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吉地的清代皇帝陵——清西陵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千米,周界約100千米,面積達800餘平方千米。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時起4位皇帝的陵寢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此外還有3座後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園寢。

清西陵北依峰巒疊翠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參天,景態雄偉。陵區內千餘間宮殿建築和百餘座古建築、古雕刻,氣勢磅礴。


萬年吉地的清代皇帝陵——清西陵

萬年吉地的清代皇帝陵


萬年吉地的清代皇帝陵——清西陵

■清西陵泰陵琉璃瓦

雍正的陵址本來是選在清東陵九鳳朝陽山,但他認為“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因而將原址廢掉,下令另選萬年吉地。

這時候,受命選陵址的人奏稱說:“易縣永寧山是: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匯合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

雍正皇帝覽奏後十分高興,也認為這裡“山脈水法,條理詳明,為上吉之壤”。

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間隔分葬於遵化和易縣東、西兩大陵墓。清西陵自1730年首建泰陵至1915年光緒的崇陵建成,歷經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後陵3座,王公、公主、妃嬪園寢7座。

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個皇帝,9個皇后,56個妃嬪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

泰陵是清西陵的首陵,埋葬著雍正及他的孝敬憲皇后、敦肅皇貴妃。雍正皇帝的泰陵,位於永寧山主峰之下,始建於1730年。泰陵是西陵的主體建築,規模大,體系完整。

西陵以泰陵為中心,其餘各陵分佈在它的東西兩側,規制與清東陵基本相同。

泰陵的神道,由3層巨磚鋪成,兩邊蒼松翠柏,上南往北分佈著40多項大大小小的建築。

第一座建築物是進入陵區的一座聯拱式五孔橋,橋北有3座高大的石牌坊,巍然矗立。牌坊的建築莊重、美觀,色彩調和。

這3座石坊,都是五間六柱十一樓形式,用青花石築成,上刻有山、水、花、草、禽獸等圖形,形態生動,被視為西陵建築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過一座聯拱式的五孔橋,進入陵區,前有3座精美高大的石牌坊和一條寬10餘米,長2.5千米的神道貫穿陵區全部。依次建造石牌坊、大紅門、具服殿、聖德神功牌樓、七孔石拱橋、石像生、隆恩門、隆恩殿、方城明樓和寶頂等一系列建築和石雕刻。

為頌揚雍正的功勞,1737年6月在大紅門北面建築了一座聖德神功牌樓,高26米,黃琉璃瓦蓋頂,牌樓內地面中心有巨石臺基,雕有壽山福海和魚鱉蝦蟹,石基上臥巨型石雕狴兮一對,各馱石碑一通。

碑帽皆伏纏浮雕龍四條。碑額有“大清泰陵聖德神功碑”字樣,碑身鐫刻著滿、漢兩種文字,頌揚雍正的功德。

在牌樓外的廣場上,四角各有石雕華表一根,高達12米,華表也稱“恆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納諫或指路的木樁。而設在陵墓前的大柱又名“墓表”, 4根墓表頂部,各蹲有石雕怪獸一尊,名稱“望天吼”。寓意是“望君出,盼君歸”,勸祭祀的君主及時回朝治理政務。墓表通身浮雕巨龍盤繞向上,加之如意雲朵、雲板,頗為壯觀。

過了聖德神功牌樓,是清西陵最大的一座橋樑——七孔石拱橋和石像生。5對石像生分別是獅子、大象、駿馬和文臣武將。

這些石雕動物和人物以對稱的形式分別排列在神道兩旁,象徵著皇帝的儀仗隊守衛在陵前。石像生本姓阮,是秦始皇的愛將,身高兩丈,智勇雙全,屢建戰功,大敗匈奴。阮翁仲死後,秦始皇深表哀悼,命工匠鑄一翁仲銅像,立於咸陽宮司馬門外,猶如英勇的衛士。後來,人們把陵墓前的石像生稱為“翁仲”。

這些石像生各有寓意:文臣武將,均為皇帝的愛卿,把他們的石像置於皇帝的陵寢之中,表示君臣永不分離,心心相印。

在遼陽戰役中,努爾哈赤被明朝總兵李成梁圍困,幸虧戰馬善於馳騁才免於危難。所以清朝歷代皇帝對馬都十分鐘愛,所以,把馬的雕像置於陵前,象徵著帝王雖死,雄心尚存,開疆揚威,備以駿馬。

大象溫順馴服,寓意皇帝廣有順民。石象背上還雕有寶瓶,謂之“太平有象”或“天下太平”。獅子兇猛,吼聲震天,象徵著皇家勢力強大,威震天下。


萬年吉地的清代皇帝陵——清西陵


在古代,石獅子不但皇陵有,就是官府衙門和有錢有勢的家門前,也置放石雕獅子,以示權威。

穿過石像生,走過龍鳳門,再經過兩座三孔石橋,就是宮殿區。宮殿區最顯眼的是一座神道碑亭,內有狴翕馱碑一通,碑面鐫刻著皇帝的廟號、諡號和徽號。

再往北是隆恩門,門內宏偉壯觀的隆恩殿居中,東西配殿分列兩旁,與隆恩門構成一個寬敞的四合院佈局,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西配殿是喇嘛唸經的地方。

隆恩殿是陵區內最大的建築有3間暖閣,中間為明間,設神龕仙樓,掛帷幔、供奉帝、後牌位。西暖閣內安置寶床,床上設檀香寶座,供奉妃嬪牌位。皇帝謁陵時,帝、王、公皆素服,行大饗禮時,皇帝穿朝服,陪祭的王公百官也穿禮服參加謁陵。

泰陵後寢院內還有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地宮等建築。石五供是皇家女眷祭祀的地方,供臺分上下兩部分構成,上部有石香爐一樽居中,兩側各有石花瓶、石蠟分列,共計3種5樣供品,均用青白石雕成,故稱“石五供”。

供座是由兩塊巨石雕成的須彌座,須彌座周圍有很多精美的雕刻圖案,如傳說中的“八仙”圖案等。

石五供祭臺之北,屹立著方城、明樓,是整個陵區最高的建築物,雄偉壯觀的方城,把精巧多姿的明樓高高托起,鑲嵌在湛藍的晴空裡,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明樓內有一通石碑,碑基為須彌座,游龍浮雕,施有五彩,碑身以硃砂塗面,碑面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著“世宗憲皇帝之陵”字樣。

方城兩邊有高大的城牆,繞墓一週叫“寶城”。寶城中間隆起的巨大土丘,便是雍正皇帝的墳墓,名字叫“寶頂”。泰陵寶頂面積為3600多平方米,在西陵諸寶頂中面積最大。

寶頂下面是工程浩大的地下宮殿。地宮內除埋葬著雍正皇帝外,還附葬著孝敬憲皇后和敦肅皇貴妃。

昌陵是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和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的陵寢,位於泰陵以西1千米,以一條神道與泰陵相接,是西陵中唯一有神道與主陵相接的陵墓。

1796年,清朝入關第五代皇帝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即位,他遵循父親的依昭穆次序在東陵、西陵界內分建陵寢的制度,在泰陵之西500米處選定了陵址,於當年開始興建,至1803年竣工。

工程結束後,陵寢定名為“昌陵”。這是清西陵營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寢。與此同時興建、同時完工的還有嘉慶皇帝17位嬪妃的園寢,即昌陵妃園寢。

嘉慶帝來到陵寢視察,見陵寢壯觀華美,十分滿意,封賞了負責工程的官員們。

昌陵的建築形式與佈局,跟泰陵基本上是一致的,其豪華富麗也不亞於泰陵。隆恩殿大柱包金飾雲龍,金碧輝煌,地面用貴重花斑石墁地,黃色的方石板上,帶有紫色花紋,光滑耀眼,好像滿堂寶石,別具特色。

昌陵有清朝建立的最後一座聖德神功碑亭,此後清朝皇帝各陵均不建聖德神功碑亭。

從前面的神道到最後的寶城,一應俱全,但昌陵的寶城比泰陵還高大。昌陵的隆恩殿很有特色,地面鋪的是很貴重的黃色花斑石,黃色的方石板上有天然雅緻的紫色花紋,光彩耀目,滿殿生輝,素有“滿堂寶石”之稱。

嘉慶皇帝的皇后陵昌西陵的迴音石、迴音壁,迴音效果絕妙無比,可與北京天壇的迴音壁相媲美。

清宣宗道光帝的陵墓稱為“慕陵”,位於清西陵的昌陵西15千米處的龍泉峪。該陵建造得很特殊,與其他帝陵都不相同,是道光帝獨出心裁之作。

起初道光的陵寢設在清東陵,陵寢本著道光追求節儉的精神,取消了二柱門、地宮瓦頂、內刻經文、佛像等部分,大殿、碑亭、石像生體量也小了,1828年完工。


萬年吉地的清代皇帝陵——清西陵


葬入了孝穆皇后,殊不料一年後發現地宮滲水,道光帝震怒之下,全部陵寢被夷為平地。道光帝不顧乾隆定下的祖宗昭穆相間的定製,改在清西陵選址重建陵寢。

慕陵設計上更加刻意求簡,僅有建築27座,佔地30400平方米,比泰陵縮小近53000平方米。

但其實外“儉”內“奢”,其用料材質異常精美,圍牆採用磨磚對縫、幹擺灌漿工藝到頂,不塗紅掛灰,改變了傳統的上身糙砌灰磚,刷紅漿,下肩幹擺的做法,加之兩建一拆的經歷,道光建陵耗資超過了西陵任何一座陵墓。

慕陵的特點是規模小,沒有方城、明樓、大碑亭、石象生等建築,但其工程質量之堅固,則超過泰、昌兩陵。整個圍牆,磨磚對縫,幹擺灌漿,牆身平齊結實。

隆恩殿的建築彩繪工藝精巧,大殿全用金絲楠木,不飾油彩,保持原木本色,打開殿門,楠木香氣撲鼻而來。天花板上每一小方格內有龍,而且檁枋、雀替,也雕上游龍和蟠龍。這些龍都張口鼓腮,噴雲吐霧。

道光認為,地宮浸水,可能是群龍鑽穴,龍口埕水所致。如果把龍都移到天花板上去,就不會在地宮吐水了,於是,他命千百個能工巧匠,用金絲楠木雕成許許多多的龍,佈滿天花藻井,造成“萬龍聚會,龍口噴香”的氣勢。

清慕陵以精緻小巧的建築模式、清麗淡雅的建築風格、工藝卓絕的楠木雕龍成為清帝陵中最具特色的一例。楠木燙蠟後褐然的色澤,灰黃交融的牆垣,配以藍天白雲,綠樹金頂,典雅肅穆,清碧絕塵,自有一番幽遠神秘、古樸超然的氣度。

慕陵神道放棄與泰陵相接,最南端是一座五孔橋,道光帝下令取消了歌功頌德的聖德神功碑和石像生。五孔橋之北即龍鳳門,與孝陵、泰陵、昌陵相同,但略小。

龍鳳門以北建有下馬碑東西各一通,神道碑亭體量較小,石碑正面刻有宣宗諡號,背面按道光遺囑,刻有咸豐帝親自撰寫的記述宣宗一生事蹟的碑文,這在清陵中絕無僅有,其實是兼有聖德神功碑的作用。

神道碑亭往北,是神道橋,慕陵沒有按照三路三孔的慣例,而是變成了一路拱橋,東西兩側各有一平橋。橋北東西朝房各一座,前出廊,面闊3間,但進深縮小為兩間。朝房之北各有一座班房。

隆恩門建在石質須彌座上,檯面鋪金磚,面闊5間,黃琉璃瓦單簷歇山頂,中開大門3道,門內燎爐已無。東西配殿較小,面闊僅3間,進深兩間,前出廊,單簷歇山頂。

隆恩殿最為特殊,一改面闊5間的慣例,縮為3間,進深也3間,改重簷歇山頂為單簷歇山頂。殿四周設有迴廊,裁撤了月臺和大殿周圍的欄板和雕龍頭,月臺上僅設銅爐兩樽,不設鹿、鶴。月臺東西兩角有石幢和嘉量各一座。

大殿正面3間都開門,殿東西兩側中間開門,其餘為磚牆封閉。

隆恩殿、東西配殿所有木構件全部採用珍貴的金絲楠木,造價驚人,不飾彩繪,以楠木本色為基調。其天花、群板、絛環板、雀替等處一改傳統的金蓮水草案,而是用高浮雕和透雕手法雕刻上千條雲龍、游龍和蟠龍,三殿共有木雕龍1318條,成為清代帝王陵寢中獨具風格的藝術珍品,只有承德避暑山莊澹泊敬誠殿與之相同。

隆恩殿內北部有3座暖閣,中暖閣供奉道光帝神牌,西暖閣供奉3個皇后的神牌,東暖閣存放諭旨。

崇陵是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的陵寢,位於泰陵的東南面約4千米的金龍峪。光緒在位34年。崇陵是我國曆代皇帝中的最後一座陵寢。

祟陵始建於1909年,陵址名金龍峪,在泰陵東5千米,光緒駕崩時,陵還未建,他的梓宮在故宮觀德殿暫安。

1913年崇陵地宮建成,11月16日申時,光緒的棺槨才正式安放於崇陵地宮之中。1913年病逝的隆裕皇后也同葬地宮。1915年竣工。

崇陵的建築物數量與規模,完全依照同治的惠陵。建築工巧,陵園儀樹中有罕見的羅漢松和銀松。

整個崇陵的陵寢根據守衛和祭祀的需要,建築了五孔橋、巡房、牌樓門、神廚庫、三路三孔橋、朝房、班房、隆恩門、燎爐、配殿、隆恩殿、三座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頂、地宮。

為了增強排水性能,每個宮殿基部都建有兩米寬的散水,明樓前和3座門前分別挖砌了御帶河,地宮內鑿有14個水眼與龍鬚溝相通。

隆恩殿木料均為異常珍貴的銅藻、鐵藻,質地堅硬無比,用這種木料製作一把普通太師椅,重量竟高達上百千克,所以隆恩殿被譽為“銅梁鐵柱”。而且樑架之間增加了隔架料,既能託頂,又使殿內更加美觀。

隆恩殿內的4根明柱,底部有海水江涯圖案,柱身為一條金龍盤繞向上,較其他帝陵的寶相花更加富麗堂皇。

崇陵規模雖不如雍正、嘉慶的陵墓那樣龐大,沒有大碑亭、石像生等建築,但它除繼承清代建陵規制,參照咸豐帝定陵、同治帝惠陵的風格外,又吸收了古代建築技術的一些精華,仍具有它的特色。

閱讀鏈接

由於雍正皇帝在西陵首建泰陵,從而產生了“昭穆相間的兆葬之制”。

這其中的原因是,在雍正皇帝首先在西陵建陵後,雍正的兒子乾隆認為如自己也隨其父在西陵建陵,就會使已葬於清東陵的聖祖康熙、世祖順治帝受到冷落。但是如果在東陵建陵,

同樣又會使其父雍正皇帝受到冷落。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乾隆皇帝定下了“父東子西,父西子東”的建陵規制,規定如果父親葬東陵,則兒子要葬在西陵。如果父葬西陵,則兒子要葬東陵,將此稱之為“昭穆相間的兆葬之制”。

也正是由於這種墓葬制度才形成了清東陵、清西陵現有的格局,造成了清東陵、清西陵兩大陵墓群與我國明朝以前歷代皇家陵寢建陵制度的根本不同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