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到底有没有用?

北京地区的暑假即将来临,很多家长为孩子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背诵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最近,关于背诵的问题小编也与各位家长沟通了很多,话不多说上案例。

“我想让孩子(小学三年级)暑假背诵《黄帝内经》,怎么样?”

不得不说,低龄背诵经典,对⼤众的影响实在深刻,但这不是从传统教育中来的——传统教育实际上非常强调启蒙与循序渐进;它也不是新的教育理论或实践——新的实践下大脑认知的发展是个复杂的系统。背诵,并不是⼀个有效途径。

经典背诵推⾏的源头是某名台湾⼈。没错,就是那个各种读经书院的推⼴者。他有个流传很⼴的演讲,叫《⼀场演讲,震撼百年》,主要讲的是,他的孩⼦自小读经,4岁背周易,现在就读名校,并且展现出⾮凡的能⼒。孩子自我总结说:“都是背诵经典让我成功!”王财贵用自己的经历、孩⼦的经历,尝试证明“不⽤懂,背了就⾏”、“只要背诵经典就可受益终身”。很⽞乎对吧?

但就是这样,⼀个台湾⼈的理论未经科学验证,就悄悄开始流⾏起来。不仅仅是背诵经典,还在此基础上演化出各种读经书院,⽽且还影响到了普通⼤众:从反对背诵到⼜开始推崇背诵。


背诵到底有没有用?

那背诵究竟有没有用?有用,但没多大用处。盲目超纲背诵、死记硬背等简单记忆则只有害处,没有任何好处。⼈的⼤脑形成记忆与计算机不同,是根据内容的相关性来进⾏分类存储的。举个最简单的例⼦,我们说“⽶饭”,你记忆中会提取出⽶饭的颜⾊、质地、气味、大小、温度以及你自己身体对米饭的记忆(⼝感、触觉等),并还可以接连再引申出它的作⽤、功能、生产方式、加⼯、价格这些社会化信息。这些多维度的信息,构成你对“⽶饭”两个字的记忆。这些信息会存储在相关联的记忆节点中,构成我们的知识结构,这也是我们经常在说的建构认知树的过程。

那简单背诵是什么?简单背诵,尤其是低龄盲⽬超纲背诵,是指在没有相关认知⽀持下,只有⽂字信息,把⽂字排列顺序记下来。是的,简单背诵,没有理解的背诵,记下的是没有意义的⽂字序列⽽已。更主要的,它还损伤⼤脑的记忆功能。我们⼤脑有⼀种叫CREB的活性蛋⽩质,全称为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它是⼀个⽤于调节基因转录的蛋⽩质,作⽤于刺激特定基因,促进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连接,形成⻓期记忆。在实验中发现,缺乏这种CREB蛋⽩质⼏乎⽆法形成⻓期记忆,⽽死记硬背会迅速消耗CREB,让⼈在该段时间内⽆法形成⻓久记忆。为了⼀部分没有意义的短期记忆,失去了形成⻓久记忆的能⼒,这个代价,实在是得不偿失。

那究竟还需不需背诵?需要的。但有个前提,是背诵能理解、有意义、有语言价值的内容。⽐如诗歌,它韵律美学价值可以弥补理解难度;⽐如古今散⽂,它可以丰富孩⼦的词汇、表达⽅式。简单说,可以背诵⼀些孩⼦差不多能理解的的材料。总之,千万不要硬背那些孩⼦可能连字都没认全的经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