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对燕赵之地影响有多大?邺城变革真是从女人开始的么?

一篇文章、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项事业,按理说是不能缺至少一名女子的,更何况这名女子还是位古代少见的绝色美人,更何况这个故事还是因她而起,所以这篇文章也就由她开始写吧。

她姓甄,这个姓的人口在中国一直很少,但自古至今似乎都不缺名人,而且多数还是美女,比如甄珍、甄妮、甄嬛。多数人都叫她甄氏、甄夫人、甄妃等;也有人说她本叫甄宓(这里读fu,不读mi),曹植《洛神赋》开篇即说“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后被儿子魏明帝曹叡追封为文昭甄皇后。

本文主要的这些人物里,她是第一个邺城人;但她也并不是生在邺城,她其实是中山无极人,邺城是她的婆家,她是袁绍儿媳、袁熙之妻,她是美女,也是才女。

“三曹”对燕赵之地影响有多大?邺城变革真是从女人开始的么?

邺城,今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境内,北临漳水、南毗河洛,西晋时为避愍帝司马邺讳方易其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邺城是在赵国都城、古邯郸衰微成一个普通郡县之后,在燕赵大地上崛起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如今它已不过是一片废墟、一些小村落了,荒凉寥落,可在往昔,它也曾辉煌、喧嚣过很多年。

邺城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魏文侯期间因西门豹治邺而名声大噪;东汉末年为豪强袁绍霸踞,后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于他,乘胜而来,占领邺城,营建王都;此后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华北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曹操一意征服袁绍、攻取邺城,其主要的图谋,自然还是他要统一天下、建立霸业;但是也有人说,他早已风闻邺城内居有一绝色女子,倾国倾城,不在貂蝉、大小乔之下,便恨不得马上入邺将她纳于股掌。他发下号令,三军攻城,第一个冲进去的,不管要什么赏赐,绝对满足其要求。

谁知他的嫡长子曹丕一马当先冲进邺城,入得袁府,看到甄氏,立刻为其眉目如画、明艳照人所倾倒,便什么也不想要了,只要该女子,则此生足矣,望父亲成全。曹操虽然心疼不已,但号令在先,不可食言,只得顺水人情,忍痛割爱了。

“三曹”对燕赵之地影响有多大?邺城变革真是从女人开始的么?

甄氏究竟有多美?看看曹植在《洛神赋》中刻意浓墨重彩、极尽铺排比喻、夸饰华丽所写,便大抵明白: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前绘静态,后述动态。

在成为曹丕的女人之后,由于遭到后宫佳丽众多、且政务日理万机的丈夫日渐冷落、猜忌,甄氏又与小叔子、高才多情的陈思王曹植产生了不伦之情。香港作家董千里的历史小说《玉镂金带枕》,就是写的“三曹”与甄氏的这段故事。

父子仨同时为一名女子而着迷!甄氏以她的无比美丽与温存,同时照亮了他们的眼睛。

可想而知,邺城盛况、蓬莱文章、建安风骨,若是没有了甄氏的丽质、文采、妩媚来相衬托,该减了多少风情与传奇啊!

“三曹”对燕赵之地影响有多大?邺城变革真是从女人开始的么?

这第二段故事,也是跟美女有关了。

一代枭雄曹阿瞒占领邺城之后,便开始大兴土木、扩建京都,作为其霸业之基之核,挟天子以令诸侯,特别是筑造了著名的“三台”,即铜雀台、金凤台与冰井台。其中以铜雀台最为高大、壮美、有名;台上楼宇连阙、飞阁重檐、雕梁画栋、气势恢宏。

据说有一次,曹操夜宿邺城,子时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其谋士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一统天下之功。

中国古代的台式建筑,肇始于周,成长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日趋完美。铜雀台初建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后赵、东魏、北齐屡有扩建。这是以邺北城城墙为基础而建的大型台式建筑。“三台”之中,前为金凤台、中为铜雀台、后为冰井台。

据史书记载,铜雀台最盛时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五层楼,离地共二十七丈;按汉制一尺合今市尺七寸算,它至少高达六十三米。窗户都以铜器笼罩装饰,清晨旭日初出时,流光照耀。曹操又令人在楼顶置铜雀高一丈五,舒翼若飞,神态逼真;在台下引漳河水经暗道穿铜雀台流入玄武池,用以操练水军。还有鳞次栉比配套殿宇一百余间,三台以精巧回廊相连沟通,蔚为壮观。可以想见其景象之富丽,至臻我国古代台式建筑之顶峰。

“三曹”对燕赵之地影响有多大?邺城变革真是从女人开始的么?

三台落成,众贤云集,誉声如潮,觥筹交错,对酒高歌,佳丽纷沓,鼓乐喧天。曹操激情大发、豪气冲天,命其子曹丕登台作赋,有“飞间崛其特起,层楼俨以承天”之妙语。其子曹植,才思敏捷,援笔立就,率先交卷,也写下了《登台赋》一篇。操大异之,传为美谈。其略曰: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川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登台赋》又叫《铜雀台赋》,其中两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引出了另一个迷案。有人说,曹操是觊觎当时东吴的两位美女——大乔小乔姐妹花,其一是孙策之妻,一是周瑜之妻。所以他准备消灭东吴,将二乔掳来,这铜雀台就是专修给她俩住的。只可惜赤壁一场大火,曹操八十万大军被孙刘联军消灭殆尽,这个心愿就泡汤了。

该说法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是得到承认的,诸葛亮到东吴“舌战群儒”,为说服周公谨同意联手抗曹,便极力拿此言事。杜牧名诗《赤壁》里也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但也有人说,这不过是无稽之谈。曹植文中的“揽二乔于东南兮”,只是在铜雀台东南位置种两棵大乔木而已。

“三曹”对燕赵之地影响有多大?邺城变革真是从女人开始的么?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后来的隋文帝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总管尉迟迥。为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杨坚下令火焚邺城,一代名都遂成为废墟。但直到明朝中期,三台还存在。迨至明末,铜雀台大半被漳水冲没,地面只留台基一角,从此胜迹不复见矣!

时至今日,铜雀台究竟在哪儿了?在史书里,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里,在演义小说、电视剧《三国演义》里,在电影《铜雀台》里,在新修的仿古景区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是李太白的诗句,说的是建安文学的繁盛气象与铮铮风骨。

今人说河北大地“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冀人古道热肠、豪侠重义,又何尝不是与昔日的建安风骨有关?

建安文学与铜雀台,有着无法绕开的不解之缘。自东汉末年到曹魏时期,北方一大批才华斐然的文学家,如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王粲、陈琳、孔融、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才女且美女蔡文姬(还是离不开女人)与她父亲蔡邕(虽已早逝,但亦可归于此)等,他们聚集在邺城的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慷慨任气、峻爽刚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闵时悼乱、情词并茂、悲凉萧然,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如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王粲“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等,掀起了我国文学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三曹”对燕赵之地影响有多大?邺城变革真是从女人开始的么?

铜雀台及其东侧的铜雀园,当时是邺下文人创作活动的乐园。

沛国谯人曹孟德既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开一代文风的大文豪。荟萃在他身边的这些文学家,亦被称为“邺下文人集团”。他们的聚集,主要就是基于曹操对文学的热爱。曹操用重金从匈奴赎回蔡文姬,在铜雀台上接见并宴请她,蔡便在此演唱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据《水经注》记载,曹操还曾在铜雀台接待谋士王修。严才叛乱,攻打掖门;王修闻变,率领部属急奔宫门救援。曹操在铜雀台上望见,说:“彼来者,必王叔治(王修字叔治)也。”由此看来,铜雀台不但是文人聚会、欢宴的场所,也是战略要地、政治与军事枢纽。

曹操在为诸子设置的官署之中,专门有“五官中郎将文学”一职。于是曹丕、曹植便以这一名义,将众多文人网络于自己门下,形成集团。虽然这不是专为文学创作而成立的组织,但却是文学家的核心,为组织文学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其活动方式主要有:游铜雀台欢宴时的赋诗,如建安七子中大量的《公宴》诗;命题创作,始自铜雀台新成时“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后成为习惯;同一题目大家同时撰作,如《柳赋》即曹丕、王粲等同时所作;诗人之间赠答、品评之作,如大量赠诗及曹丕的《与吴质书》、《典论》、《与杨德祖书》等中国最早的文学评论集等。这种组织起来的文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文学繁荣,并为后世的文学活动提供了范例。

“三曹”对燕赵之地影响有多大?邺城变革真是从女人开始的么?

这些人的创作深受曹氏父子影响,风格大体相近,一改东汉以来弥漫在文坛的华而不实之风,形成了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建安风骨”。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王粲的《初征》、曹丕的《典论》、曹植的《洛神赋》与《铜雀台赋》,蔡文姬的《悲愤诗》与《胡笳十八拍》等,至今仍深受世人喜爱。这些作品,大都是在邺城铜雀台所作。

这个“邺下文人集团”,随着曹操的去世、曹植的被逐,以及一场莫名其妙流行于邺城的瘟疫而烟消云散,死者大部分葬于铜雀台以西二十里的曹操墓周围。

用四百年后,唐代诗人温庭筠在拜谒建安七子之一陈琳之墓时,写了一首极有感情的诗作在做个总结: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共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作者简介:李子迟(1974—),原名肖飞,原籍湖南,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曾为南方某大学中文系讲师,现居北京,自由撰稿人,某作家协会会员(曾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