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推出杜甫纪录片 “最伟大的诗人”走向国际

伟大,往往是现代人对历史人物使用最多的总结概括,就像杜甫。哈佛大学教授、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就盛赞,“杜甫是最伟大的中国诗人。他的伟大基于一千多年来读者的一致公认,以及中国和西方文学标准的罕见巧合。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杜甫几乎超越了评判,他的文学成就本身已成为文学标准的历史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杜甫的伟大特质在于超出了文学史的有限范围。”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 “最伟大的诗人”走向国际

宇文所安

从教科书跨界到BBC纪录片,很多人打趣说,杜甫很忙。纪录片《杜甫:最伟大的中国诗人》刚播出不久,杜甫59年的人生,被凝萃到59分钟的时间轴中。甘道夫伊恩·麦克莱恩献声,二十余首杜诗以英文旁白的形式舒卷,主持人、著名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带领团队,循着诗中足印,故地重游,并将杜甫比作但丁、莎士比亚,试图将这位远古的东方诗人,最大程度地介绍给世界人民。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 “最伟大的诗人”走向国际

“甘道夫”伊恩·麦克莱恩声情并茂的朗读

但人从来都不是为了伟大而生,哪怕是杜甫。实际上,杜甫可以说是为“磨难而生”。片中截取了《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碑》中的一段,“甫昔卧病于我诸姑,姑之子又病间,女巫至曰:处楹之东南隅者吉。姑遂易子之地以安我,我是用存而姑之子卒。”虽然出生于名门望族,但他一出生,母亲就去世了,出生时还恰逢瘟疫年间,好在姑姑救了他一命,并将他养育成人。成年后也并非一帆风顺,知音难觅,仕途失意,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积郁都被写进诗里。纪录片也遵循时间顺序递进,搭配着如今的城市光景,竟也有他大部分晚年诗作中的“沧海桑田”。

为了更立体、客观地呈现杜甫,伍德还采访了中外研究杜甫的专家。比如,关于杜甫当年科考为什么会落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引用了两种说法,一种是洪业提出的,也是他本人认为更具说服力的说法,即杜甫被牵扯到那一年的“科考风波”中(李林甫暗中做手脚,使所有考生全部落榜),还有一种则认为,杜甫写文章的才能和他写诗的才能不匹配。

“诗人有余而官员不足,这是杜甫当时所面临的问题”,伍德进而补充道。

就算两次科举落榜,杜甫还是渴望做官,并非追求名利,而是希望为国效力。由于出身名门之后,儒家伦理道德观已经不知不觉扎根于他的血脉中,牛津大学教授李陶陶在谈到杜甫和李白的区别时就说道,杜甫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按照儒家伦理来生活,尤其是必须对君主尽忠,然而这种乌托邦式近乎天真的痴诚也是日后造成他凄凉境遇的重要原因。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 “最伟大的诗人”走向国际

牛津大学教授李陶陶谈杜甫

时代脉搏

杜诗无疑是最反映时代的。片子中提到的诗,每一首都可以说是杜甫在不同境遇,不同心态下所作。其中有诗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则代表了他人生中比较重要的转折期。这首诗写于天宝十四载,也就是755年,这一年杜甫44岁,已经做官,虽然是小官(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从八品下),但对于已在长安求官十年的杜甫来说,实属不易。同年十一月,杜甫从长安去奉先县探家,途中恰逢安史之乱初爆发,而彼时消息还未传到正在骊山华清宫避寒享乐的唐玄宗耳中,骊山上一派浮光跃金,“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然而现实世界中早已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 “最伟大的诗人”走向国际

正片一开始,伍德来到西安,大唐都城长安

这种割裂让杜甫很痛苦,“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杜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始终是以一种平视的视角,体察人间疾苦。就像一个优秀的纪录片拍摄者,始终站在客观的角度记录画面,不论是《兵车行》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还是《石壕吏》“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样冷静客观的记叙就像一记枪声在空谷回荡,让人久久难忘,以至于学者莫砺峰认为,如果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一类的杜诗都无动于衷,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没有同情心的。

“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韩愈《调张籍》)杜甫一辈子写了上千首诗,然而流传下来的已然如毫芒,大部分已经亡佚。但就算是这样,后人还是能从零零散散的遗留诗作中,感受到他带来的力量。“年少不懂杜甫,读懂已是不惑”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

“我在年轻的时候不喜欢杜甫,那个年龄很容易‘为赋新词强说愁’,总是希望句子要像诗,所以不太容易懂杜甫。到某一个年龄,会感觉到有杜甫这样的诗人,真是非常惊人。他关心人远胜过关心诗……要了解杜甫,就要了解历史,了解社会,要从个人对文艺文学的爱好,转到对社会的关怀,这不是年轻的时候可以懂的。”作家蒋勋说,他曾经最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因为情节简单,觉得没意思。但后来他明白,这首诗贯穿的,还是杜甫一如既往的“同理心”,他捕捉到那时候大多数人卑微、肮脏、邋遢的生活状态,甚至愿意花笔墨写一株茅草,“如果不是一个真的有所关怀的人,不可能注意到这些细节。”

不止是蒋勋,作家潘向黎也曾说,杜甫是她人生中的分水岭。“年少的时候不喜欢杜甫,因为他很沧桑,而你没有。你是个崭新的人,喜欢那种意气飞扬的东西,带着你一起飞。”然而有一天,她无意中重读了《赠卫八处士》,“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潘向黎不知为何深受触动,“人到中年,当生活让你沉下来以后,你会突然看到这个一点都不意气飞扬的老夫子的深度。他在很深的地方等着你,你心里所有的皱褶,他都懂。这就是常说的心会,他从此就成为我的亲人。”

他要说的,都在诗里

加拿大导演穆斯塔法·科什瓦里(Mostafa Keshvari)在接受采访时曾引用了杜甫的一句诗,来鼓励那些正在疫情中受苦的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坚持就是胜利。”他还说,这部纪录片贯穿着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必将有助于进一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杜甫作为文化象征,他的诗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 “最伟大的诗人”走向国际

片子自播出以来收割了一众好评,理由是对于国外拍摄团队面向国外观众的纪录片,这已经算是上乘。但对于国内观众来说,片中有一些细节问题是值得探讨的。首先,用归化策略将一些汉语名词用西方概念进行“等价交换”是否准确,比如,将杜甫等同于但丁、莎士比亚,安史之乱比作一战,长沙比作二战中的卡萨布兰卡,李白与杜甫的区别等同于酒神与日神的区别等等,虽说这样的等同是为了便于西方观众理解杜甫以及中国文化,但就像中国人为了学英文而标注拼音一样,不少观众质疑这样的“强行类比”是否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 “最伟大的诗人”走向国际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 “最伟大的诗人”走向国际

部分豆瓣短评

其次,片中的杜诗英译以洪业的译文为蓝本,虽理解起来更容易但读起来似乎少了诗的韵律和音乐性。比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洪业本的翻译是:

The state is destroyed, but the country remains. In the city in spring, grass and weeds grow everywhere. Grieving for the times, even the blossom sheds tears.

而宇文所安的全译本翻译为:

The state is broken, its mountains and rivers remain. The city turns spring, deep with plants and trees. Stirred by the time, flowers, sprinkling tears, hating parting, birds, alarm the heart.

稍加比对不难发现,后者的翻译在用词上更考究,也更注重诗歌的对仗和意境的塑造。

再者,对于片中出现的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表演,诗人流马认为,可能并非是舞剑。简单说来,剑器舞和浑脱舞是两种舞蹈,经常连着表演。剑器舞是一种武舞,浑脱舞是一种文舞,可能节奏上有快慢的区分,气势上有刚柔的区别。浑脱舞又叫苏幕遮,苏幕遮本是指一种西域毡帽,舞蹈中有用毡帽盛水泼水(真的有水)的动作,也可以叫做泼水舞,而公孙大娘剑器浑脱其实都很擅长。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 “最伟大的诗人”走向国际

虽然形式上并没有太大创新,仍然是解说,画面,采访,旁白相交,但跟之前的同题中国纪录片(PPT式山水画朗诵)比起来,BBC这一版胜在相对客观与鲜活,片中嵌入诗中地标现有景象,以及现代人对杜甫的追随,敬仰,让一个逝去千年的历史人物有了现代意义。五十九分钟不太可能呈现出一个真实又深刻的杜甫,但其实杜甫,或许并不需要浓墨重彩的刻意呈现,他要说的,都在诗里了。

参考来源:

杜甫:最伟大的诗人.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YzNzM3OTM3Ng==

诗的引诱.作者:[美]宇文所安.译者:贾晋华等.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7

莫砺锋讲杜甫诗.作者: 莫砺锋.出版社: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