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最新研究:證實美國公佈的實際病例“不準”,1月初或已出現感染!如何評價?

姿態遊戲解說


真相越來越清楚,特朗普之流竭力甩鍋中國抹黑中國,就是要轉移人們視線,轉移矛盾,掩蓋美國產生冠病毒源頭的事實,掩蓋消極抗疫嚴重錯誤,掩蓋國內管理的混亂無章,埯蓋置人民生命財產而不顧的罪行。但多行不義必自斃。


奇奇攀枝花


斯坦福最新研究證實美國公佈實際病例不準,另外還有很多事實證明,美國新冠疫情出現在一月初或去年12月底甚至更早,這其實狠狠地打了蓬佩奧們甩鍋者的臉。完全有可能美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新冠疫情的國家。

斯坦福大學研究表明,美國新冠患者人數可能是官方公佈數據的50~85倍,按照官方累計確診病例121萬,121×50=6050萬,121×85=10285萬。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對聖克拉拉縣3300人的樣本進行檢測後,每66人中有1人感染新冠病毒,實際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可能為官方所預測的50-85倍。根據有抗體的參與者所佔的比例,聖克拉拉截至4月初至少有4.8萬-8.1萬人感染,但目前數據確診人數僅1千出頭...不過這也意味美國新冠致死率也目前數據要低,研究人員稱可能在0.12%-0.2%左右。

不僅加州,在麻薩諸塞州一城鎮,200個接受抗體檢測的人中,30%出現抗體,但他們均沒有任何症狀,已經自愈了。

從加州開棺驗屍可以看出,美國新冠疫情應該在一月初就產生了。

近日在加州聖克拉拉縣,驗屍官通過對三具分別死於2月6日、2月17日和3月6日的遺體進行解剖時,竟發現他們均死於新冠肺炎。由於感染新冠病毒後要20~30天,人才死亡,所以美國的新冠肺炎在一月初就有了!

而美國官方公佈的首例死亡病例的時間卻在2月29日,這也表明新冠病毒早在1月甚至更早就在加州開始社區傳播。

結語:

美國當前應該好好反思為什麼新冠疫情一直防控不力,甚至好好查查爆發於2019年6月的“電子肺炎”有多少是新冠肺炎。


平淡是真oymlq


大實話: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可信度很大,美國1月初出現感染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4月17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

研究證明,美國存在有大量未接受檢測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美國的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是官方預測的50到85倍。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美國之前官方預測的最後可能導致300萬人感染,14萬人死亡的官方預測要擴大至少50倍。

如果斯坦福大學的這個預測成真,那麼就意味著美國最後將會有過億人感染新冠病毒,這絕對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概念。

但是,就美國當前的情況來說,也是真的有可能在一月份的時候美國國內就已經爆發,只是美國沒有注意而已。

斯坦福抗體檢測存在差異

論文的作者傑伊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所在的聖克拉拉縣大約有1000人確診。

這些人在進行臨床檢測檢測出和那些存在抗體的人群之間差不多有50倍左右的差異。

這也技術意味著之前有很大一批人被感染了,只是沒有嚴重到獲得抗體的程度,更不可能去做PCR檢測,更多人就是當做感冒處理了。

而如果現實情況真的是這樣的話

那麼也就能解釋為什麼現在美國確診人數那麼多,醫療系統早已經不堪重負

但是死亡率卻很低,因為之前大部分人都感染過,產生抗體的活了下來,沒有產生抗體的可能就已經被當做是“流感”去世了。

從下面得統計數據中我們也能看到,美國的死亡率是確實要遠遠低於其他國家的,而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這是非常不正常的。

當然,在傑伊博士的調查中,除了他所在的聖克拉拉縣之前,美國的其他地方也存在類似的情況,比如現在疫情最嚴重紐約州。

美國檢測存在“嫌貧愛富”

另外,前一段時間比爾蓋茨在接受CNN的採訪時,也提到過美國當前的數據無法反應客觀現實。

因為在美國的新冠病毒檢測是沒有優先級的,對於大部分低收入人群來說,因為沒有醫保,可能就是感染了,也不會去接受檢測;

而對於那些高收入人群來說,人家為了確保自己和家人絕對的安全,可能每週都會去檢測一兩次。

其實,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說像我們,韓國,日本這些國家也是隔離了差不隔離停工了一個月左右,然後疫情很快就控制住了。

但是,美國在居家隔離、停工停產一個月後,非但疫情沒有控制住,並且感染人數也是有增無減。

那就是因為大量的普通民眾,在之前已經感染了,可能就是傑伊博士說的一月初。

不過,由於這些人無法接受檢測,自己也不知道,也沒有進行隔離,所以還是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那這肯定是要導致更大範圍的疫情擴散的。

當然,在採訪的最後,傑伊博士也說了,去年美國大流感引起的死亡可能與新冠病毒有關,但是,這個事目前沒有什麼證據,所以還不能下結論,並且也特別讚揚了中國在此次全球疫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最後,我也相信,隨著調查的逐步深入,新冠病毒的事情一定會真相大白,而就目前的證據來說,新冠病毒的起源最大的可能就是特朗普的老家。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