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 | 敢不敢把遥感卫星变成媒体?

作者 | 刘雨霏(航天加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脑洞 | 敢不敢把遥感卫星变成媒体?

传统概念上的卫星应用,一般包含通信广播、导航、遥感和气象这四大领域。有时候,人们也把遥感和气象合并为“对地观测”。卫星遥感的发展和应用由来已久。然而从商业角度来说,遥感的市场却依然狭窄。商业航天时代来临之后,涌现出非常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和全球遥感星座。但纵观这些卫星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多数都无法给人带来蓝海市场的启发。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彻底跳出传统遥感的思路来看待对地观测市场呢?

遥感产业的困境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遥感产业现在面临的困境,而这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的。遥感技术从诞生至今,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无论在国际国内,这项技术和这个产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尊重和高度的重视,然而我们的市场容量却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在国外,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发布的统计结果来看,卫星遥感每年的产值也只有几十亿美元的规模,远远不能和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宽带服务相提并论。如果拿用户基础来比较的话,也远远比不上卫星导航。

那么,这样一个受人尊敬的、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为什么不能够取得足够大的营业收入?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是遥感产业的用户太少了。

也许会有人站起来反驳这样的观点:遥感是为全人类服务的,我们的工作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受益,怎么能说用户太少呢?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用户,是商业意义上的,简单说就是付费的人。广大的人民群众虽然从遥感产业当中受益,比如说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得到防灾减灾的服务、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环境,但是他们并不是直接买单的人。直接买单的人一般都是行业管理部门,包括测绘、环保、农业、地质等等,当然还有军队。这些用户固然来头都很大,但是如果我们认真讨论他们的数量,会发现真的是一个很小的群体。

一般来说,国家和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我们最常见的遥感用户。但是中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呢?只有34个,加上国土资源部也只有35个用户。这些国家和省级的遥感应用部门并不会经常购买图片。而每次大规模的集中采购,都会成为遥感界的一件大事。国外的情况也一样,在反恐战争的高峰时期,美国国防部的采购量一度占到全球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图像的60%。反恐战争的高潮过去以后,遥感市场马上就冷却下来了,发生了一系列的公司合并。这些案例遥感界的朋友们都很熟悉,我们就不再复述了。

但是我们调过头来看一下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尤其是正在成为产业热点的卫星宽带服务,会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除了用户数量上的巨大差异之外,用户行为方式也完全不同。通信广播和遥感的用户几乎每时每刻都挂在线上,都在不停使用卫星服务。

这就意味着这两个细分市场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需要频繁使用服务的客户群。这其中当然是卫星导航最明显。现在很多人都拥有一台以上的手机,再加上穿戴式设备,每个人可能要带三四个北斗接收机出门。只要能接收到信号,这些北斗接收机就在不间断地为我们更新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数据。卫星宽带服务也一样,只要联通网络,数据就会一直不断地自动进行传输。国内卫星宽带的用户还比较少,而国际上高通量卫星的用户数量一直在不停的增长。低轨道宽带星座投入使用以后,这种增长的速度会更快。

数以亿计的用户,不间断地使用天基系统的服务,当然就能创造出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

然而,这样的产业生态,以我们遥感界当前的思路及商业模式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无论是国土管理部门还是环保、林业部门,对于时间分辨率的要求都不高,一个月重访一次对他们来讲已经足够了。当然偶尔也会遇到急切需要遥感图片的情况,那就是发生自然灾害了,上级领导、尤其是中央领导需要立刻知道灾区的情况。不闹灾的时候,遥感卫星似乎就只能在天上空转,多数照片堆积在哪里,除了专业人士的工作需要及少数爱好者,几乎很少有人去看。

把自己变成媒体

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来改变这种现状呢?怎么才能够为我们自己创造出一个数以亿计的、频繁使用遥感服务的用户群体?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脑洞:那就是把遥感产业变成媒体,或者说,和媒体结合起来。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如今的媒体已经很习惯于使用卫星图片来作为报道的重要元素。我们的一些遥感企业也在积极主动地向媒体提供自己拍摄到的图像。这都是很好的尝试,在我们看来也是一种新产业形态的开端。


脑洞 | 敢不敢把遥感卫星变成媒体?

2019年10月1日11时许,一张由高景一号卫星拍摄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实况影像图传输回地球,用“中国高度”记录下这一载入史册的高光时刻。

那么我们能不能更进一步,把平台真的变成一个提供全球直播的媒体?这个想法听起来好像有一点疯狂,但既然是脑洞,我们不妨顺着这条疯狂的道路往下走,看看我们可以做点什么,需要做些什么。

首先,让我们站在媒体的立场来讨论商业模式。

媒体的基本模式,就是向大众提供内容,然后从用户那里获得订阅费,从广告商那里获得广告费,有些媒体还能得到一些政府给予的资助。用户基础越大,订阅费和广告费的收入就越高;传播的正能量越多,就越容易得到政府的资助,这就是我们所能理解的传统的,也很常规的媒体商业模式之一。

遥感产业怎样才能成为媒体?我们在这里举个例子,记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一家电视台在自己的办公楼窗外,偶然发现有两只老鹰在做窝。很快它们就在那里生儿育女,孵出了一窝小鹰。然后,电视台决定,给这一家子老鹰开设一个专门的频道,用一只摄像机对准鸟窝,24小时不间断直播,后来这个频道居然成了整个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一个。

简单说,人不是机器,因而需要休息、需要放松,需要在平凡的日子里享受生命的意义。而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尤其来自大自然的信息,就成为了人们最常关注的话题。媒体的作用恰恰就在于此:告诉不能够亲临现场的人们,在其他地方,都发生了些什么?

地球虽然很小,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我们能够亲临现场的地方是很有限的。绝大多数地方我们一辈子都去不了。但是人类求知的欲望很强烈,探索世界各地奥妙的野心很大,人们在休息之余,一定还是很关心东非草原上那些狮子、角马的一举一动,就像有朋友给自己的宠物猫咪安装了360度摄像头,方便随时拿起手机看看爱宠在做什么;或者还有人会很想亲眼看看南极的冰川是如何运动的;或者还有人想知道太平洋里某个小岛的四季究竟是怎么变化的……而这些,不是我们家用的摄像头能够解决的。怎么办呢?这就要依靠媒体。


脑洞 | 敢不敢把遥感卫星变成媒体?

遥感卫星见证北京大兴机场变化


但是,以我们今天所能够想到的媒体,没有哪个电视台在东非草原上架起摄像机,不停的拍摄兽群的运动;也没有哪一个媒体在南极的冰原上部署摄像机,拍摄冰川是如何断裂并且掉进大海里的;在太平洋上一年四季直播一个无人岛更是天方夜谭……而这一切,我们的遥感卫星可以做到!

据我们所知,现在国内的商业遥感卫星分辨率已经相当高了,有好几家运营商已经实现了优于1米的分辨率,比如吉林一号星座和高景星座。这样的分辨率已经能够为我们展现这个世界上很多角落的细节,包括上面提到的非洲草原和南极冰川。或许还有人关心更多内容,比如发生在叙利亚的战争进展如何?马斯克的火箭发射了吗?巴西的森林大火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凡此种种。如果都可以由每个人自己“遥控”选择观察并探寻答案,这会是怎样的应用场景呢?

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在轨卫星,我们的遥感运营商一定有这样的能力,为每一个有着广泛兴趣的用户提供足够宽阔的视觉范围和足够丰富的视觉信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上帝视角的全球新闻演播室。

既然有了吸引人的内容,我们就可以考虑怎么赚钱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用户收费,比如说我们可以采取谷歌地球的模式,低分辨率的用户不要钱。高分辨率的用户每年付一点钱,比如说99.99人民币,这个数字对很多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在这个广大的消费群体的背后,是怎样体量的一个业绩,相信大家都会算。而这个广大的群体,也就是常说的流量,还能带来另外一部分收入——广告!

作为遥感应用,我们根本不需要搞插播广告。我们可以和全世界的商家联合,当用户的上帝视角来到某一个地方的上空,就可以弹出广告。比如说,当他观看非洲草原的时候,我们弹出一个旅行社的广告;当他观看北京簋街的时候,我们弹出一个美食的广告;当他观看叙利亚战场的时候,我们可以弹出一本国际政治的图书广告......同时,用户还可以选择不要弹出广告,那么他就需要购买更高级的会员服务。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广告都要收费,比如说当用户观看可可西里、观看青藏高原、观看三江源的时候,就可以弹出一些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

而一些重要敏感地区的图像,我们就不能提供给公众。比如说一些法律上不允许公开的地区,一些军事目标的图像等;或者是一些发生了社会敏感事件的地区,就可以禁止提供图像。一切都在遵守管理部门有关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谋略。

我相信,经过周密的设计和模式探索,这个脑洞就一定可以成为现实,而随之而行的,会有一整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定出来,供整个业界遵照执行。唯有规范的行业,才会走得更加顺利。

创造更多需求

这样的一个体系有可能建立起来吗?相信各位技术上的专家分分钟就能计算出来,需要多少卫星才能实现全球的实时覆盖,实现视频直播。

当然,所有的专家都会指出,拍照容易处理难,这么多卫星图像要多少服务器才能处理完毕?哪怕是只关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所需要的处理能力也是非常恐怖的。但是,如果站在商业的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无非是一个投入产出比的计算而已。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对用户习惯的统计,寻找那些关注者最多的热点地区,把有限的计算能力投向关注最多的这些区域就可以了。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现有的算力全都投向这个地区,可能还不够。没有关系,只要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产生正向的现金流,广大的资本会为我们解决处理能力建设的问题。


脑洞 | 敢不敢把遥感卫星变成媒体?

多星多分辨率拍摄的北京影像


还有人会指出,我们的遥感星座都是在可见光频段工作的,只能解决昼半球的直播,那夜半球怎么办呢?昼半球如果阴天下雨,看不见怎么办呢?实际上这是利好的消息,新的大规模建设需求就出现了,我们可以部署夜光遥感星座,可以更大规模地建设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星座。而且我们有没有可能把雷达图像处理成彩色的呢?这样用户就可以看到,在自己肉眼感知范围之外的频段上,地球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不仅如此,人们可能会发现,30厘米分辨率还是不能满足用户的好奇心,怎么办?日本正在试飞一颗超低轨道遥感卫星,据说它最低可以飞到110千米的高度,以达到更高的分辨率。而我国的商业力量完全有可能促成自主超低轨道卫星的研究和部署。比如吉林一号星座预计2022年实现100多颗卫星在轨,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卫星可达0.5米分辨率。如果这些卫星能把轨道高度从579千米降低到150千米,分辨率一定会大为提高。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直观地看到千里之外的某个海滩上究竟人多不多。

至于用户怎么才能看到直播,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解决了:5G已经在部署之中,遥感卫星直播会是5G最好的应用之一。

按照我们设想的产业生态,所需要的卫星会比现在多很多,那么卫星制造商就不用再担心客户在哪里,发射服务商也不用担心客户在哪里,卫星运营商更不用担心客户在哪里。我们眼前要做的是,如何共同建立起一个“面向最广大普通用户的产业生态”的合作共赢模式。一家独大是建立不起生态的。

专业用户依然存在

说完了普通用户,我们现在回到大家最熟悉的专业用户,也就是政府和军队。只要能够建立起一个为普通用户服务的遥感卫星产业生态,那么这个体系也能够为政府和军队服务。这里所说的军队,并不局限于国内,外国军队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客户。特别是那些并不拥有天基能力的客户,他们一定会花大价钱来购买战场直播,不管花多少钱,总比打仗输了更划算吧。

在专业用户当中,不得不提到一个非常巨大的门类,那就是海洋部门,包括海洋渔业、环保、航运等等。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得多,所以遥感卫星多数时候都是飞行在大海上空的。但绝大多数的海洋照片都是一片波光,什么也没有。不过海洋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对海水颜色和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判断某个海域是不是会有密集的经济鱼类。同样的,环保人士可以通过遥感照片,来追踪著名的太平洋塑料垃圾堆。这些工作不可能通过人眼来实现,只能依靠人工智能来判读卫星照片。如果渔民订购了我们的服务体系,当他打开浏览器,就会自动弹出最近的鱼群位置,让他按图索骥。当环保人士打开浏览器,就会弹出附近的垃圾堆位置,方便处理。人工智能同样可以从海洋遥感图像当中找到海上的航船,哪怕这艘船关掉了自动识别系统也逃不掉。这对于军队或者反走私部门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脑洞 | 敢不敢把遥感卫星变成媒体?

通过遥感直播,就能及时了解神秘的大海

因此,无论是B2B或B2C,只要我们真的能够建立起这样一个产业生态,把它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就能够吸纳更多的参与者和创业者。而这些不同的参与者与创业者,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业潜力,现在都是很难预测的。就像微信一样,最早只不过是一个社交媒体软件,大家把它当做一个替代短信的工具而已。但是,如今微信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植入了大量的小程序和功能。如果能够建立起这样一个基于卫星遥感的媒体平台,也会有很多创业者拿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我们现在根本无法想象的应用来。

颠覆才有出路

也许有人会说,卫星遥感的前途,可能在于物联网,也可能在于无人驾驶汽车、智能交通等等。上面所说的似乎只是关于卫星遥感应用的脑洞。而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成功创新,都不是循规蹈矩的人实现的,千篇一律的模式是不会有商业突破的。也许,把遥感变为媒体,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脑洞?是希望向遥感产业界传递这样的一个理念:一定要跳出自己所熟悉的圈子及传统的思维模式,用颠覆性的思维去谋略产业及其发展,并最终谋求改造这个产业及其未来格局;如果不能颠覆,如果不能开辟全新的业态,那么遥感应用的市场将永远囿于一个极为小众的领域。无论发射多少卫星,无论用多大的力气去维护与政府用户之间的关系,市场的空间都是有限的,完全没有什么想象力,不可能把它发展为商业航天的支柱。

只有完全颠覆当前模式,才能为遥感产业谋得一个更加光明更加广阔的未来。至少,我们要能够和卫星导航乃至卫星宽带平起平坐。我相信这个梦想是有可能实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