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译《子不语》之酆都知县

直译《子不语》之酆都知县

四川酆都县,相传为人鬼交界处。县内有口井,每年都要焚烧成串的纸钱投入其中,约需花费三千金,名曰“纳阴司钱粮”。若有时吝啬少烧一点,当年必受瘟疫之灾。

本朝初年,知县刘纲到任,听闻此事即下令禁止。百姓议论纷纷一片哗然,县令颇为坚持认为必须禁。

百姓说:“大人若能与鬼神说明情况,不降罪我等才行啊。”

县令问:“到哪儿去找鬼神?”

“这井底就是鬼神的住所,只是无人敢去。”

县令毅然决然:“为民请命,死又何所惜?我自当前往!”当即命左右取来长绳绑在腰间准备坠放下井。

大家苦苦挽留,他表示此意已决。

有幕僚李诜,是位豪放之士。他对县令说:“在下也想看看鬼神什么模样,请求与大人一道前往。”

县令劝阻他,李诜也不听,遂用绳子绑住一起下了井。

落到井下约五丈处,原本漆黑的地底有了亮光,明晃晃仿佛白天。目之所见内外城墙、宫室楼宇,都与阳世一般无二。

此处居民皆身型矮小,在太阳底下也没有影子,双脚踏空而行,问及都说这里不知地是何物。

见到县令二人,大家都围拢过来行礼,问道:“大人是阳间的官员,为何来到此处?”

县令答:“我是为阳间百姓请求免除阴司钱粮一事而来。”

众鬼啧啧称赞县令的贤德,将手置于额头上说:“这事须与包阎罗大人商议。”

县令问:“包公在哪里?”

“就在大殿上。”

县令二人被带至一处,只见宫房巍峨,殿上端坐者冠戴冕旒,年约七十,形容气度端庄威严。

众鬼相传禀告殿上:“刘纲县令到!”

包公亲自走下台阶相迎,躬身作揖请其上坐:“阴阳两隔,敢问刘大人何事来此?”

县令起身拱手相拜:“酆都县连年饱受旱涝之灾,民不聊生,朝廷的捐税尚且苦于无力完成,又怎能为阴司缴纳钱帛之故,而再去压榨百姓呢?”

包公笑道:“世间有为妖作恶的僧道之流,假借鬼神之名诱骗百姓修斋打醮,竟有倾尽家财不下千万者。阴阳两道,人鬼殊途,苦于不能让家喻户晓,揭露被蒙蔽的真相,大人贤明为百姓解开蛊惑,即便不来此处说明,谁又敢违逆大人的指令呢?而今幸蒙大驾光临,更加彰显出仁勇之德。”

话音未落,只见一道红光自天而降。包公忙起身道:“伏魔大帝来了,大人请暂且回避。”县令遂退至后堂。

不一会儿,绿袍长髯的关公缓缓而落,与包公宾主相互礼毕,二人说些话,内容听不太明白。

关公忽道:“包大人此处有陌生人气,是哪位客人呀?”

包公一一道来。关公说果真如此,那是贤良的父母官啊,我也愿意见见他。”

刘县令与幕僚李诜战战兢兢出来拜见。关公赐坐,言语之间神态温和,对世间诸事问得颇为详细,唯独不提阴间之事。

李诜素来憨拙鲁莽,贸然问出一句:“玄德公现在哪里呀?”

关公没有回答,面色一沉,冠帽和头发都竖起来,当即告辞离去。

包公大惊,对李诜说:“你定遭雷击而死,我也救不了你了。这事怎么能问呢?况且竟敢在臣子面前直呼君主的名讳!”

县令代为苦苦哀求,包公无奈道:“如今但求速死,以免遭受焚尸之苦。”遂于匣中取出玉印,一尺见方,脱下李诜长袍在他后背盖上印章。

县令与李诜拜谢而出,仍按来时路缘绳而上。刚到酆都南门,李诜竟中风而亡。没过多久,暴雨雷电俱来,劈开他的棺木,衣服都被烧光了,只有盖印处得以保存。

入井五丈许,地黑复明,灿然有天光。所见城郭宫室,悉如阳世。其人民藐小,映日无影,蹈空而行,自言在此者不知有地也。

此篇剧情的反转出人意料。

李诜原本护卫县令前往地府为民请命,乃豪义之举,主客二人满满的正能量,值得锦旗一面大书特书。孰料好奇害死猫,一句冒失之问竟遭雷击焚尸的惩戒,真是“祸从口出”!

借阴司之名蛊惑压榨百姓的妖僧恶道依然横行,而为民请命的义士却因无心之失而遭天谴,怕是有点“双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