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變革四大變化趨勢的預測解讀:一減少、一擴大、兩增加

中考語文變革四大變化趨勢的預測解讀:一減少、一擴大、兩增加

四川中考語文改革,真的來了

近日,網傳《關於實施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統一命題、考試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通知中體現了幾點明顯的變化:

第一:2020年起,語數外三科全省統一命題、考試;

第二:考試時間每年6月16-17日;

第三:語文考試限定用時增加至150分鐘。

此則通知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不過其中幾個字眼和字詞卻給初中語文的學習帶來了不小的啟示。

首先,我們關注“全省統一”的字樣,四川全省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等所有初三學子都將面對同一套試卷,涉及全省考生的升學,不同區域的教育水平差距如何彌補,是個大難題,但其對教育的"公開公平公正"的追求也代表了廣大家長的心聲;其次,我們關注語文學科的考試時長,由原來的120分鐘延長至150分鐘,如若屬實,這意味著語文學科考試的變化是三科中最明顯的。

我們不妨靜下心來,仔細思考,語文的考試方式是否陷入了瓶頸?如果要改,趨勢是什麼?

大膽預測一下,中考語文的改革趨勢可能出現以下變化:一減少、一擴大、兩增加。分別指什麼,我們逐一來分析。

中考語文變革四大變化趨勢的預測解讀:一減少、一擴大、兩增加

基礎知識的考查將減少

一減少:單純識記類基礎知識的考查將減少

翻看往年成都中考的語文試卷,我們不難發現,以往的A卷選擇題是8個,分別考查字音、字形、成語、病句、課內實詞、課內虛詞、課內翻譯、課內文段理解。每道選擇題分值3分,考查點大多為單純的識記,拿字音題舉例,記住七上到九下的課內生字生詞讀音,第一題就不會錯。

那麼,是否可以將基礎題目減少呢?按照原有題型只考查字音、字形、成語、病句,其餘的基礎部分通過簡答等靈活的新方式進行考查,不失為一計良策。減少單純的死記硬背,學會靈活運用,才是語文學科的真正目的。預測減少:單純識記類的基礎知識考查逐漸減少。

  • 一擴大:考查的範圍在擴大

以往A卷的第五題至第八題考查課內的文言文部分,考查偏重於對課本實詞、虛詞以及課下注釋翻譯的背誦熟練程度;而B卷的第三題至第五題考查的是課外文言文部分,同樣考查實詞的意思,句子翻譯中也涉及了虛詞以及句式的相關知識,但考查囊括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A卷的課內文言文考查的部分,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重合,從而顯得課內文言文的考查形式有些死板,選擇題的固定形式又增加了運氣的成分,不能體現優劣生在語文上的差距。

設想,如果說明性文章和議論文並行考查,意味著試卷對文章體裁的考查範圍的擴大。這看似不合理的建議,卻在高考試卷改革中有先例。

高考語文把材料文本閱讀和文學文本閱讀由二選一進行解答改成均為必做題,要求同學的閱讀速度要提高,答題速度要加快,目前所有的學生已經適應了這種模式,改革是成功的,效果也是明顯的。

如果中考語文也做調整,把在A卷中只考查說明文或議論文的方式,改為既要考說明文,又要考議論文,不也是增加了閱讀量,同時也提高答題速度嗎?

中考語文變革四大變化趨勢的預測解讀:一減少、一擴大、兩增加

考查範圍在擴大

不僅如此,新聞、科技作品、非連續性文本等三類文章同樣可以和說明文列為同類項,讓以往未曾出現的文體也可能在今後的四川中考中成為常客。其實,我們總結下初中語文各冊的教材,便不難理解其中的意義了——新聞是八年級上冊的重要學習部分,且作為反映當今社會動態的有效手段,有助於同學們瞭解當今社會現狀,而且新聞的嚴謹性、及時性和簡明性同樣會給初中學子的學習帶去一定的指導意義;科技作品是國家科技發展的見證,對其相關作品的關注和考查都是向著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方向而努力;非連續性文本的考查以前多出現在高中的語文試卷中,如果把這些內容都納入考試範疇,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 兩增加:增加新題型、增加微寫作

1 新題型的增加

新題型的增加雖不能說是必然的趨勢,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考查範圍沒有擴大的情況下,過去幾年的成都中考幾乎把說明文和議論文的考查進行到了極致,不斷翻新題型。“萬變不離其宗”,從2014年“全文表達了什麼觀點”的直接考查,到2019年“文章的哪一段可以刪除”的變形考查,六年時間,各大中學的學子早就把說明文和議論文的所有題型熟記於心,甚至有些教輔、有些老師對每個題型都給出了相應的解題模板;加之每年只能說明文和議論文二選其一,擬出高質量的考題更是難上加難。而除了上文提到的擴大考查範圍,增加新題型同樣給語文試卷增添了新的活力。

我們大膽設想,文言文閱讀的分值由12分增加至15分,詩歌鑑賞的分值由4分增加至6分,古詩文合計增加5分,那不是又有新的題型要產生嗎?

詩歌鑑賞,脫離開固有的兩道簡答題模式,加入選擇題,向高考題靠攏,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文言文的考查如果也加入文學常識的考查,加大翻譯分數的比重,加重虛詞的考查或增加古文文學常識的理解,則對同學們的古詩文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無論增加哪種題型,對應的都是對古詩文理解能力的提高。

名著閱讀部分的分值如果再增加2分那麼就可以給名著閱讀的題型變化帶去翻天覆地變化的可能:文段的情感概括、人物的感情變化、文段在整本書中的作用、作者寫作背景的考查……4分的名著閱讀更像是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再下苦功夫也只有4分,不下功夫導致丟分又覺得可惜。增加分數後名著閱讀的考查一下子變得清晰明朗了,相當於A卷的兩道選擇題,佔比明顯加大,給同學複習名著閱讀堅定了決心。

2 微寫作的增加

把60分的大作文一分為二,分為10分的微寫作和50分的作文,是我們想象中合理的存在方式:更加講求與社會實際生活的接軌。微寫作,早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架勢,“高考試卷中即將出現微寫作”的聲音喊了幾年,如果出現在中考語文試卷上,一點也不意外。作文除了表達情感、講明道理,還有在實際生活中熟練運用之目的。

微寫作正是寫作技巧和實際生活相連接的絕妙渠道,擬寫招聘啟示、生活通知、使用說明等一系列與生活相關的文字,在更深程度上考查了學生們觀察生活的能力。

大作文分值如果由60分降為50分,體裁的變化可能不大,但拿到40分的優秀分數的難度卻增加了,理由很簡單:分值降低,要求字數減少,對語言的凝練能力要求變高,對語言的組織壓縮能力要求變高。微寫作和大作文的一增一減,實際上完成了對語文能力的全面考查。

中考語文變革四大變化趨勢的預測解讀:一減少、一擴大、兩增加

四川中考語文改革四個變化

以上的趨勢屬於預測,如果成真,你期待嗎?

最後一句話:無論如何改革,都無法替代同學們的努力和認真。

課內識記不能少,課外讀書要求高。

聯繫實際為重點,古詩古文很重要。

名著閱讀靜下心,說明議論要記牢。

是否改革不慌張,萬萬不可發牢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