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战成功率有多大?

不如无情


我来说一下,考研二战成功率有多大?这个问题,我本人的观点认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有利也有弊

之所以说它概率高,也是有原因的,比如说,你第二次考研,你肯定是有了第一次经验,知道了,数学政治英语和专业课什么时间复习?复习到什么程度?哪些题是重点,哪些题不是重点?另外呢,你也可以把一战考研当中一些不会的内容花一些时间来搞明白,这样我相信你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一定会比去年高,这是有理由相信你二战成功概率增大的原因,另外一方面说概率高,是因为你已经熟悉了高考考场这个环境,几点开始考试?如何在考点周围,住宿吃饭,等等你都了如指掌,包括报名,网上确认等流程,因为你心中已经经历过这一种事情,我相信你会非常的自信

说他概率低,也是有原因的,不要想着二战掌握了自己知识程度高了就有可能会成功,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从2016年开始到2020年,这几年当中每一年报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数至少每年增加50万,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教育部发出的关于研究生扩招的通知,这也就意味着招生人数没有变化,而报考人数每年增加50万,这也就意味着你的竞争对手将会越来越多,分数可能会越来越高,难度也会越来越大,这样成功的概率会越来越低,二战是有风险的,另外一方面,你的心态压力会比一战更大一些,因为一但你考不上,你就不再是应届生,你去找工作都受到限制,这种失败了,压力无形的会阻碍你学习,另外,你投资成本会提高,补习班租房买学习资料等等

我的建议是能调剂不二战,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私聊我


不一样小黑学长


随着当前2020年考研成绩的陆续公布,一部分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会考虑是否参加二战的问题,而关于考研二战的成功率问题,首先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

首先,对于只有一门考试成绩不理想,其他科目考试成绩相对比较理想的考生来说,二战的成功几率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这门课程是数学,而且如果分数特别低(50分以下),此时在二战的时候,应该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目标学校,或者是尽量绕过数学。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要想大幅度提升数学的考试成绩,难度还比较大的。

对于有两门以上考试科目成绩比较差的考生来说,在准备考研二战时要更加慎重一些,因为要想同时提升两门课程的考试成绩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二战的心理压力也会比较大。当然,具体的情况还要看考试的总体分数,如果考研的总分数在300分左右,那么二战的成功率会更大一些。

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考虑二战,那就是考研的复习时间比较短,没有完成整体复习任务的情况下就参加考研的考生,如果考研成绩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那么也完全可以考虑二战。在二战的复习过程中,应该尽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同时根据本次考研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加强,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专业老师指导一下。

最后,除了选择全日制研究生之外,在工作以后也可以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为适合的选择。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刘俊明


我们知道2018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为238万,其中应届生131万,往届生107万。根据目前公布的数字,2016年研究生录取人数为51.7万人,假设2018年录取人数为55万人,那么此时的报录比为238:55,约等于4.3:1,也就是说在不到5个人中录取一人。预计2018考研失败的人数达到183万人,同时我们注意到2018年往届生人数为107万,根据这样的数据我们可以推测每年考研失败的同学有一半选择再战。其中绝大多数是二战,当然也有三战、四战的同学,甚至工作之后的同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结论只是粗略的估计,还有很多因素没有考虑进去,比如现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是在一起统考的。

我参加了2017年和2018年的研究生考试,对于二战也有自己的体会。我统计了一下数字,我专业男生有24人,其中1人保研,15人考研,一战考上的有5人(本校1人,211院校1人,985院校3人),考研失败的有10人,其中选择二战的人数为7人,二战成功的至少5人(其中本校1人,211院校1人,985院校3人)。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一战成功率为1/3,二战成功率为5/7。可以说二战的成功率是远大于一战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知道一战失败的你,还会二战吗?

为什么一战失败后会选择二战?

据我观察,大部分同学是不甘心。很多同学要么是复试被刷,要么就是差几分进入复试,几乎没有不过国家线的,但是由于专业特殊性,调剂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选择二战给自己一次机会。我自己是一战过后想要选择去工作,但是本身能力不足,找了很多企业,要么别人不要我,要么我看不上企业,所以最后决定二战,想要继续充实自己。

为什么每年会有这么多人考研?

我认为一方面是工作确实难找,考研是继续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就是尽管现在研究生存在扩招,但是毕竟每年只有55万人左右,然而每年本科毕业生就达到950万人,含金量还是很高的。但是考研毕竟有风险,而且有些人想早早成家立业,希望尽快到社会上打拼


阿泼泼


考研的成功率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也与很多其他的因素有关。

一、首先,要选好学校和专业,大家都想考985和211,但是985和211的竞争也是非常残酷的,所以一定要衡量好自己的水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另外报考的专业业很重要,有的同学不喜欢自己本科的专业,而选择了跨专业考研,其实这样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因为你对别的专业很不熟悉,即使你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也不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成绩,假如你也进了复试,一般导师也不愿意要跨专业的学生,因为他们缺少专业背景,以后的发展会收到限制。

二、学习方法很重要,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后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其实他们的学习可能方法不对,要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是死学,要劳逸结合,并且学习环境也很重要,一定找到安静的地点学习,周围的人最好也都是考研的,大家还能互相促进。

三、学会释放压力。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压力,都怕自己考不上,有的人不会解压,就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效果,所以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定期地释放压力,才能让自己始终保持好的状态。

总之,无论一战还是二战,充分准备,努力学习,你就有机会考上理想的学校。



liulijie


以我身边朋友和大学同学的案例,他们二战95%以上的人都考上了,而且成绩非常好,不过这还是取决于个人努力还有学习方法。我有个很好的朋友,他特别努力,但二战还是没考上,问题在专业课上。所以大家想考研的话就努力准备吧!同时要掌握学习方法,很多知识要理解之后再去背诵,加油!


有人叫我大头


看个人吧,自制力强。

第一,找对方法,有专业课真题。

第二,政治英语没问题。

第三,坚持努力,奋斗。

要想成功,要付出努力的



小爱师姐


个人认为二战成功百分之七十,考研成功和报考学校自身努力相关,自身基础也相关。给个人建议还是根据自身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学校,这样的话上岸的可能性就会大一点。假如你的程度就是上个宁夏大学,但是你报个北大,二战上北大的希望也很低。


一首诗一幅画一杯茶


这个问题相信每个考研的人(保研的除外,学霸除外)都有想过,毕竟人生能够自己抉择的也就那么几次。考虑这个问题,其实不单单是成功率的问题,而是参加工作和继续考研这两个选择带来的利弊问题。

考研二战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首先是压力: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的煎熬以及家人的期待的压力,还有朋友看法的压力。

第二、由压力引发的勇气:你在抉择之前肯定会无数遍问自己,是否真的决定再次考研,准备报考哪个院校(肯定是要比一战更好的院校),自己的弱势科目是否能提高,如何提高?

第三、工作的诱惑:大家都从学校刚出来,总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这里不管你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是一样的,也就是都需要参加工作。如果你对目前找的工作比较满意,我觉得暂时没有必要再去参加考研。当然如果你决心很大,我觉得你可以边工作边考研。如果对工作不满意,我觉得你应该破釜沉舟,一心一意考研,争取给自己提供一个更大舞台机会,不然你心里会一直觉得很遗憾。

第四、成功率:成功率这个完全是取决于你的,自己已经复习一年了,基本知识都已经清楚了,剩下的只要薄弱知识再攻克就可以了,所以按照一般情况来看,成功率肯定会比一战大很多,特别是你报考的院校不是特别好的学校。

最后说一句,自己想清楚的问题就去做吧,别让自己后悔!也别留下遗憾!加油,祝你心想事成!


高中数学关明老师


相信自己,先评估一下自己的实力和匹配好学校,第二,努力提升自己,英语天天刷,专业课耐心啃,当年考研我对面的研友,一战某211笔试被刷,二战北大录取,除了运气以外,我想还有他的努力,学了一年的比刚开始学的肯定更能掌握好知识,相信我,专业知识就那么多,学过了,再放弃,多可惜,加油


跟着小璐璐学英语


选拔性考试性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保证有多大的几率通过,相信自己也是这样。但是我们可以保证的是,自己在备考的时候努力学习,摒弃一切杂念;再者科学备考,建议个别科目还是可以报个辅导班的。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