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认证变大数据“智证” 市民不用再为一年一次的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烦恼了

我市享受养老待遇的市民,再也不用为一年一次的资格认证烦恼了。记者昨从市社保中心获悉,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进一步打通,养老金资格认证进入“智证”时代,市民再也不用记挂此事了。

“对享受养老待遇资格的市民,我们之所以要求每年进行资格认证,主要是为了防止养老金被冒领,确保基金安全。”市社保中心审核计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认证尽可能方便,中心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待遇享受人员可到社区或当地社保经办机构进行认证;行动不便的,由相关部门出具证明;对于长期在外居住的,可通过信件方式,由所在居住地的社保经办机构进行异地协助完成认证。“2018年开始,为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我们还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发了‘养老待遇资格生物认证’,即通过手机刷脸即可。”该负责人表示。

尽管方式多样,但一年一次的资格认证还是让不少老年人感到不方便,尤其是一些子女不在身边、文化水平低的老人,因为未能及时完成认证,甚至影响养老金的发放。如何既保证基金安全,又真正为领取养老金的市民“减负”?据了解,目前市社保中心与公安、医保、民政、交通出行以及健康码信息等有效对接,通过大数据共享比对实现有效“智证”。

“阿拉两人前两天还在讲,又要到嵊泗报到去了,忖不到现在甭去了……”嵊泗退休干部郑和平,五年前到定海居住,夫妻俩怕邮件丢失,一直都是到嵊泗社保部门上门认证,得知现在不用主动去认证后,他为此举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