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散文:大灣裡有個大澇壩

文:張文彪

圖:來源網絡

我農村老家是黃土丘陵地上的一個小山村,名字叫大灣,其實灣不大,從地勢上看就像個簸箕,雖名不見經傳,在其方圓一帶名氣還是不小 。

大灣裡有個大澇壩,坐落在簸箕灣的底部,莊戶院落以大澇壩為點向東、向北兩個方向成90°鋪開,錯落有致,佈局別樣。站在對面的山頭看,像半開的扇子 ,也像孔雀尾屏。每當盛夏,澇壩裡滿水,近看水藍見底,樹影搖曳,鳥語蜂嗡,站在澇壩邊上盯著水有看湖看海的感覺;遠看澇壩掩映在綠樹中,好像一棵鑲鉗在扇子底部的晶瑩剔透的明珠,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隆冬時節,澇壩冰面如鏡,透亮清純,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或滑冰或打陀螺;落雪之後,又如一面玉盤,大人小孩或堆雪人或畫雪畫,盡顯冰雪才藝。一年四季,大澇壩是滿滿的生機,很有靈氣,給人一種人傑地靈的感覺,有人說大澇壩是我們村的“聚寶盆”和“金盆養魚”。

鄉情散文:大灣裡有個大澇壩

大澇壩和大灣的名字一樣並不大,兩畝多地的面積,深二米過一點,說其大是有讚美之意,多年了人們習慣叫成大澇壩了。解放初大澇壩是打麥場,公社化時隊上組織勞力修建成澇壩,人在高處住,水往低處流,下雨了全村莊的水流歸大澇壩,修建的初衷就是為了防洪保村莊安全,多少年又方便了牲畜飲水和村民們的修建用水,還有控制水土流失的功能。大澇壩是大灣人的最愛,也是因為大澇壩是村子裡風景最美的去處,澇壩邊自然是村裡的閒話臺,一有閒時間人們有事沒事就往澇壩邊上走,打牌下棋、做針線活、孩子玩耍、吹拉彈唱,就連社員會也在這裡。

我家一出門就是大澇壩,人說面水好,面向“金盆”就更是難得的寶地,大澇壩澤恩了大灣人,我家自然是享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越。盛夏時節,我最愛聽傍晚時分大澇壩裡的蛙聲和樹上嘰嘰喳喳的麻雀聲,再哼上那“外婆的彭湖灣”,好不悠哉!

鄉情散文:大灣裡有個大澇壩

三十年前,我偶遇曾在我們公社當過書記的領導,閒聊時當我說出我是大灣人,他卻來了興致。其實在我們隊裡平田整地的大戰役中我就認識,只是那時候我還小他不認識我了。他打開話匣子的第一句話是你莊裡那個大澇壩好,起初修建可能是經過高人指點的,他當時把全公社的水平梯田大會戰放在大灣裡是看好那大澇壩,想把我們村莊裡的地勢修造的更好,和那大澇壩更好配合。他在淘淘不絕地講,我在認認真真地想,多麼有心機的領導啊!當時的政策可能只是他自己心裡想絕不會有笫二個人知道。可見他對我們大灣和大澇壩付出的心血遠比我這個大灣人付出的要多。1975年大灣隊林、田、路統一規劃,近七百畝土地一次全部修成大塊梯田,土地下放後的二十多年裡,再沒有組織過大戰役,其他隊都在忙著修梯田,而我們大灣人再也沒有下過那般苦役了,早早償到大塊梯田的甜頭,肚子就是吃的飽些。然而有誰還知道那位領導跟大灣和大澇壩的情結呢?

鄉情散文:大灣裡有個大澇壩

現在想來“金盆養魚”的說法不無道理。我小時候正是“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時候,而我們隊的人白天忙生產隊裡的活,晚上家家戶戶卻偷著編山貨、做木工活,好處是我們與寧夏毗鄰,能在寧夏地界的集市上換些生活必需品補貼家用。我印象在捱餓受困的年代,我們大灣人很少餓肚子,據說在“三年困難”時期大灣人受罪也不是太多。土地包產到戶以後,大灣裡的小夥子一窩蜂去建築隊搞副業去了,等到其他隊的人把打工作為養家餬口的主要門路時,大灣人不是有了手藝就是混成小工長了,後來也出了幾個小包工頭。到其他隊的人掙錢時,大灣人把精力又花在下一代上,多年是全鎮出名的大學生村莊,如今不少人棄農離地,在大城市立足或在縣城安家置業。三十年前因地界鬧糾紛的時代一去不再,那位九泉之下的老領導萬萬不會想到他自豪一生的大片梯田撂荒,我魂牽夢縈的大灣卻淪落成典型的空心村。興也大灣,空也大灣,這大概是大灣人小有名氣的原因了,是好是壞、是喜是憂暫且不好定論。

大澇壩至少也該有近70年的歷史了。一代人走了,一代人又出生在大灣,大澇壩陪我成了老不老、小不小的人了,不過它也蒼桑老去。十多年前,大澇壩曾兩次潰塌,村民們舉全體之力修復加固,後來村裡人越來越少,操心管理的人也不多了,人們乾脆把流入大澇壩的水引開,自此大澇壩裡不再有水了。

鄉情散文:大灣裡有個大澇壩

去年夏天我回老家,全村莊只有塌房爛院少見人。遠看好像大澇壩已經不在,近看澇壩裡滿是及胸的雜草,荒涼破敗景象令人很是傷神。這澇壩邊記憶了大灣人的歡聲笑語,大澇壩也見證了大灣裡過去的一切和大灣人的太多故事。我沉思良久,心情凝重,大灣是我的根之所在,是此生永遠的牽掛,不是我不想去大灣,而是去了無處安身,照此以往你只會成為我後生祭祖的地了,惆悵、感慨、憂心各種情緒湧上心頭。

大灣還是,不見人歡馬叫無生機;澇壩依然,似坑水乾草長咋養魚?

作者簡介: 張文彪,筆名三虎,甘肅靜寧縣人,人民銀行員工。

歡迎文友原創作品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本號收錄鄉情、鄉憶、鄉愁類稿件。隨稿請附作者名,帶圖片最好,請標註是否原創。鄉愁文學公眾號已開通,歡迎您搜索微信公眾號:xiangchouwenxue,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