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一场刺杀为何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后,在殖民地和奴隶贸易的经济推动下,欧洲的文化和经济异常繁荣,稳定的社会让人口出现飞速的增长。随着德国和美国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功,德国和美国超越了传统的英法成为了工业强国。新的技术电报和铁路随着的欧洲殖民者扩张而传播,世界各地在被新技术推动下,才是了很多新的政治力量。而欧洲的各国之间相互在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让民族主义崛起。但是就算是这样,谁也没想到,一次刺杀导致一场世界大战的爆发?

蝴蝶效应:一场刺杀为何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欧洲的两种思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大陆出现了两种矛盾的思潮。一种认为,战争会让人类前进,特别是对科技以及经济还有欧洲统一有推动作用。另外一种,大家都不倾向于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当时很多政客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发生的。因为在大家看来,任何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冒着的巨大风险,破坏各国在全球化下的经济和贸易相互依存关系。

相互之间的军备竞赛

但是实际情况是,当时每个欧洲国家都爆发出一股潮流:各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欧洲各国搞得军备竞赛,使得欧洲强国付出了巨大而昂贵的代价,特别是英国和德国,它们之间的军舰竞赛最为激烈

,英德两国都试图不断的超越对方,生产出更多和更大的战舰。各国还有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征兵入伍,使相当一部分欧洲人经历了军国思想洗礼。


蝴蝶效应:一场刺杀为何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狂热的军国主义思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欧洲的传统社会结构也在崩溃之中。新的思潮文化挑战旧有的社会秩序。对于当时欧洲许多人来说,参加战争被视为人生一种考验,一种刺激的游戏,一种无上荣耀。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人在被军国主义洗礼后狂热的结果。

蝴蝶效应:一场刺杀为何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尔干战争余波

当时欧洲的各国为了利用奥斯曼帝国的衰退,帮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黑山和希腊等独立,穷途末路的奥斯曼帝国在失败,失去了很多欧洲巴尔干地区的土地。在《伦敦条约》签订后,多方的冲突停止。但在分割战利品上欧洲各国却引发了各种矛盾。导致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并且让奥斯曼帝国击败了保加利亚,随着战斗的结束。塞尔维亚崛起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让奥匈帝国大为不爽。


蝴蝶效应:一场刺杀为何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民族情节的影响

由于奥斯曼帝国衰落,成为了“欧洲病夫”。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黑山等许多成为独立国家。奥匈帝国要挽回面子,在出兵占领了波斯尼亚,这样做引发了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的反抗。因为这两个国家的人民是以斯拉夫民族为主体,希望阻止奥匈帝国的扩张。奥匈帝国因为幅员广阔,管理的国家人口多样化的问题日益增加,而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是一种存在的威胁。这是因为塞尔维亚人多数是斯拉夫人民。这种泛斯拉夫情节得到了俄罗斯帝国的暗中支持,俄罗斯签署了一项军事协议,如果塞尔维亚遭到奥匈帝国的攻击,将为塞尔维亚提供军事支持。

暗杀事件

由于巴尔干局势非常紧张,塞尔维亚人暗中搞了一项大计划,刺杀费迪南德大公。费迪南德是奥匈帝国王位的继承人,他当时打算去萨拉热窝进行巡视。一支暗杀小组渗透到波斯尼亚。在达尼洛指导下,他们打算在大公乘敞篷汽车游览时候实行刺杀行动。当费迪南德躲过了三次暗杀后,几个刺客被俘虏。刺客中其余成员无法再采取行动。大公的车队恢复游行。

刺客之一加夫里洛很运气的碰上了大公车队。他近距离开枪射击打死了费迪南德。

蝴蝶效应:一场刺杀为何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暗流涌动

费迪南德的刺杀事件让欧洲人震惊,不过大多数欧洲政客认为这不会导致世界大战爆发。刺杀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想迅速占领塞尔维亚,但是担心俄罗斯的干预而犹豫不决

。他们的求助盟友,奥匈帝国询问了德国看法。由于德国的全力支持奥匈帝国。在德国口头承诺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开始了一场对塞尔维亚战争的外交活动,向塞尔维亚提交最后通牒。最后通牒包括十项要求,从逮捕同谋者,到允许奥地利人参与调查。这些都是塞尔维亚不会答应条款。但如果塞尔维亚不接受,在两天内将意味着战争爆发。为了避免战争,塞尔维亚人希望从俄国人出手帮忙,但沙皇告诉他们最好是接受通牒。

蝴蝶效应:一场刺杀为何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各怀鬼胎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参与进来了呢?每个国家的都有自己的理由,而这些理由最后引发了蝴蝶效应:

德国:为了更多的殖民地

当时很多德国人深信,鉴于俄罗斯与巴尔干之间的土地竞争利益,因此与俄罗斯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爆发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他们还得出结论,俄罗斯现在的军事实力比现在的德国要弱得多。但是法国在不断增加其军事实力,而德国陷入了与英国的海战中。德国被欧洲其他各国包围并且陷入了军备竞赛中,如果任由这样发展下去,德国将会衰退。而最后得出结论,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必须尽早进行

而如果战争得胜利,还将使德国能够统治更多的土地,并扩大德国帝国的野心。德国相对由于在欧洲算是非常年轻,缺乏其他欧洲帝国一样广大的殖民地

。当时英国拥有世界大部分地区,法国也拥有许多领土,俄罗斯拥有亚洲很多殖民地。其他实力比德国弱的欧洲国家也拥有自己的殖民地,德国垂涎这些额外的资源和权力。他们渴望获得殖民地。德国政府认为,战争的胜利将使他们获得一些竞争对手的殖民地。德国还决心使奥匈帝国成为他们可靠盟友,在必要时支持他们参加战争。

蝴蝶效应:一场刺杀为何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罗斯:窥视奥匈和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而在当时的俄罗斯看来,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正在瓦解,这些领土将尽早做打算。对于俄罗斯来说,巴尔干半岛是非常重要的区域。俄罗斯许多人都认为应该参与塞尔维亚的冲突,而且相信自己会赢得这场战争。俄国担忧,如果他们不支持塞尔维亚,那么这个土地的控制权将会给奥匈帝国,那么将会影响俄罗斯扩张。此外俄国窥视了达达尼尔海峡的几百年,因为俄国对外贸易的一半通过了海峡出口。战争如果获得胜利将带来更大的贸易安全

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持其实是保持谨慎态度,而温和的派系建议他不要参与战争,因为他们怕俄国爆发革命。但是另一派认为如果俄国不参与战争,会让人感觉俄国好欺负的样子,这将会影响俄国在欧洲的形象。

法国:复仇和征服

当时的法国觉得它在普法战争中蒙受了屈辱,首都巴黎被包围,法国皇帝被迫投降。法国为恢复自己的声誉而战斗,至关重要的是,战争如果胜利,将会重新获得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丰富的工业地盘

英国:全球霸主

在所有欧洲国家中,可以说英国是最不掺和欧洲事务的国家。在19世纪末期,英国将精力放在全球帝国上,对于欧洲各国更多的只是关注力量平衡。但是德国对英国的全球帝国提出了挑战。德国和英国开始了一场海军竞赛,在这场军备竞赛中,还有媒体新闻的引导下,双方领导人争相建立越来越强大的海军。

英国最担心,一场大战的胜利将给德国带来统治欧洲的机会,这将破坏欧洲地区的力量平衡。英国还肩负着援助法国和俄罗斯的义务,因为他们都签署了条约,并且在英国人眼里有一股信念,认为他们必须赢得战争才能保持强大的权全球力和地位。

蝴蝶效应:一场刺杀为何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奥匈帝国:梦想的领土

日落西山的奥匈帝国迫切希望,将更多的注意力引导到巴尔干半岛,而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所造成的权力真空使民族主义运动得以爆发。而奥匈帝国最看不惯塞尔维亚,因为塞尔维亚的泛斯拉夫民族主义正在发展,奥匈帝国担心这会导致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的统治。

塞尔维亚的战争的胜利将对保持奥匈帝国的至关重要。

奥斯曼帝国:为领土而战

奥斯曼帝国与德国进行了秘密谈判,并与英法宣战。他们急切想夺回在高加索和巴尔干失去的领土,并梦想从英国那里抢到埃及和塞浦路斯的地盘。

蝴蝶效应

第一阶段:

随着最后通牒的临近,俄国还是帮忙说情,要求奥匈帝国延长最后期限或更改条款,英国人还专门建议召开一次会议以防止战争。塞尔维亚最后答复是,它只接受9项条款,但不允许奥匈帝国在自己的领土上乱来。奥匈帝国肯定是不满意塞尔维亚的回复,开始集结军队,俄国人此时也已经为战争做好了准备。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同一天,俄罗斯军队逼近奥匈帝国领土

。两国大战一触即发,而此时的德国人,也蠢蠢欲动想和俄罗斯一战,但在道义上必须让俄罗斯人成为背上侵略者的黑锅。

第二阶段

而德国在准备战争时,德国的外交官们试图让英国保持中立。英国由于在《伦敦条约》中要保护比利时,所以如果法国和俄国与德国开战,英国将准备在欧洲战争中支持盟国,这个消息吓了德国一跳,德国希望奥匈帝国接受和平倡议,但英国的乔治五世国王保持中立的言论却使他有判断错误。

俄罗斯开始全国动员,与奥匈帝国帝国一战。考虑到欧洲局势的升级,法国总理警告俄罗斯与德国的不要发动战争,但是法国被通知,如果俄罗斯的军事动员不停止,德国将进攻法国。其后,德国对俄国宣战,德国军队开始进入卢森堡,为入侵比利时和法国做准备。结果,法国当天开始军事集结起来。


蝴蝶效应:一场刺杀为何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阶段

随着法国通过与俄国的陷入军事冲突,英国于与法国取得联系提出将会保护法国海岸免受德国海军攻击。当天,德国与比利时政府联系,要求德国士兵

自由通过比利时。比利时国王拒绝了这一要求,德国于是对比利时和法国宣战。尽管如果法国遭到攻击,英国不可能保持中立,但德军入侵比利时,激活了《伦敦条约》,英国被迫加入战争

其后几天战争点燃,奥匈帝国对俄罗斯宣战,法国和英国参与进来。最后,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结论: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内部来说是当时的欧洲各国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崛起,各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内部各自都觉得自己必然会胜利,并且在胜利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和利益。而各怀鬼胎的欧洲各国划分出了两个阵营,在外部是欧洲各国在奥匈和奥斯曼土耳其的衰退中,都想试图扩大自己的地盘。德国挑战英国的全球霸权,法国为了复仇和抢回工业重镇,奥匈帝国确实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俄国是为了自己在巴尔干的利益,土耳其更想分一杯羹。最后焦点在一次塞尔维亚的一次刺杀行动后,引发了蝴蝶效应。在奥匈帝国与俄罗斯的冲突中,双方联盟为了各自的利益,引发了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