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教學指導(一)框架——評議事件類的作文寫作

高中議論文教學指導(一)框架

——評議事件類的作文寫作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寫一篇文章。

父母在國慶期間悄悄到某大學探望獨生女兒,本準備送去驚喜卻反遭冷落、抱怨。問原因,女兒說她已和同學約好要去外地遊玩,父母未經同意就來到學校,對她極不尊重。有人不贊同女兒的做法,"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應體諒、尊重父母。

也有人認為父母的做法有待商榷:父母應該想到,孩子與同學可能的假期旅行安排;或者出發前應溝通好探望時間。

對此現象,某班級擬召開班會討論,請你聯繫現實生活,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觀點與思考,並在班會上發言。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一、明確題目中提到的寫作對象、寫作環境,由此來確定寫作格式


格式——發言稿

(自擬主題)

親愛的同學們:

同學們。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互相理解,愛滿人間)(多體諒父母)

(正文···)

謝謝大家


二、明確寫作思路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偏向對一個觀點進行說明)

起承轉合(偏向對一個具體事件進行分析)

若我們選起承轉合架構


起:簡述故事(三行)


承:分析故事

(站在都有錯的觀點)

父母有錯——有時候太過的主觀臆斷。而不瞭解實際情況。孩子可能會面對失約於人,這樣處境尷尬。

年紀越大,越要接受孩子會有自己的生活。

孩子有錯——太過漠視父母。好心當做驢肝肺。把所有的好意當做心安理得,可以肆意傷害。如果是你朋友,你會這麼肆無忌憚地傷害嗎?


轉:當代親子溝通的普遍問題,缺乏交流,互相體諒的心意。孩子覺得自己學習辛苦,父母覺得讀書很重要,不讀書沒前途。應當相互想想對方的道理。沒有一個人的立場,是沒有依據的。妥善溝通,不要陷入只注重自我情感的表達的漩渦。


合:互相理解,愛滿人間


或者


起:簡述故事三行


承:分析故事

(要多體諒父母的觀點)

孩子不太恰當:

父母一番苦心,舟車勞頓,何其不意

溝通方式不當:冷遇、抱怨

旅遊也沒有提前和父母說明,自身也是我行我素


轉:

父母是最堅強的後盾

除了父母,再也沒有人能給予如此無私的愛

當代年輕人應重拾孝道傳統/獨生子女家庭老人普遍的心理孤獨問題


合:點題——烏鳥私情,願乞終養。多點關愛


【參考擬題】

互相理解,愛滿人間

孩子已成年,尊重不可缺

可憐天下父母心


四、範文點評

1愛需要溝通

有人說:"世上有一種結難以解開,它叫心結;世上有一扇門難以敝開,它叫心扉;世上有一條溝難以逾越,它叫代溝。我們長大了,因為很少和父母表達心聲,與父母溝通。所以與父母之間產生了隔閡,因此產生了親子矛盾。

我也有過這樣的事。有一次,媽媽沒和我商量,徵求我的意見就給我報了一個數學課外輔導班。我很不願意去,但是我也沒和媽媽好好表達。

開始,我就在家裡大喊大叫:"我不去!我就不去!"到了去學的時間,我就坐在沙發上,說:"我頭痛,今天不去了!"媽媽說:"早上你還生龍活虎,怎麼一去課外班就難受呀!""我真的難受"。我裝出很痛苦的樣子。這是,媽媽拿起蒼蠅拍,邊朝我打邊說:"你去不去!開始是你要我給你報的課外培訓班,現在我給你報了,你又不去。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呀!"

我立刻就跑邊跑邊說:"我就是不去!"媽媽拿著蒼蠅拍也追了過來,說:"你去不去?""我死也不去"我飛快地跑回房間,並鎖上了房間的門。媽媽又說:"你開不開門!你不開我踹了!踹爛我可不管!"我沒有辦法只好開門。然後吃了一頓竹筍炒肉,也乖乖的去上課了。後來我門爆發了冷戰,像陌生人一般,誰也不理誰。最後還是我先承認錯誤,媽媽才原諒我。她也主動承認錯誤,說:"沒和我好好溝通。"我們又和好如初了。

在二十一世紀,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在現在鄰居與鄰居之間已經沒有像以前那樣互幫互忙。而就算是親戚,甚至自己的兒女,也便得越來越疏遠,好像人心變得越來越醜惡,其實這是缺乏溝通的現象。假如溝通是一扇門,那麼語言就是這扇門的鑰匙。

我們要多向父母表達心聲,多和父母溝通。表達是心結的解法;交流是心扉的鑰匙;溝通是代溝間的橋樑。友情、親情、愛的風在生活的海洋上吹起浪花,蕩起漣漪。沒有愛,生活將變得索然無味,了無生趣。但愛需要表達,讓我們去珍惜身邊的愛吧!去表達身邊的愛吧!是的,大聲再說一遍,一生活需要愛! 需要表達!

點評:

這篇文章有一個問題在於,記敘文和議論文的雜糅。我們說不要以例代證,更不要文體雜糅。記敘文典型的就是很多的細節刻畫,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法。但議論文重在說理,要多事件多個點地來分析,或批駁,或探究原因,或闡述意義

所以得分不高。

引議聯結,他缺失的是對文中的事件議的部分。感覺材料和作文關聯不大。浮於材料表面是危險的。

儘管後面的聯繫現實,和結尾點題還有可取之處。


2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關愛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關愛?關心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很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犯不少的錯,甚至連父母自己都不知道錯在哪裡。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關懷自己的子女,特別是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的家長,但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好像越來越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是父母的方法不對?還是孩子出了問題?"孩子變得越來越頑皮和不聽話,希望他盡情享受童年美好生活的心願,和不愛學習將來可能學業不佳影響前途的擔憂時刻矛盾著我的神經。"他們都是些有心的父母,經常與別人交流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似乎覺得每個人都有獨到的方法,可是總想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但教育真的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教育的方法也是因人而異,因孩子而異。以下把在家庭教育指導中的體會和收穫與所有的老師和家長們分享,希望所有的孩子們都快樂的發展。

1、過高的期望,帶給孩子的是無望。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不要以"爸爸媽媽都是為你好"為由去逼孩子,有時逼子成龍,龍就會變成蟲。所以正確的評估自己孩子的能力和潛力,為孩子們設想的目標永遠是能讓孩子跳一跳夠得到的,與孩子們多溝通,問問他們的想法和需要,讓孩子們有更多的自主性,在不逼迫他的情況下,鼓勵他做事情所讓孩子得到的鍛鍊,要比被迫所讓孩子受到的益處更有價值,效果也會更好。

2、過度的保護,帶給孩子的是無能。不會剝雞蛋,神童們不會生活自理,女孩不會自我保護等,這些例子其實我們都已經聽了很多了,因此首先我們的爸爸媽媽應該重視的是孩子自理生活能力的培養:讓你的孩子"變"得普通一點,平凡一點,這樣做並不是虐待孩子,而是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生活空間。有了好的身體,有了安全的基礎才有其他呀!要想放小鳥去天空中翱翔,首先要讓他們學會飛翔對嗎?所以受保護過多的孩子他能"飛"嗎?

3、過分的溺愛,帶給孩子的是無情。不少父母對孩子的物資需求無限滿足,對孩子的精神需求卻很漠然,因為家長總是說:"我忙賺錢,都是為了你有好條件生活"。但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嗎?孩子們需要的是更多的陪伴和關懷,精神的東西有時候比物質更可貴,當你們忙碌的賺錢的時候,卻造成孩子與人格格不入,甚至走向反面,問題出在孩子身上,病根很可能在父母身上呀?所以,你們想想這樣的愛值得嗎?你們再想想孩子們到底要的什麼愛?

4、過多的干涉,帶給孩子的是無奈。比如早戀等,學會與孩子溝通,並指導孩子掌握與人溝通和正確交往的方法,對於孩子們對異性朦朧的感覺既不絕對的否定干涉,也要把影響學習等後果和孩子交心,讓孩子們愉快的接受朋友的友善,面對生活中一個個的問題,解決並度過一個個難關,你會發現,你有個出色的孩子!而且這種說明白的事情,他們還會好奇的非要試試嗎?因此說,當孩子過分好奇的時候,也可能是你們的干涉為他們創造了更多探究與神秘的氛圍……

5、過多的指責,帶給孩子的是無措。對於孩子,被認可,求得正確評價的心理需求勝過對金錢和娛樂的渴望。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如果你總是告訴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如何的好,他這樣做或那樣做都不好的話!他會認為你不愛他,他做什麼都不好,那他為什麼還要努力那?因為做了就是錯的,你愛別的孩子。望著那些從小疲於奔命的孩子,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有沒有想過你要的到底是什麼?人要學會捨得,不能企盼全得。孩子膽小沒耐心,很多時候是父母干涉和慣的,在孩子學習的路上,最需要的不是老師和家長的督學,而是觀眾而是掌聲。

生活中有些東西不必在乎,可有些東西不能不在乎,那就是孩子對你的愛。孩子的愛得到體現,才會產生無比的快樂。

點評:

審題錯誤。這是在召開班會。和同學們講話。不是對家長開家長會。寫作沒有對對象說話的意識。

儘管很多道理很有正確性。但是

不結合題目,離題萬里。但加粗的部分是對題目和材料的分析嗎。自說自話,離開材料太遠來泛泛而談,是很大的問題。正如我們不能問你名字,你就說起你畢業的學校一樣。一定要有在回答題目的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