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我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我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

泉州开元寺内东西塔

说到泉州,自然要说到开元寺,因为省会福州也有个开元寺,这里还是叫泉州开元寺吧,泉州开元寺最出名的莫过于东西塔了。当地人有句俗话说:“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由此可见东西塔在泉州人心目中的位置。东西塔是现今我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历经岁月更替,至今岿然屹立,堪称奇迹。泉州离厦门很近,高速大约1小时车程,如果对历史文化古迹感兴趣,可以去走走看看。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我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

泉州开元寺内麒麟壁

东西塔又是如何建成的呢?

带着这个疑问,在网上查了些资料,据说原来设计建造时先建了一座土山,然后用土山做斜坡,建塔的工人从土山脚往土山顶慢慢将石头一块块地往上叠,塔造愈高,土山堆愈高,土山因此也就愈伸愈远,一直堆到现在的中山路十字路口,所以这个地方就叫做“土山街”。

建造高度这么高的石塔,究竟用了多少块石头呢?

传说,当年造塔时用的石头从西街排到泉州城郊,即现在泉州城东南的东海镇法石村,所以这个地方叫“石头街”。

东西塔简介

东塔(镇国塔):位于开元寺大雄宝殿前东侧,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我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

泉州市开元寺东塔

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我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

泉州市开元寺东塔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声叮咚,悦耳怡人。

西塔(仁寿塔):位于大雄宝殿前西侧,名仁寿塔。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五代 梁贞明年间 (公元915-920年),建7级木塔,号无量寿塔,宋政和四年(1114年)改名仁寿。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遭火灾,淳熙年间(1174-1189年)改建为砖塔。绍定元年(1228年),改建为石塔,至嘉熙元年(1237年)完工,先东塔十年而成。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我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

泉州开元寺西塔

西塔象征西方极乐世界,以塔身的八面和塔顶、塔座合为十方净土。每一方净土从上到下交错安排着诸天神将、罗汉、高僧、菩萨、童子,还有对佛教发展大有贡献的梁武帝、昭明太子,以及神话故事中的猴行者、火龙太子等浮雕像。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我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

泉州开元寺内石狮子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历史传说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的历史久远,当地还流传着一个“东塔神西塔鬼”的传说故事。说这两座东西塔,当时是由师徒二人主事,师傅起东塔,徒弟起西塔,建到塔尾,两人都没办法下来。师父就句起身边的一支雨伞展开跳落来,徒弟看见师父这样做,也展开一支雨伞跳落来,结果徒弟却摔做肉饼。原来师父用的是布雨伞,跳落去就像降落伞,慢慢着地,所以平安无事;徒弟用的是纸雨伞,一跳落去,纸伞就破,结果徒弟摔死了。所以人就说东塔神西塔鬼。这本是无稽之谈,没有根据,但是它说明了一个道理,真功夫要真学到手,盲目模仿有时会走入死路。泉州有一个古话叫做“跟师傅跳落去”,大概就是来源于这个传说吧。(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我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

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我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

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我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

泉州开元寺

周边景点:

泉州中山街,西街,关岳庙,清净寺,天后宫,承天寺,府文庙。

景点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开元寺内(导航搜索泉州开元寺)

泉州市内交通指南:

乘坐2路、961路、旅游专线车601线等,在开元寺站下。

开放时间:

08:00-17:30 (周一至周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