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對燕趙之地影響有多大?鄴城變革真是從女人開始的麼?

一篇文章、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項事業,按理說是不能缺至少一名女子的,更何況這名女子還是位古代少見的絕色美人,更何況這個故事還是因她而起,所以這篇文章也就由她開始寫吧。

她姓甄,這個姓的人口在中國一直很少,但自古至今似乎都不缺名人,而且多數還是美女,比如甄珍、甄妮、甄嬛。多數人都叫她甄氏、甄夫人、甄妃等;也有人說她本叫甄宓(這裡讀fu,不讀mi),曹植《洛神賦》開篇即說“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後被兒子魏明帝曹叡追封為文昭甄皇后。

本文主要的這些人物裡,她是第一個鄴城人;但她也並不是生在鄴城,她其實是中山無極人,鄴城是她的婆家,她是袁紹兒媳、袁熙之妻,她是美女,也是才女。

“三曹”對燕趙之地影響有多大?鄴城變革真是從女人開始的麼?

鄴城,今在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境內,北臨漳水、南毗河洛,西晉時為避愍帝司馬鄴諱方易其名,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鄴城是在趙國都城、古邯鄲衰微成一個普通郡縣之後,在燕趙大地上崛起的第二個政治中心。如今它已不過是一片廢墟、一些小村落了,荒涼寥落,可在往昔,它也曾輝煌、喧囂過很多年。

鄴城始築於春秋齊桓公時;魏文侯期間因西門豹治鄴而名聲大噪;東漢末年為豪強袁紹霸踞,後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大敗於他,乘勝而來,佔領鄴城,營建王都;此後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華北中原地區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

曹操一意征服袁紹、攻取鄴城,其主要的圖謀,自然還是他要統一天下、建立霸業;但是也有人說,他早已風聞鄴城內居有一絕色女子,傾國傾城,不在貂蟬、大小喬之下,便恨不得馬上入鄴將她納於股掌。他發下號令,三軍攻城,第一個衝進去的,不管要什麼賞賜,絕對滿足其要求。

誰知他的嫡長子曹丕一馬當先衝進鄴城,入得袁府,看到甄氏,立刻為其眉目如畫、明豔照人所傾倒,便什麼也不想要了,只要該女子,則此生足矣,望父親成全。曹操雖然心疼不已,但號令在先,不可食言,只得順水人情,忍痛割愛了。

“三曹”對燕趙之地影響有多大?鄴城變革真是從女人開始的麼?

甄氏究竟有多美?看看曹植在《洛神賦》中刻意濃墨重彩、極盡鋪排比喻、誇飾華麗所寫,便大抵明白:

“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豔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前繪靜態,後述動態。

在成為曹丕的女人之後,由於遭到後宮佳麗眾多、且政務日理萬機的丈夫日漸冷落、猜忌,甄氏又與小叔子、高才多情的陳思王曹植產生了不倫之情。香港作家董千里的歷史小說《玉鏤金帶枕》,就是寫的“三曹”與甄氏的這段故事。

父子仨同時為一名女子而著迷!甄氏以她的無比美麗與溫存,同時照亮了他們的眼睛。

可想而知,鄴城盛況、蓬萊文章、建安風骨,若是沒有了甄氏的麗質、文采、嫵媚來相襯托,該減了多少風情與傳奇啊!

“三曹”對燕趙之地影響有多大?鄴城變革真是從女人開始的麼?

這第二段故事,也是跟美女有關了。

一代梟雄曹阿瞞佔領鄴城之後,便開始大興土木、擴建京都,作為其霸業之基之核,挾天子以令諸侯,特別是築造了著名的“三臺”,即銅雀臺、金鳳台與冰井臺。其中以銅雀臺最為高大、壯美、有名;臺上樓宇連闕、飛閣重簷、雕樑畫棟、氣勢恢宏。

據說有一次,曹操夜宿鄴城,子時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隻。其謀士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於是決意建銅雀臺於漳水之上,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一統天下之功。

中國古代的臺式建築,肇始於周,成長於春秋、戰國,至秦漢日趨完美。銅雀臺初建於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後趙、東魏、北齊屢有擴建。這是以鄴北城城牆為基礎而建的大型臺式建築。“三臺”之中,前為金鳳台、中為銅雀臺、後為冰井臺。

據史書記載,銅雀臺最盛時臺高十丈,臺上又建五層樓,離地共二十七丈;按漢制一尺合今市尺七寸算,它至少高達六十三米。窗戶都以銅器籠罩裝飾,清晨旭日初出時,流光照耀。曹操又令人在樓頂置銅雀高一丈五,舒翼若飛,神態逼真;在臺下引漳河水經暗道穿銅雀臺流入玄武池,用以操練水軍。還有鱗次櫛比配套殿宇一百餘間,三臺以精巧迴廊相連溝通,蔚為壯觀。可以想見其景象之富麗,至臻我國古代臺式建築之頂峰。

“三曹”對燕趙之地影響有多大?鄴城變革真是從女人開始的麼?

三臺落成,眾賢雲集,譽聲如潮,觥籌交錯,對酒高歌,佳麗紛沓,鼓樂喧天。曹操激情大發、豪氣沖天,命其子曹丕登臺作賦,有“飛間崛其特起,層樓儼以承天”之妙語。其子曹植,才思敏捷,援筆立就,率先交卷,也寫下了《登臺賦》一篇。操大異之,傳為美談。其略曰: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建高殿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沖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川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登臺賦》又叫《銅雀臺賦》,其中兩句“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引出了另一個迷案。有人說,曹操是覬覦當時東吳的兩位美女——大喬小喬姐妹花,其一是孫策之妻,一是周瑜之妻。所以他準備消滅東吳,將二喬擄來,這銅雀臺就是專修給她倆住的。只可惜赤壁一場大火,曹操八十萬大軍被孫劉聯軍消滅殆盡,這個心願就泡湯了。

該說法在小說《三國演義》裡是得到承認的,諸葛亮到東吳“舌戰群儒”,為說服周公謹同意聯手抗曹,便極力拿此言事。杜牧名詩《赤壁》裡也道:“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但也有人說,這不過是無稽之談。曹植文中的“攬二喬於東南兮”,只是在銅雀臺東南位置種兩棵大喬木而已。

“三曹”對燕趙之地影響有多大?鄴城變革真是從女人開始的麼?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後來的隋文帝楊堅,鎮壓了對自己不服的相州總管尉遲迥。為防止河北反楊勢力死灰復燃,楊堅下令火焚鄴城,一代名都遂成為廢墟。但直到明朝中期,三臺還存在。迨至明末,銅雀臺大半被漳水衝沒,地面只留臺基一角,從此勝蹟不復見矣!

時至今日,銅雀臺究竟在哪兒了?在史書裡,在漢賦、唐詩、宋詞、元曲裡,在演義小說、電視劇《三國演義》裡,在電影《銅雀臺》裡,在新修的仿古景區裡。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這是李太白的詩句,說的是建安文學的繁盛氣象與錚錚風骨。

今人說河北大地“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冀人古道熱腸、豪俠重義,又何嘗不是與昔日的建安風骨有關?

建安文學與銅雀臺,有著無法繞開的不解之緣。自東漢末年到曹魏時期,北方一大批才華斐然的文學家,如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王粲、陳琳、孔融、徐幹、阮瑀、應瑒、劉楨)、才女且美女蔡文姬(還是離不開女人)與她父親蔡邕(雖已早逝,但亦可歸於此)等,他們聚集在鄴城的銅雀臺,用自己的筆直抒胸襟、慷慨任氣、峻爽剛健,抒發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閔時悼亂、情詞並茂、悲涼蕭然,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群眾的苦難生活,如曹操“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王粲“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等,掀起了我國文學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個高潮。

“三曹”對燕趙之地影響有多大?鄴城變革真是從女人開始的麼?

銅雀臺及其東側的銅雀園,當時是鄴下文人創作活動的樂園。

沛國譙人曹孟德既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又是開一代文風的大文豪。薈萃在他身邊的這些文學家,亦被稱為“鄴下文人集團”。他們的聚集,主要就是基於曹操對文學的熱愛。曹操用重金從匈奴贖回蔡文姬,在銅雀臺上接見並宴請她,蔡便在此演唱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據《水經注》記載,曹操還曾在銅雀臺接待謀士王修。嚴才叛亂,攻打掖門;王修聞變,率領部屬急奔宮門救援。曹操在銅雀臺上望見,說:“彼來者,必王叔治(王修字叔治)也。”由此看來,銅雀臺不但是文人聚會、歡宴的場所,也是戰略要地、政治與軍事樞紐。

曹操在為諸子設置的官署之中,專門有“五官中郎將文學”一職。於是曹丕、曹植便以這一名義,將眾多文人網絡於自己門下,形成集團。雖然這不是專為文學創作而成立的組織,但卻是文學家的核心,為組織文學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其活動方式主要有:遊銅雀臺歡宴時的賦詩,如建安七子中大量的《公宴》詩;命題創作,始自銅雀臺新成時“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後成為習慣;同一題目大家同時撰作,如《柳賦》即曹丕、王粲等同時所作;詩人之間贈答、品評之作,如大量贈詩及曹丕的《與吳質書》、《典論》、《與楊德祖書》等中國最早的文學評論集等。這種組織起來的文學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當時的文學繁榮,併為後世的文學活動提供了範例。

“三曹”對燕趙之地影響有多大?鄴城變革真是從女人開始的麼?

這些人的創作深受曹氏父子影響,風格大體相近,一改東漢以來瀰漫在文壇的華而不實之風,形成了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風格的“建安風骨”。如曹操的《步出夏門行》、王粲的《初征》、曹丕的《典論》、曹植的《洛神賦》與《銅雀臺賦》,蔡文姬的《悲憤詩》與《胡笳十八拍》等,至今仍深受世人喜愛。這些作品,大都是在鄴城銅雀臺所作。

這個“鄴下文人集團”,隨著曹操的去世、曹植的被逐,以及一場莫名其妙流行於鄴城的瘟疫而煙消雲散,死者大部分葬於銅雀臺以西二十里的曹操墓周圍。

用四百年後,唐代詩人溫庭筠在拜謁建安七子之一陳琳之墓時,寫了一首極有感情的詩作在做個總結:

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雲。

莫怪臨風共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作者簡介:李子遲(1974—),原名肖飛,原籍湖南,1998年中國人民大學畢業,曾為南方某大學中文系講師,現居北京,自由撰稿人,某作家協會會員(曾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