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專題:《踮起腳尖》《說紐帶》

《踮起腳尖》

請以“踮起腳尖

”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踮起腳尖》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父母還未回來,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氣。一家三口擠在這二室一廳的房子裡,傢俱很少,卻還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電視機,雖然窮,卻仍是不願低頭。在這個陌生的大城市,我沒有錢去上優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與目標,我雖然衣著破舊,卻有自己的尊嚴。今年是高三二期了,高考是我實現人生夢想的轉折點。

唯一讓我心中有一絲不滿的便是父母,他們每天總是那麼早地起床離去,又是那麼晚的回來。我多麼想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在週末去公園遊玩,去河邊吹風,可是連這一點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沒有給過我一次答應。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們回來。我知道他們是為了掙錢,是為了我,可是我不願他們如此勞累。我願意過得更艱苦些,畢竟我還有很長的明天。

門外的樓梯隱約傳來了一絲絲響動,那麼輕、那麼微弱、緩慢,那聲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門口,頹然停下。

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慢的聽到一絲輕微的金屬碰撞聲,一個物體慢慢地插入鎖孔,又是一聲輕輕的轉動聲。門,悄然打開了,“輕點,孩子睡著了”,這是母親的聲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著腳尖向我走來。

沒有聲音,我卻能感受得到,那個輕輕的腳步,正一步步地溫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

母親輕輕地拉過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離去……

自始至終,家中的燈沒有亮一下,也沒有發出什麼很大的聲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腳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頭。

拉過被子矇住頭,我強忍著聲音不被流露,淚水卻一行一行地滑落。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溼了一大片。

男兒有淚不輕彈,今夜我卻淚千行!多少年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這樣踮著腳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間裡慢慢地移動,我還有什麼要感到生氣呢?

朱自清有父親的背影,史鐵柱(生)有母親推著輪椅的身軀,傅聰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書,而我,我有什麼?我有父母踮起的腳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對子女的愛卻是偉大的,是無與倫比的,是一個人一生最大的財富。

踮起腳尖,父母的愛,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

解析

開頭示例:踮起腳尖,聽晨風撫過鬆林,颯颯作響,那是林海的呼吸;踮起腳尖,感受初陽掠過草地,拾起珠璣,那是天外的暖意;踮起腳尖,看蝶翅輕拍花朵,曼舞飛揚,那是生命的活力。踮起腳尖的人生異樣精彩!

《說紐帶》

按要求作答。

紐帶是能夠起聯繫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彙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等都需要紐帶。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說紐帶》

歲月如星,在歷史的長河中轉瞬即逝,而連接古今人心的溫暖與苦澀、促使文化歷史的傳承不衰、驅動國家與社會進步的,卻是一條條有形或無形的紐帶。

最為深情與牢固的,是血緣的紐帶。韓愈一生命運坎坷,幾經浮沉,令人潸然淚下的,是那篇愁腸百結的《祭十二郎文》,“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多麼深情的書寫。一抔黃土,終究是隔絕了陰陽兩路人,但滴滴血珠匯成的紐帶,定會纏繞於二人心間,訴說著溫暖與苦澀。“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時至今日,血緣的紐帶仍緊緊連接在社會中每一個基本的單位,織成一張溫情的網,傳遞溫柔,傳遞溫暖,令人動容。

在血緣的紐帶之外,更有一種影響深遠的紐帶,維繫著中華燦爛歷史文化。這紐帶,也許是史書典籍。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到:“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之稱焉。”太史公受盡極致酷刑,留下“無韻之離騷”——《史記》,彪炳史冊,向今人展現了歷史人物的風采,更樹立了一座絕高的精神豐碑,令後人歎為觀止。這不屈的精神紐帶,激勵著今人恪守本心,堅毅不屈。這紐帶,也許是傳世繪卷,鄭板橋善於畫竹,“蓋竹之體,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節幹霄,有君子之豪氣凌雲,不為俗屈”,在他揮毫潑墨中,我們感受到精妙的丹青筆法,焦濃重淡,淋漓盡致;更看到了似翠竹般挺拔的文人風骨,山高水長。這條紐帶,傳遞文化,引起人們精神上的共鳴。這紐帶,也許是梨園戲曲。經典程派劇目《鎖麟囊》至今活躍於舞臺之上,引得無數戲友陣陣喝彩。富家女薛湘靈深信“麟兒哪有神送到,積德才生玉樹苗”,慷慨解囊,種下福緣,一句“世上何嘗盡富豪,也有飢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的唱詞,勾得多少人心有慼慼。水袖長舞,咿呀不絕,正是這條紐帶,帶我們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維繫人們的良知,溝通無數心扉。

國家與社會的進步,更需要紐帶的助力。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裡,西南聯大佇立於祖國一角,撐起西南一隅,它像韌如薄絲的紐帶,串聯起顆顆相依的赤子之心。從這裡,走出了無數泰斗巨擘,他們奔走吶喊,為民族的振興而高呼,“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猶記戴望舒的“丁香般的女子”,走過江南雨巷,給予眾人詩意的享受;汪曾祺筆下的水鄉,勾起人們綿綿的鄉愁與對腳下土地的熱愛;毛澤東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更是指引著青年知識奮勇向前,不畏前路艱險。

從古至今,中國不乏有形或無形的紐帶,凝聚人心,促進文化歷史的傳承,推動國家的進步,使我們永葆初心,始終踏著堅實有力的步伐,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一路高歌。紐帶拉近了古今的距離,緊密了世人的心靈,千載相逢猶旦暮,已經化為中國人靈魂深處不可分割的部分,百代不改。

解析方法一:

【得分點提示】

第一,立意高卓,時代感強。

站在國家與民族的角度,論說中華民族自古有之的強大向心力和共同理想,這種紐帶的解讀可謂高深卓遠,結尾處的時代憂思與中國夢想更是抓準了時代脈搏,實屬難得。

第二,結構嚴謹,論證縝密。

文章遵循“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答疑順序進行寫作,層層深入,由古至今,論證了紐帶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第三,語勢充沛,激情昂揚。

考生善用對偶、排比等修辭,句式嚴整,抒情性強。通篇整散結合,四字短語巧妙嵌入,語言典雅流暢。

【得分亮點】氣勢充沛 觀點深刻

【閱卷評分】一類文上 內容20分;表達20分;發展10分;總分50分。

這個材料根據我們之前的介紹,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部分來分析。

一.紐帶的定義,即材料解析。

首先看紐帶的定義,非常清晰和準確,不贅言!

二.任務要求,即導語。

這個導語,有比較明確的指向性。第一個指向性是紐帶的導語,即“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彙集。”這是從“紐帶”的作用來指明的,考生需要注意。接下來第二個是任務要求性導語。即“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都需要紐帶。”這裡的第一個要求是“當今時代”,這是寫作的關注現實部分的要求,第二個是“全球、文化、歷史、社會……”等角度,都給考生提供了方向,當然,考生也可以選擇其他的角度進行寫作,但是寫作的關鍵詞語應該放在“需要”一詞上。

三.題目及體裁要求

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這就要求考生以“說”為主題,從“紐帶”的作用出發。

總的來說,北京卷的議論文命題比較清晰,方向明顯。學生審題立意的難度不大,最後決定考生成績的會是我們在聯繫現實角度的觀點以及考生的論述嚴謹與否。

第①題:材料中給出了寫作的方向。首先解釋了何為“紐帶”,“紐帶是能夠起聯繫作用的人或事物”;然後交代寫作的方向,“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彙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交流、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等都需要紐帶”。考生在寫作時,可以著眼於人心、力量、經濟、文化、歷史、社會等方面,概括地說,可以從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歷史、人與文化、文化與文化的聯繫方面展開。這則作文立意的範圍比較廣,適合不同層次的考生來寫。知識面比較狹窄的考生,可以就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展開,更多的是關注生活方面的紐帶。知識面比較廣的考生,可以寫人與歷史、人與文化方面的聯繫,歷史的傳承、文化的傳承等。比較關注社會的考生,可以從全球化的發展,社會的安寧、和諧等角度立意。

考生還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寫成議論文。議論文寫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不外乎論點、論據、論證方法等,但要想寫好,寫得出彩,還是需要在立意和構思方面下功夫的。

方法二:

這是一道命題作文,而且強調寫成議論文。作文題有一則詮釋性材料引出。材料內容就是命題對象,對命題對象的解釋,其實就是幫助學生明確寫作範圍,打開行文思路,引導立意方向。

  “紐帶”的話題緊扣時代主旋律,與熱點親密接觸,可以讓一般考生暢所欲言,也能有效考查出高水平考生的思想水平和表達能力。從審題看,作文題考查的是“說紐帶”,也就是談人與國家、社會、歷史、文化的聯繫。考生應當抓住“聯繫”這一關鍵點,找準一個主題切入自己的論述。從立意看,材料裡提到“人心”“力量”“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交流、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等”,這裡至少給了七個以上的寫作方向。考生可以“一枝獨秀”地寫,只寫其中一點;也可以“百花齊放”地談,多管齊下。只要圍繞“紐帶作用”論述,都可以寫出精彩的篇章。從構思看,考生可以分層次整理自己的論述過程,並列推進;也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對有聯繫和沒有聯繫兩方面作用進行論述,最終歸結到自己的結論上來。

【思路要點】

  第一、人際關係需要情感做紐帶。

  眾所周知,人與人都是有聯繫的,創造出聯繫的紐帶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一條很重要的紐帶就是情感。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又是複雜的,情感總會身不由己與利益糾纏在一起,所以,必須區分出情感在人際關係中的兩面性,一旦與利益掛鉤,這種紐帶,不要也罷;如果沒有利益成分,那才是真正的情感。其實真正的友誼只存在於那些不以任何功利為目的的聯結中。

  第二、國家發展需要聯動做紐帶。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發展”離不開紐帶。說到這裡,考生就很容易想到中國“一帶一路”這個重要的國家戰略。要實現亞洲國家聯動發展,亞洲各國就要串聯起來,讓亞洲的夜空燈火輝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國家間聯動絕不是恃強凌弱、以大欺小,以踐踏別國尊嚴滿足本國發展,而是秉持尊重友邦、照顧各方的原則,通過互惠互利,實現共同進步,完成發展聯動。

  第三、凝聚人心需要文化作紐帶

  文化是一個民族或集體的根。它具有強烈的滲透性、持久性,像空氣一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文化始終是血脈和紐帶,銘刻著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寄託著一個民族的共同追求。所以,民族和國家的認同從根本上說就是文化的認同,維繫民族團結、國家凝聚力的紐帶,就是文化的交流、融合與傳播。

  第四、和諧社會需要誠信做紐帶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一種品質,也是人與人之間信任的一種紐帶。一個不誠信的人,如何真誠地與人交往?一個不誠信的集體,如何贏得其他集體的尊重?可見,誠信紐帶的意義不可小覷。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利益的爭奪越發激烈,誠信反而成了一種“稀缺資源”。所以,重建誠信體系迫在眉睫。

《磨》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磨”既有磨擦、磨合的意思,也有研磨、打磨的意思,還有磨練、磨礪的意思有時候,“磨”能帶來精緻;有時候,“磨”代表一種慢生活;有時候,“磨”意味著沒有效率……

請以“磨”為題,寫一篇不少於7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寫作示例】

《磨》

老話常講“十年磨一劍”,這裡的磨,是一種品質的保障。文人常說:“為吟得一字(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這裡的磨是一種藝術上的不懈追求,磨是一條通往精緻的捷徑。

中央電視臺曾播出過一部關於漆器的紀錄片。片中年近八旬的匠人,帶著老花鏡,將一根生有倒刺的細罩伸入漆器雕花的每一條細縫之中,細細打磨,磨玩一番再對著燈光細細打量一番後,不慌不忙地繼續磨,磨好的地方燈光一照,便漾出一道琥珀色的光輝,整件漆器磨好後如玉雕成一般,溫潤,晶瑩。磨使漆器脫胎換骨,精美絕倫。

“好的漆器是漆出來的,也是磨出來的。”匠人和藹地說道,這場景在我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匠人以時間磨漆器,而文人以心磨詩詞。晉(唐)有賈島之推敲,有“千錘百煉”得一“綠”字。今有周汝昌三代白首,六十餘年方得周汝昌匯校《紅樓》。在通往精緻的路上,磨是一道邁不過去的坎。器具也好,詩詞也罷,少了磨,就如同少了點睛之筆的龍,再難騰飛。

而我們當今的社會,卻恰恰缺失這種“磨”的意識。前日新聞人教版教科書一本書竟出現五處錯誤。記者究其原因,業內人士表示,“出版社需要儘量壓縮從編稿到出版的時間,以求盈利”。我心中滿是涼意。連教材這種需要“磨”的東西都可以忽略。不“磨”而直接發行,何況其他呢?我又忽然記起了紀錄片中的漆器,而作為漆器發源地的中國,在國際上卻未獲得太多認可,這其中是不是少了“磨”的緣故?不止漆器,我們的很多國貨都因做工粗糙而在競爭中輸給“做工精緻”的日本,我們和先進國家的差距,是不是就在一個“磨”上面呢?

在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磨”似乎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的無用功,然而我們卻忘卻了,當我們於燈下賞析那精緻晶瑩的漆器,當我們在月光下賞析詩篇時,那推敲的一字亦有韻味,能咀嚼出深深的感動,那份“磨”出來的韻味,猶如城市的下水道,平時隱而未覺其妙,至若夜雨霏霏,連月不開時方顯其過人之處。那份“磨”出來的精緻也能洗一洗瀰漫在社會中的浮躁之氣,幫助人們詩意地棲居。

解析

這個作文題,學生既要體會“磨擦、磨合…研磨、打磨”“磨鍊、磨礪”三組詞語之間含義上的異同,還要進一步區分每組內部兩個詞語之間的異同,如“磨擦”的意思不同於“磨合”。一個大概念下的小概念內涵之間必有關聯,即含義相近,所以區分起來會有一定難度。但由於是近義詞而不是同義詞,說明它們之間存在差異,所以需要比較辨別後才能準確地使用。如“打磨”強調人主觀上對意志進行磨練或對目標追求高,“磨礪”更側重在人面對客觀遭遇時的積極態度。下面的乙、丙文段就是在文題的啟發下,從“磨”的下一級概念出發,準確把握“打磨”和“磨礪”的不同含義,並以此為立論基礎展開分析的:

乙、鍛造者經過無數次地淬火、打磨、塑形,才能鑄成一把寶劍。學者也同樣需要無數次修飾、刪改才能使著作成為經典。所以,打磨是走向學術經典的必由之路。打磨,是學者對作品的推敲、琢磨,是忍痛割愛地推翻、重塑理論、著作的過程,只求它們趨向精緻和完滿。

丙、既然磨礪如此之好,那我們面對磨礪之時為何仍愁眉苦臉、如臨大敵呢?因為磨礪實在太痛苦了。忍牢獄之苦,忍世人的譏諷,忍飢餓之苦痛,這些固然可以磨礪己身,成就輝煌,但其中的滋味也非常人可以忍受。只有那些偉人名人,他們能忍受住這天大的苦難,成就一番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