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應該‘‘絕情’’一點

真正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有一個熱門問題:“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答道:“對他百依百順”。

看過太多例子之後才知道,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多半都有點“絕情”。

01

  • 孩子,最怕你不吃學習的苦,卻要吃生活的苦。


初中畢業時,班裡有個同學嫌讀書太累,乾脆輟學去打工。

讀高中時,大家都在起早貪黑地學習,只有他過上朝九晚六的上班生活,每個月還有花不完的零用錢。

同學們都很羨慕他,他自己也得意地說:“這個社會,學歷有什麼用,能力更重要。社會就是最好的大學。”

時光荏苒,十幾年過去了。在一次初中同學會上,我們又一次見到了他。雖然只有三十出頭,但他已是滿臉滄桑,再沒有了當初的意氣風發。

一問之下才知道,畢業後的他換過很多工作,修車、送快遞、送外賣,工作經驗一大堆,但工資從來沒超過五千塊,工作時間從沒少於10小時。

也給很多好公司遞過簡歷,但人家一看他是初中畢業,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在這個社會,很多人都在叫囂著“讀書無用論”。

是啊,也許你會看到幾個文化不高的網紅,直播幾分鐘就賺了你一年的工資;

也許你會看到幾個靠可愛長相出道的“童模”,小小年紀就幫著父母買車買房。

可是別忘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因為沒有學歷、沒有文化每天都在為了三餐奔波,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

就像超級演說家的張雪峰曾在演講中說的那樣:“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都會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他們一樣只會到985類的學校招聘,二三流的學校,他們連門都不會踏進去。”

所以,有遠見的父母,多半有點“絕情”。

身為父母,誰人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能輕鬆、快樂、毫無壓力地成長。

可今天你不吃學習的苦,明天你就要吃生活的苦。學習的苦是看得到希望的,生活的苦卻像漫長的暗夜,是無窮無盡的。

親愛的孩子,請別怪父母心狠,因為讀書才是這世上最好走的路。

這個世界從來沒有理所當然的成功,一個人努力不努力,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父母看似無情,只不過是怕你在最好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卻要用後半生的歲月來彌補。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應該‘‘絕情’’一點


02

  • 孩子,媽媽不能陪你到最後,所以要你學會自立。


多年以前,一則新聞曾震驚整個中國。

一個名叫楊鎖的年輕人四肢健全、智商正常,卻被活活餓死在自己家裡。

原來,楊鎖的父母對他極其溺愛,8歲的時候,他父母還捨不得讓他走路,出門都要用擔子挑著他走。

後來,楊鎖的父母都病逝,再也沒有人能讓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於是,這個23歲的年輕人,居然懶到寧可餓死在家裡,也不肯自己做飯吃。

不知道楊鎖的父母泉下有知,內心是怎樣的想法。

“慣子如殺子”,你自以為對孩子最深沉的愛,恰恰是殺死他的致命武器。

前段時間,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曾只做過一部動畫短片《鷸》,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獎。

動畫片裡的鷸媽媽是個“狠角色”。在鷸寶寶剛出生不久,就把它推到海邊,要求它自己覓食。

未諳世事的鷸寶寶對未知的危險一無所知,一不小心就被浪花衝到了遠處。從此,它對海邊有了恐懼,再也不敢接近大海。

可是,“絕情”的鷸媽媽卻沒有絲毫的心疼,而是鼓勵它不斷嘗試,戰勝內心的恐懼。

故事的最後,鷸寶寶終於戰勝了自己,它看到了海中的美景,抓住了一個比自己大上許多的蚌。它終於可以脫離媽媽,獨立地生活。

龍應臺曾說:“真正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的確,既然父母註定無法陪孩子走到最後,就該早點放手,讓他直面生活。所謂成長,不就是從依賴走向獨立嗎?

親愛的孩子,請不要責怪父母“絕情”。

每一次跌倒,都是你成長的機會;每一次嘗試,都在激發你無限的可能。

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就是手放開。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應該‘‘絕情’’一點


03

  • 孩子,沒有人能為你的人生負責,你要學會為自己負責。


前幾年,震驚全國的李天一案終於落下帷幕。一個被寵上天的紈絝少年,終於為自己的荒誕行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而在此之前,李天一就曾有32次交通違法,可他的父母不僅沒有嚴加管教,而且還在面對記者的採訪時自曝:“捨不得打孩子,還沒下手,我們眼淚先下來了。”

假如李雙江夫妻能在孩子第一次犯錯時加以懲戒,是否李天一便不會做出更加離經叛道的事情;

假如父母不在李天一犯錯時為他的錯誤“兜底”,他是否就能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去年12月,一個八歲男孩在貴陽街頭費力地撿廢品,雖是寒冬臘月,但孩子卻累得滿頭大汗。

原來,孩子有破壞物品的壞習慣,這次把班裡的班牌弄壞了,媽媽要求他撿垃圾換錢“還債”。

不得不說,這名母親雖然“狠心”,但卻很有智慧。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犯下這樣那樣的錯誤。身為父母,我們有義務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了之後會有怎樣的後果。

要知道,你不捨得管教孩子,總有一天,社會自會替你狠狠懲罰他。

在《原來如此,日本媽媽這樣教孩子》一書中,一位臺灣的幼教老師講述了自己在日本幼兒園考察的經歷。

在天氣寒冷時,中國媽媽都會給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和秋褲,而日本媽媽則是讓孩子做主。

有的孩子不願意穿外套,媽媽就會跟孩子確認:“到戶外玩,不穿外套很冷,你可以嗎?”

孩子如果說“可以”,媽媽就不再勉強。

日本媽媽認為,如果孩子因為沒穿外套而感冒,只要病一次,他們就會學會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

這在中國媽媽看來似乎太過狠心,可日本媽媽卻自有道理:讓孩子學會選擇,學會承擔選擇的後果,是孩子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必修課。

親愛的孩子,請不要責怪父母“絕情”。

放任你為所欲為,只會讓你失掉未來。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從來不會以愛的名義對孩子讓步。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應該‘‘絕情’’一點


04

《戰國策》裡說:“父母之愛子,必為其計之深遠。”

真正愛孩子,就會為孩子考慮深遠,而不是一時一刻的縱容溺愛。

今天孩子偷懶不願刻苦努力,你心軟同意了他,明天他在社會立不住腳,你是否能一輩子養他?

今天孩子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你心軟滿足了他,明天他提出了更不合理的要求,你又能滿足他到幾時?

今天孩子犯了錯誤,你心軟原諒了他,明天他離經叛道,必然會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孩子總會長大,父母必定會離場。愛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天然行為,但懂得在該狠心的時候狠心,卻是智慧的表現。

因為成長的路上必定充滿了痛苦的歷練,只有孩子敢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才有機會羽翼豐滿,展翅翱翔。

為人父母,誰人不是一邊深愛,一邊“狠心”。惟願這一份“狠心”,能讓孩子被世界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