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丰润高丽铺生活了1000多年的高丽人,后来去哪了?


曾在丰润高丽铺生活了1000多年的高丽人,后来去哪了?


高丽铺位于丰润城区西北7.5公里处,京哈公路穿村而过,其得名和高丽(今朝鲜半岛)人有关,也曾有众多的高丽人在此生活。


高丽铺原名黄草坨、谎粮坨。从村西现存的殷商遗址发掘证实,该地早在殷商时期便曾有人定居,而较确切记载建村的则是在唐代。据《丰润县志》古迹篇记载:“谎粮坨,在县西北十五里,相传唐太宗设,以诳高丽”。


高丽人何时来丰润区的呢?据史书记载,高丽人最早居住在长白山区,与扶余人(今松花江流域、长白山区)语言相通,生活习俗、社会状况接近,他们生活在朝鲜半岛上。中国东北毗邻朝鲜半岛,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往来,战国时期,齐国和燕国都与朝鲜有密切的商业贸易。


西汉初年,燕人卫满率领1000多人到朝鲜,后来做了朝鲜国王,都王险城(今平壤)。卫氏朝鲜国与西汉保持友好关系,为汉朝的“藩属国”。汉武帝时,曾在高丽置县。据《北史》记载:“汉武帝元封四年,灭朝鲜,置玄菟郡,以高句丽为县以属之(玄菟郡在今辽宁省新宾县)。”西汉政府在卫氏朝鲜设置了真番、临屯、乐浪等四郡,由西汉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汉末年,王莽削去了高丽王的封号。东汉初期,光武帝恢复了高丽王的封号。“汉末,有扶余人高氏据其地,改国号曰高丽,又曰高句丽。居平壤,即乐浪也”。


后来,高丽国力大增,公元49年,高丽王乘鲜卑进攻东汉军队之时,率大军兵马进犯右北平(郡治在今河北丰润东)、渔阳(郡治在今北京密云西)等郡。后因见到辽东太守祭肜顺利处理了鲜卑问题,力量较强,乃撤兵。公元121年,东汉军击败了高丽军的进攻。东汉后期,高丽改属辽东郡管理。由此可见,早在汉代,高丽人就曾到了丰润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新罗、高丽、百济与中国关系良好。据《北史》记载:百济“自晋、宋、齐、梁据江左,亦遣使称藩兼受拜封,亦与魏不绝”。《宋书》记载,百济国王庄遣使上表曰:“臣国累叶,偏受殊恩,文武良辅,世荣朝爵。”可见两国关系之密切。


唐太宗时期,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都与中国关系密切。《新唐书》记载,新罗“贞观五年……因请改章服,从中国制,内出珍服赐之……帝赐所制《晋书》”后唐高宗帮助新罗统一了朝鲜。《旧五代史》记载:“高宗命李绩率军征之,遂拔其城。”城即平壤。


新罗统一朝鲜后,同唐关系更加密切,许多制度多仿于唐。新罗派到唐朝的留学生为数很多。公元840年(唐文宗开成五年),学成归国的学生一次就有105人。留学生在吸收、传播唐文化上起了很大作用。


唐将新罗视为君子之国,双方往来日益增多。新罗人不仅来唐贸易的客商逐年增加,且每年都派官吏前来拜访中国。这些使者、商人每年往返的线路有两个:一是水路,一是陆路。水路从山东半岛,主要由登州(烟台)、莱州(蓬莱)、楚州(威海)登岸入境。陆路则从辽宁进山海关,然后沿大榆路(今山海关至北京)驰道向京城进发。唐时,有不少朝鲜人在中国定居。


高丽人为什么选谎粮坨作为落脚之地呢?据了解主要有三点:一是丰润地理位置重要。县志云:“丰润之为邑也,幽冀之门户,辽海之襟喉,而神京之肘腋也。”二是这里位于山海关与大都之间(今北京),使者、商贾来时上下接送比较方便,能为来客提供一个落脚的地方。三是这里自然条件好。北靠山,南是一片沼泽,且靠近冀东重要河流之一——还乡河,可谓依山傍水。村南有一眼泉水名曰“黄泉”,湍急的泉水喷射而出。有了充足的水源,就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方便。据村中老人介绍,在大唐年代,朝廷便在此地划定了区域,供高丽人使用,直至清朝前期,高丽铺还曾有高丽军队把守。这些高丽人在朝廷划定的区域内种植五谷,建筑房屋。解放前,该村尚有两处高丽房子,虽经风雨多年,依然结实。


那么,高丽铺此名是何时确定下来的呢?有的说起于唐朝,有的说起于宋朝,经查有关书籍为元朝。元朝建成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政府加强了与各地的联系。据《元史》记载:“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书之往来”。从村名不难看出,该村此时已有许多高丽人了。


到了明朝,两国友好相处,人民往来不断。朝鲜向中国输出马、牛、纸张、药材和苧麻布,从中国则贩回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还特许朝鲜购买严禁输出的火药和弓角等物品。此时,陆路驿道繁忙,高丽铺已成为两国联系的重要枢纽了。

至明末清初,丰润县城开始繁华,但高丽使者来往仍住在高丽铺驿站。据《柳边纪略》卷五记载:“丰润县逢高丽使者。丰润城西晓月开,方袍一队逐龙媒。道人说高丽使者,荐得先朝旧服来。”《丰润县志》记载的清初题于南关墙壁上的“朝鲜国人”诗《题丰润驿站》:“柝声传永巷,新月挂西楼。千里东归客,寒窗一夜愁。”深刻表达了这些使者思乡之情。


高丽人的到来,为开发建设高丽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带来了农业种植技术,在此栽种了水稻。高丽人在村南栽种水稻的地方至今仍栽种水稻,村民称之为“老稻田”。据《丰润县志》记载:“旧志云,自县西渡浭水十五里高丽铺,浭水高下塍畦,涓涓细流,时杂车尘马足间。北望则山云变态,顷刻万状,可以忘暑。其近而可挹者,又莫如天宫寺。西达王家楼。曲折淡荡,稻气与荷香相间,顾而乐之,恍若置身苏公堤畔也。”可见,经过千年的开发,高丽人同当地人一起,把高丽铺建成了北国江南。

高丽人曾在高丽铺生活了1000多年,那么后来高丽人都到哪里去了呢?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占领了朝鲜,中国也被迫割地赔款,高丽铺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原住高丽铺的高丽人绝大多数辗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有的流亡外地,有的则留下来,部分人甚至还与当地人通了婚。20世纪20年代,高丽铺尚有两名高丽妇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