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河南立炎黄二帝的塑像你怎么看?

盖中盖9527



2010年,我去过这个郑州黄河公园,登上了炎黄像,那种感觉真的很神圣,很特别。这里是中原文明的核心之一,是第二阶梯到第三阶梯的交界口。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巨像如山,庄严神圣,气象宏大,目光深远,背靠古老的黄土高原,前面黄河之水涛涛,直下广袤平原。五千年中华文明之厚重在此能有深切悠远的感受!炎黄子孙之荣耀于此尽是自豪与骄傲!

在巨像之上,文明之襟怀为之一开,在炎黄之肩,历史之目光为之广阔深层!我有无尽的豪气,无穷的伟力,有不可思议之精神,觉与炎黄先祖同在!

当世之人立此像,功德无量,远非建游乐场,假冒奇怪雕塑之类可比,亦非华丽艳俗,噱头炒作之事可比!此事可谓与天地立心,为民族立魂,为当世后世立信仰,为文明立图腾!难得,敬佩,赞叹,有远见!


盛唐豪歌李艺泓


近年来,随着中国实力增强,国内外对炎黄二帝的祭祀大典也非常热衷,而且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有些地方政府大举祭奠炎黄二帝的大旗,吸引了全球华人的目光,随着祭祀大典的规模越来越大,部分地区纷纷修建大型的炎黄二帝雕像,重整修墓,还没在宣扬自己和炎黄非常亲近,是炎黄故里等等,一方面增强对炎黄二帝的认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广作用,让炎黄子孙成为全球尊崇的民族!另一方面,区域文化的自我展现也是有利于对上古时期的追根溯源,但是希望各地要实事求是地宣扬不能言过其实!

我们所说的炎黄子孙,指的就是黄帝和炎帝,这是两个人,传说是两兄弟,他们在共同打败蚩尤以后,又发生了一场战争,也就是阪泉之战,黄帝收服了炎帝,两个部落统一,所以现在通用说法是黄帝与炎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

根据《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但其生卒年限尚不得而知,相传是公元前两千多年。

这里记载的炎黄二帝诞生于姬水,姜水地区,这个地区,根据历朝历代的记载,大多都认为在陕西境内。据郦道元在条下引记载: 姜水 ,岐水出石桥山,东南流|……二川并逝,俱为一水,南与横水合,自下通得岐水之目,俗谓之小横水,亦或名之米流川。迳岐山西,又屈迳周城南,城在岐山之阳而近西,所谓居岐之阳也。非直因山致名,亦指水取称矣。又历周原下,北则中水乡成周聚,故曰有周也。水北,即岐山矣。昔秦盗食穆公马处也。岐山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

据此可知,大约就在陕西岐山附近。有根据明代李贤等人所撰《大明一统志》对姜氏城和姜水作了考证,在第三十四卷《凤翔府·古迹》中记载:“姜氏城:在宝鸡县南七里,城南有姜水。《帝王世纪》:母为有氏,有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感神龙首而生炎帝,即此”。也就是说确认在陕西境内无疑。

姬水是有熊氏轩辕黄帝的成长地,史籍记载黄帝以姬水成,曾长居姬水之滨,故以姬为姓。但这条河流在哪里?是有争议的,一般认为在河南境内。根据清顺治十六年《新郑县志》亦载:黄帝"生于轩辕丘,因名之。……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长于姬水,又以姬为姓。"大体说是黄帝长在姬水。


古地名与现在地名不一样是很常见的,鉴于对姬水的争议,关于黄帝的归属也是豫陕二省居多,相争大可不必,所以此二省立雕像也无可厚非,相反也是传承文化的一部分。


朴易堂国学易学文化


炎黄二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河南为炎黄二帝造像,就如信众在寺庙为佛陀造像一样,是一件大功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共襄盛举”!

当然有部分陕西人又跳出来炮制“炎黄陕西论”了,关于这样的笑柄实在太多了,可是不拆穿的话实在是对祖先的大不敬。我们都知道上古三皇五帝都是口耳相传下来的历史,其真实性本无可考,但既然是三皇五帝传说是一起传下来的,我想就必定是相互关联而非孤立存在。今天我们都知道伏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记载的始祖,其出生于甘肃迁徙到陈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淮阳。

其后炎帝继承伏羲氏定都陈地,当然后面又迁都到其他地方。

而黄帝则是出生于河南新政,其父曰少典,其部族号“有熊”黄帝继承其父部族定都新郑后统一全国

黄帝于河南灵宝铸鼎塬铸鼎,鼎成黄帝升仙,群臣葬其衣冠于铸鼎塬遂成黄帝陵

黄帝一生多数时候都是在河南地区活动,其活动踪迹记载于各地史书,今天整理出来就是下图,如此密集的记载,如此多的踪迹留存,更加印证了黄帝河南新新郑说,同时也说明陕西仅仅拿一个黄帝陵出来是不行的,黄帝不可能空降陕西延安黄陵县,如果黄帝是出生于陕西渭水流域,那么陕西各地应该有不少黄帝依存啊,但为什么就是没有呢?

黄帝之后是为帝喾,颛顼,此两帝也都是出生并建都于河南濮阳,最后葬于河南内黄。

其后尧舜建都于紧邻河南的山西临汾地区。综上三皇五帝时期的传说基本就是集中于河南地区,而陕西仅有一个黄帝陵,再无与其他三皇五帝相关遗迹或者记载,这难免让我们怀疑陕西黄帝陵的真假,其实即便陕西黄帝陵是真的也只不过是一个衣冠冢,因为史书明确记载黄帝是成仙了,所以不可能有葬于黄帝的陵墓,陕西黄帝陵也就是当地人民对黄帝寄托哀思的地方,这样的黄帝陵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都有,这应该就是黄帝是中华民族始祖的原因,他是属于全国人民的。

正如我前面所说,陕西地区黄帝遗存过少容易让人怀疑,所以陕西方面近几年开始对“挖掘”黄帝文化,首先是以史书“黄帝以姬水成”而论证陕西某条河流就是姬水,就是黄帝出生的地方,岂不闻我们目前的文字也就到三千年前的商朝甲骨文,而黄帝出生于5000多年,你陕西哪条河流叫什么名字就能从5000年前传下来?河南是直接从史书论证黄帝为河南新郑人,而陕西是先用史书论证陕西河流为姬水,然后再论证黄帝确实是生活在姬水旁。如果说论证一次正确的概率为50%,那么河南黄帝故里正确性就是50%,而陕西黄帝故里正确性就只能是25%。另外一方面,陕西希望把史书中记载的黄帝遗迹论证到陕西境内,其代表作就是“铸鼎塬在陕西”

最早是西安文理学院的教授提出来铸鼎塬在陕西,然后陕西当地政府迅速动手建立铸鼎塬景区

其地还拿出《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宣传,但可笑的是这块碑却是在河南灵宝铸鼎塬发现的,是目前记载黄帝的最早石碑,相比于陕西黄帝陵中众多石碑早了整整七百年!

另一方面,陕西方面也举办“黄帝文化论坛”希望借名人大家来为陕西黄帝陵站台,只是可惜了,貌似从一开始这就成了陕西“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

第一届的时候,真的全部都是陕西人。

第二届也基本是陕西人

台盟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张俊,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陕西广播电视台台长王福豹,台盟陕西省委主委王二虎,陕西省侨联党组书记程勉贵,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中共黄陵县委书记孟中华等领导作了发言。 新西兰陕西总商会会长赵芳、罗马尼亚华商联合总会执行会长许健、美国陕西同乡会副会长张茶梅、新加坡凯德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安民、津巴布韦陕西商会会长高太平等


再来看看河南方面

余秋雨

王立群

于丹

郦波

马未都

撒贝宁主持

当然还有很多,只是比较出名的文化学者更易被大家了解,比如今年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郦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典文献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兼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文化典籍系主任、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妇女学会副会长朱易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中国明史学会、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河北省炎黄蚩三祖文化研究会、贺兰山岩画学会等全国及地方学术团体,及来自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河北、湖南,四川等地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的100多位专家学者。

上面这些虽然也是历史文化方面的教授,但总归不是专门研究上古史和炎黄历史的,下面我再分别列出三位这方面的专家李学勤(1933— ),北京人,清华大学哲学系肄业。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教授。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文化研究,注重将传世文献与考古学、出土文献研究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众多领域,均有卓越建树。现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评议组组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曾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等多所外国名校的客座教授及国内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目前正在主持“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2013年获首届汉语人文学术写作终身成就奖。2014年9月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1月21日,被评为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安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汉唐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学位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考古学报》主编、《考古学集刊》主编、《中国考古年鉴》主编。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现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主要代表作:《西汉十一陵》《长安春秋》《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等。

许嘉璐,男,汉族,1937年6月生,江苏淮安人,民进成员,1959年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学历,教授。1998年至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2000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至2007年12月)。2003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15年9月7日,委任为“海上丝绸之路协会”特别顾问。

中华炎黄研究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机构呢?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是由一大批热心学术研究和弘扬中华炎黄文化的老干部、老将军、专家学者组成的全国性的学术团体,研究会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唤醒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的宗旨,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形成了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学术民主的优良传统。

中华炎黄研究会里都是什么人呢?

举几个例子:薄一波 李政道 杨振宁 李学勤 季羡林 饶宗颐 这几位恐怕大家都知道,中华炎黄研究会的权威性大家应该也就明白了。而新郑黄帝故里正是有中华炎黄研究会证实了的,所以那些拿着“纪录片”当权威的人可以歇歇了。还记得中央电视和中国社科院合作拍的《中国通史》吗?有一集指着隋唐洛阳城介绍隋唐长安城,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权威?

图中右下角处的桥为隋唐洛阳皇宫正门前面的“天津桥”,上面两个圆圈则是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里的明堂和天堂。但是社科院和中央电视台拍的权威纪录片就是指着洛阳模型介绍长安城。这就是部分陕西人眼中的权威,拿着纪录片就敢说炎黄生于陕西渭水,就敢说渭水流域是中华民族发源地!

河南新政是黄帝故里,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如果还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那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每年世界上的华侨和港澳台地区都会举行黄帝祭拜,参考的就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最后用马云的一段话来结束吧。

马云曾经在郑州调侃自己说“我长成这样,肯定跟河南人有关”

从历史上来讲,河南是中华文明的祖宗,从地理来讲河南是中心,中原也是中土,中国的中讲的可能就是河南这个地方。我们以前读的《春秋战国》搞了半天几乎大部分,所谓那时候国家的历史都在河南境内。一千多年的以前的古代一半是河南,刚才马魏华说他是河南人,其实我觉得绝大部分是河南人,我自己跟河南的关系也好,没有南宋在20万的开封郑州的人到杭州,就不可能有我们,我自己觉得我里面肯定,能够长成这样肯定和河南是有关系的

近些年来河南寻根的已经是“络绎不绝”了


云星午夜





发一个完整的!

大家可以去哔哩哔哩上看这个纪录片,截图来自第一集第十四分钟!前面一个大V发的不全,只突出了陕西,可能是把河南和山西忘了,大家看过之后记得提醒他!

这是他的回答,看看有什么不同!


天賜YY鬼魅


卖票的话就买票看,不卖票就抬头看,还能怎么看?

炎黄二帝生在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始祖,不仅是河南人,其实每一个地方中国人给他们塑像崇拜都无可厚非,至少总比那些佛像强吧!

炎帝神农氏出生于河南周口历山,“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遂重八卦为六十四爻。”是华夏文明从狩猎走向农耕的一代伟人,在位120年,死后葬于湖南长沙。

黄帝轩辕氏,中国第一个完成各部落统一的君主,出生于河南新郑,老家却是河北张家口,葬在“上郡阳周桥山”据考证在今陕西境内。

所以说,只要是华夏所属之地,纪念炎黄二帝都是没毛病的,这是对祖先的尊重,对伟人的敬仰,比其它的那些神神叨叨毫无用处的塑像强多了!


三日轩主人




清人顾嘉衡是湖北人,在南阳当南阳知府。当时就面临诸葛亮是南阳人还是襄樊人的争议,为了两边不得罪,就写了幅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同样对于历史上的那些人物,根本说不清楚来源,就不要过份纠结。比如炎帝和黄帝到底是河南人还是陕西人,这根本就不重要;并且历史上很可能就没有这两个人,争来争去完全是虚无主义。

但有一点炎帝和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人类祖先,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而不是哪一个省的。站在这个背景下,来看炎帝和黄帝才有意义。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陕西人远不是当年的陕西人了,现在的河南人也远不是春秋时的河南人了。中华民族的几次民族大融合,在汉族和华夏人民中间注入了大多的新元素,汉族是许多个民族融合的结果。

中国历史上的上百次大迁徙早已让各省人民相互融合,难分彼此了。

就算炎帝和黄帝是陕西人或者河南人,又能如何。他们真能促进当时的经济文化大发展吗?不能!

河南和陕西两个中原大省的崛起还要靠我们当代人来努力,中原大地背负的历史包袱太重了,而不是太少了,这才是导致中原几个大省发展缓慢的原因。

如果真是国为了发展经济文化,我们更应该放下这个历史文化包袱,创造出我们新时代的新经济和新文化,而不是抱历史人物的臭脚。



应该说,河南立的这个炎帝和黄帝像还是比较传神,有文化韵味的。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都是炎黄之孙,这在我们血液中注入了一些不可改变的成份。从本质上看,我们北方人同根同源同种,没有本质区别,炎黄二帝是我们共同的祖先和原始精神财富。


炎帝和黄帝的像是彰显和宣传我们华夏族文化和文明的载体,在潜移默化之间,强化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不管炎黄二帝的像和陵在什么地方,都值得我们汉族人民去朝圣,去膜拜。从这个角度看,河南立的炎黄像是一件大事,是圣举,是值得所有中国人提倡的事。


新知传习阁


河南立这个没问题啊。

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1.河南有资格立。本身河南就属于中原文化,华夏文化起源大概范围就是河南西安一代。夏商周基本都是那一片的。

2.河南有义务立。作为炎黄子孙,树碑立传都是很正常的事啊。而河南作为文化起源地立这个是非常正确的。

3.意义比较大,现在发展速度过快,许多传统文化,传统文明礼仪都丢失殆尽。比如孝道,儒家的部分忠义思想。而炎黄最重要的思想,我觉得就是溯本正源。重塑文明起源。起初先祖们与野兽搏斗,与洪水抗争,与天斗,与地斗,勇敢,开拓进取精神是宝贵财富。最终形成了5000年文明。

河南这一做法不仅正确,而且还是非常需要的,结合现在许多社会恶性事件热点都是源于丢失根,精神空缺,传统美德没继承好导致的。

所以应该支持啊。鼓励,并且学习。





宿迁朝牌饼


炎黄二帝塑像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部三十公里之处的黄河风景名胜区向阳山上,二帝塑像背依邙山面向黄河。整个工程占地2816平方米,塑像整体高106米,所使用的石材为太行山真石。整个塑像工程由海内外华人华侨捐款和政府投资及招商引资共计1.8亿人民币,自1987年开始筹备于2007年建成历时二十年,是为代表中华民族之创始、之和谐、之统一。



郑州北部的新郑市在上古时期称为“有熊”,第八代轩辕皇帝在此建都。此后黄帝带领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所以新郑被称为“黄帝故里”。

为了纪念黄帝功德,人们在轩辕丘上建造了轩辕庙,此后历代都有修复。

至于炎帝故里,目前有争议的地方有六处,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湖南株洲、湖北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拓城。

相传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将炎黄二帝雕塑在一起也是因为二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singluar先生


没有任何力证就说是炎黄故里,说到底就是2006年看中旅游产业,于是随便捏造个历史,搞出来的假古迹。












亲爹亲爹


从这件事情说明,河南政府也没忘了他们也是我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之一。也没忘了根在三秦大地!

近年来,河南为三秦先祖立碑造雕像的事情非常非常普遍。比如说给陕西先祖“周公”建立塑像,受到了洛阳人民的顶礼摩拜!为洛阳人民点赞,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来自“老家陕西”!

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那么这些词是从哪里来的呢?

“然神灵之育自西方来,以雍梁二州(陕西)为根本。宓牺生成纪,神农产姜水,黄帝宅桥山,是皆雍州之地。”

炎黄二帝来自“老家陕西”!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十集大型纪录片《中华文明》《曙光初照》中明确叙述:“华夏族的首领黄帝和他的另一位氏族兄弟炎帝的部落都是起源于中国西部的渭水流域,在华山脚下,人们终于找到了仰韶文化最初的源头。”“仰韶文化一支搬到了西安境内,今天这个地方叫半坡,是上古时期的伊甸园”!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明确记述:“炎黄族属集团在传说中,炎黄部族最早发祥于渭水流域。”


徐旭生先生,生于河南省唐河县,是我国著名古史学家、考古学家、教育家,有“中国考古界拓荒者”之称。徐旭生关于华夏炎黄起源做过许多重要的论断,影响至今!其史学巨著《中国古史传说的时代》中叙述:

“大约华夏集团从陕西、甘肃一带的黄土原上,陆续东迁,走到现在河南、山东、河北连界大平原上,首先同土著的东夷集团相接触。始而相争,继而相安,血统与文化逐渐交互错杂”。



傅斯年名著《夷夏东西说》中论述:“三代及三代前,古族有东西二系,夏与周属西系,夷与商属东系。殷周间的剧烈变革“盖民族代兴之故”,是两个民族,两种文明之间的交替。源于陕西的华夏文明最终取代夷商文化,重振夏文化风气,从而成为中华文明的奠基者!”

以上可看出:华夏集团“周人”通过了对“殷商”发动统一战争,陕西的“华夏文明”最终取代了“殷商”后,才使得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华夏儿女”!





作为源自陕西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之一的河南政府,建立雕像来纪念自己的祖先,是一件好事情,我们没有必要来反对!

陕西!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心灵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