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图说话难,从逻辑混乱到条理清晰,只需要这个简单方法

“看图说话”是很多民办小学幼升小面试都会考的项目,也是让很多一二年级家长头痛的难题。

有不少一二年级家长都跟我反应,小朋友看图说话题目写的太差了,语言干枯,甚至连前后四张图明显的事件发展顺序都看不出,毫无逻辑可言,这可怎么办?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小朋友的逻辑思维差,那么语言表达自然前言不搭后语。而语言干枯,一句话不超过15个字,看不到一个形容词,写出来的东西就跟平时讲话一样口语,说明小朋友平时阅读量太少,专项训练做的也少,一是没有足够的输入量,二是没有方法。导致看图说话成了老大难。

Jennifer老师的建议是,尽早陪孩子练习,启蒙初期给孩子读绘本,分级阅读时,就可以开始进行看图说话训练了。

过程中,为了帮孩子捋清思路,Jennifer老师建议使用“五指复述法”。

“五指复述法”是美国小朋友常用的一种阅读方法,它把构成故事最重要的五大要素:主角、地点、问题、事件、解决办法,和五根手指联系起来,方便孩子理解记忆,而且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更好的理清语言表达顺序,前后逻辑,因果关系,学会了这点,终生受益。

孩子看图说话难,从逻辑混乱到条理清晰,只需要这个简单方法

• 大拇指:故事主角 Characters

• 食指: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 Setting

• 中指:故事里出现的问题 Problem

• 无名指:故事的情节 Events

• 小拇指:结果或是解决办法 Solution


有些家长也会告诉孩子用:前中后,这三个时间段记忆,个人觉得没有五指法具体,到了写作阶段,你也会发现“五指法”也是非常好的作文构思思路。

如何运用“五指复述法”?

在给孩子读经典童话绘本,陪孩子分级阅读过程中,大部分妈妈都问不出问题,问的最多的是:“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呀?”这类问题对于小朋友来说,其实非常难回答。这种问题难度我给大家比划下,初中生高中生语文阅读理解里最后的一道题(失分最多),这下理解自己的问题有多难了吗!

但,如果我们用五指复述法来问,就清晰多了:

“故事的主人翁是谁?”

“故事发生在哪里?”

“故事里的主人翁遇到了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故事结局是什么?”

每问一个问题,可以拉拉孩子对应的那个手指,帮孩子把手指和手指代表的关键词联系起来。这样反复练习一段时间,孩子熟练后,就可以独立地借助五指复述法看图说话了。

如果孩子在讲的过程中不小心卡壳,我们还可以提醒他:“好像还有小拇指没有出场哦。”或者直接拉拉孩子的小拇指,“想想看,小拇指是什么呢?”

轻松有趣,就像玩游戏一样。这样的练习,是不是比虎着脸问孩子:“给你讲的五要素怎么又忘掉了?”轻松多了。

小朋友的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效果最好。因此妈妈们记住了,孩子每说对一个,立即表扬:“说对了,非常好!来,继续接着说~”不断地鼓励、表扬不仅让孩子更有自信地表达,也是孩子爱上阅读的法宝。

孩子看图说话难,从逻辑混乱到条理清晰,只需要这个简单方法

深度创意五指法

“五指法”案例演习!

学会了“五指复述法”之后,爸妈们就要陪着宝贝进行实操演习了。下面Jennifer老师就以大家都熟悉的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为例,和大家一起学学“五指复述法”的应用!

这个故事讲述了毛毛虫从一颗虫卵变成毛毛虫,通过不断的吃食物慢慢长大,最后化茧成蝶的过程。

故事语言简单诙谐,以以小见大的方式的讲述了“每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与成长都是一个积累能量和超越自我的过程”的道理。


孩子看图说话难,从逻辑混乱到条理清晰,只需要这个简单方法

好饿的毛毛虫

大拇指-主角( Characters ):毛毛虫

食指-环境( Setting ):月光下(这个故事关于环境的描写较少)

中指-问题(Problem ):瘦小的毛毛虫觉得好饿好饿

无名指-情节(Events ):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毛毛虫吃了两个梨.....

小拇指-结果(Solution):吃饱了的毛毛虫变得又肥又大,它把自己关在一个叫做“茧”的房子里。两个星期后,它咬破茧钻出来,最后变成了一只漂亮的小蝴蝶。

有了五个手指的帮助,故事的情节就可以清晰的展现在眼前,宝贝们在讲述故事时也就更有逻辑了。

应用了五指复述法,是不是一个复杂的故事一下子说的非常清楚了呢。研究表明,复述故事是帮助儿童提升叙事(讲故事)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叙事能力的发展对儿童认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均有积极的作用。

我给学生、自家娃讲故事一直用的就是这个方法,训练了这么多年,她的看图说话、阅读、作文真的没让老母亲操什么心。回头看,“五指复述法”带给孩子的收获,并不局限于看图说话,还有做事方法上的改变。

1,孩子做事会更善于抓重点。

比如我和孩子一起看电影,走出电影院后,我就会问她:说说看,这部电影讲了什么吧!她总能想一想之后,把关键的故事情节阐述出来,要知道这可是很多大人都做不到的水平。

2,孩子做事会更有条理。

比如放学回家,可以鼓励孩子用画图的方式给事务排序——惯例表。后来经常用五指法梳理思路,孩子自己感受到了有条理的好处,也开始乐于给事务排序。

我们都知道,高效能人士之所以厉害,不是因为勤奋,而是因为他们具备了更高效的思维方式。这种逻辑性极强的高效思维,正是从日常事务中慢慢积累出来的!

Jennifer老师强烈推荐妈妈们从今天起,陪着孩子练起来。从逻辑混乱到条理清晰,只要掌握这个简单的方法,就够了~

孩子看图说话难,从逻辑混乱到条理清晰,只需要这个简单方法

现场图

网上还有一些

“五指复述法”的延伸游戏,这里Jennifer老师也一并整理好了,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 翻翻书:


将复述故事的5个要素,像下图一样制成好玩的“翻翻书”,翻到哪个元素说哪个,非常有趣。

孩子看图说话难,从逻辑混乱到条理清晰,只需要这个简单方法

翻翻书


  • 掷故事骰子:

将复述故事的要素分别画在每一面,然后组合成骰子。妈妈和小朋友轮流掷骰子,根据掷骰子的结果复述故事内容。


孩子看图说话难,从逻辑混乱到条理清晰,只需要这个简单方法

掷骰子


  • 跳房子游戏

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把画有故事复述元素的卡片摆在地板上,小朋友用跳房子的方式,跳到哪一张就说出对应的故事元素。这个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孩子身体的积极性,效果特别好。


孩子看图说话难,从逻辑混乱到条理清晰,只需要这个简单方法

跳房子


  • 棋盘游戏

棋盘上每个小格子代表复述元素或前进后退等小规则,通过掷骰子决定谁说哪个故事元素,特别适合一家人读完书后一起玩。

孩子看图说话难,从逻辑混乱到条理清晰,只需要这个简单方法

棋盘游戏

好了,答应大家的五指复述法,终于写完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的,留言我,不一定每条回复,但每条我都会一一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