使車內的氣壓比車外高出0.1到0.3個大氣壓,建立超壓的集體防護,乘員就可以不穿戴個人防護服。帶有集體超壓的坦克,可以無視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的戰場環境,最大限度的保護士兵。早期的三防系統濾毒罐採用活性炭,現在的新型三防系統都使用過濾性能更好的新型材料,就像是一個移動的N95口罩。

移動的N95口罩:負壓救護車馳援武漢,獨特技術來自中國坦克


集體三防系統工作狀態下的79式坦克,可抗擊2萬噸戰術核彈在700米距離上的轟擊,仍可以保證成員存活,以及車輛繼續戰鬥的能力。安裝了集體三防系統的79式坦克,帶有自動核生化檢測系統,探測到伽瑪射線或化學生物毒劑,可以在瞬間封閉戰鬥艙,啟動集體三防超壓的風機和過濾系統,阻止汙染空氣進入車內,再加上炮塔裝甲內側的吸收中子層,中子彈後來失寵的主要原因,就是先進主戰坦克都有了中子防護層,根本不怕中子彈。

移動的N95口罩:負壓救護車馳援武漢,獨特技術來自中國坦克


帶有集體三防系統的坦克和戰場,依靠超壓系統,能保證車輛受到核生化襲擊時,安全迅速的通過核生化沾染區。目前,像國產99A那樣的最新型主戰坦克,上面的集體三防系統,已經被綜合進入坦克環控系統裡面,綜合了三防通風和溫度調節等功能,性能更加強大。

移動的N95口罩:負壓救護車馳援武漢,獨特技術來自中國坦克


由於有了強力通風和過濾系統,救護車負壓艙內進入的空氣都是新鮮乾淨的,且無循環氣流,病人產生的新冠病毒氣溶膠在車艙內“無處藏身”,最終隨定向流動的空氣經高效過濾器消毒後排出車外。負壓救護車的如此效果就像一個移動的“無菌病房”。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負壓救護車成為此次戰“疫”的重要防線;使用負壓救護車,就好比有了一個移動的“N95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