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周深演唱的《千千闕歌》?

陳永恩


當年陳慧嫻告別演唱會,深情演繹這首《千千闕歌》,眼含熱淚,一切要講的話不知從何開始,唯有憑歌寄意,歌中詞曲,皆是心意所訴,將惜別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少女時期,初戀離別時特意在晚會上為我唱起這首歌,我對這首歌有特殊的感情。所以先入為主吧!我認為周深的歌喉雖好,但是歌裡的離愁別緒不如陳慧嫻表現得好!

周深分別用粵語、日語和國語演唱這首《千千闕歌》,周深的粵語發音有點生硬,再加上這首歌經陳慧嫻演繹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早已深入人心,所以粵語的部分周深還是難以超越前輩陳慧嫻。再來說日語部分,用日語演唱,大家不會拿來和陳慧嫻做對比,更專注他的演唱,聽了忽然覺得很驚豔,很觸動心靈。另外國語部分也是不錯的,因為國語版《千千闕歌》的傳唱度不是很高,沒那麼深入人心,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如果周深只演唱日語和國語應該效果更好,即能勾起大眾的情懷,又能唱出自己的特色,還不會被大眾拿前輩做對比,畢竟要超越經典是很難的,何不揚長避短呢?


娛樂招風耳


周深曾經分別用國語、粵語、日語三種不同語言無縫銜接,獻唱了一首經典歌曲《千千闕歌》。瞭解這首歌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當初兩位天后級女歌手梅豔芳和陳慧嫻,因為使用了同一首日本曲子作為新歌伴奏,最後在年度大獎中上演了經典的“千夕之爭”。

這也一度成為了歌壇一姐梅豔芳音樂生涯中最大的危機,只差一點陳慧嫻就能夠打破傳奇,坐上樂壇最頂級天后的寶座,可謂是華語樂壇多年來的名場面。而經過了這麼一折騰之後,《千千闕歌》的日語原唱近藤真彥自然也就浮出了水面,多年來一直深受聽眾喜愛,毫不誇張的說這三個版本隨便挑一個,都是能夠掀起回憶殺的作品。誰都沒想到的是周深一口氣就唱了其中兩個版本盛典上週深開口脆,用粵語起手把觀眾瞬間帶回到上個時代,標準而又流利的發音沒有絲毫違和感。並且在歌曲第一段結束後周深立刻切換成日語,強調不變的同時韻味卻有了些許不同,緊接著第三段又轉換成了國語的版本,雖然略微有一點點怪怪的,但是不難看出周身已經處理得很到位了,並沒有太過於突兀。而歌曲最後周深則是用粵語結的尾,完成這首時代中埋藏的永恆經典。

我覺得之所以周深翻唱《千千闕歌》會引爆話題,除了確實很好聽之外,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周深這次語言的切換。中文和日文兩者之間本來就不互通,想要在突然之間無縫銜接,除了個人天賦之外大量的練習必不可少,用國語去唱《千千闕歌》已經很不容易,更不用說還要來回換語言了。

相信平時唱歌的朋友都知道,一首歌又唱國語又唱粵語是非常奇怪的,很容易中途出現失誤,但周深即便在這個基礎上加入日語,也依然是穩到不行,這份基礎功令人歎服。最後希望周深能夠持續輸出好聽的歌曲,讓更多粉絲、網友一飽耳福!


西北小哥丶


既然廣東香港的歌手唱普通話(國語)歌的發音有不標準時,並沒多少人苛求他們必須普通話咬字標準再唱(例子就不舉了,省得有些人歪曲意思,往拉踩上帶節奏),那麼按照這個邏輯,顯然也不能要求不講粵語的歌手必須粵語極為標準才有資格唱粵語歌。

周深的粵語咬字是經過精心準備琢磨練習過的,基本是靠譜的,態度和效果均無問題,當然肯定不會像講了一輩子粵語、唱了一輩子粵語歌的歌手那樣把每一個字、每一處邏輯重音和語氣都把握得非常地道,但如果有人真的這麼要求他,那就是故意挑刺。

選擇的三種語言,也是這首歌的三個版本,每段一種語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很完整,沒有故意炫耀語言的違和感,而是展示了歌曲的三種意境。如果節目時長再長一些,把梅豔芳的那一版也加進去,就更完美了,不過那樣這首歌可能要達到五分半中,節目組不可能給他這麼長的時間。

從技術和表現力上,周深發揮了一貫的水平,尤其是日語部分唱出了昭和歌姬的感覺,濃淡相宜;粵語部分他是小心翼翼的,估計他也猜到了會有人故意挑咬字的毛病;國語部分是感情最濃烈的,也是他最熟悉的語言,在感情的宣洩上也是最容易打動普通觀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