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自信终酿苦果,许攸之死与其盲目自信之间的关系

导语:

自信,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因素之一。如果空有才华没有自信,就会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无法让别人信任自己,最后一事无成。但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掌握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自信也一样。过度自信会带来盲目激进,进而导致对于事态发展以及局势判断有误,最后酿成苦果。

三国时期袁绍帐下就有一名叫做许攸的谋士,因为过度自信,最后死于曹操之手。许攸曾是曹操和袁绍少年时的朋友,本来是应该因谋略过人而前程似锦。可是过度的自信让他不仅看不清自己的能力,也看不清当时的形势,最终死于狂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手好牌被他打烂了。那么许攸的自信来源于哪里,他的死是偶然而致还是错判局势下的必然结果,许攸之死与其盲目自信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关系,这些都是今天的我们想要探究的真相。

一、许攸自信的来源

1 与袁绍、曹操自幼相识

许攸与袁绍和曹操是同乡,据《魏略》记载,许攸年少的时候曾经与曹操和袁绍一起学习,而且与他俩关系都还不错。这个关系不错应该是很不错的关系,有一件事可以证明。汉灵帝期间,许攸曾与人合谋造反,准备灵帝给废掉,立合肥侯为帝。这可是杀头的大事情,当然越少人知道越好,可是当时许攸去找了曹操商议,希望共同谋事。这件事非同小可,如果是一般的关系估计提都不敢提。只是当年的曹操还是一个一心扑在建设大汉王朝的有志之士,他果断拒绝了许攸。当然许攸这个事情也没做成,最后被灵帝发现剿灭了这帮人,许攸见事情败露早早就跑了。

过度自信终酿苦果,许攸之死与其盲目自信之间的关系

许攸卡通形象

等到后面汉灵帝崩后,何进为了灭宦官,引董卓进京导致政权旁落,汉王室摇摇欲坠。袁绍因为有兵权,就带兵从董卓处逃离去了冀州,而许攸这时候选择跟着袁绍,由其少年好友成了帐下谋士。期间许攸还曾劝说袁绍与曹操联合搞事业,被袁绍给拒绝了,自此三个好朋友阵营分立。

过度自信终酿苦果,许攸之死与其盲目自信之间的关系

袁绍动漫形象

由此可见,许攸虽然作为谋士,前期效忠袁绍,后期投靠曹操,在他的心中这两个人不是主公,而是当初一起玩耍的那俩不务正业少年。以至于许攸常常对袁绍耳提面命,说话十分不客气,投奔曹操后还叫其小名。仗着发小的身份,许攸自信他们是念旧情。可惜曹操和袁绍成为一方霸主后,并不是当初的曹操和袁绍了,这也为后来许攸之死奠定了基调。

2 许攸有智谋

当然,与曹操、袁绍交好的许攸也不是个草包,他很有智谋,这个从当时孔融的点评就可以略见一二。东汉末年有个大儒叫做孔融,他曾经评价许攸为"智计之士也",意思很明确,说的是许攸这个人非常有智谋。孔融可不是一般人,也不会对一般人有此评价,他甚至于连曹操都非常看不起。

过度自信终酿苦果,许攸之死与其盲目自信之间的关系

孔融让梨

作为袁绍的下属和少年好友,许攸前期还是非常尽职尽责的。王允设计杀了董卓后,董卓旧部造反,汉献帝在乱臣贼子们的追逐下东归。这时候袁绍还没反应过来,许攸就力劝袁绍迎献帝到冀州,可惜的是被袁绍给拒绝了。想想也能明白,袁绍好不容易天高皇帝远的在冀州,除了没称帝,其他几乎都是自己称霸一方。迎来汉献帝无异于给自己迎了规矩,自己还得每日参拜,十分不爽。

过度自信终酿苦果,许攸之死与其盲目自信之间的关系

曹操迎献帝

这世上永远不缺聪明人,袁绍不聪明,不代表曹操不聪明,于是这个先机就被曹操抓住了。曹操迎献帝去了许昌,然后开启了开挂的人生,"挟天子以令诸侯",过的十分潇洒快乐。这时候的袁绍很懊恼当初自己没有听许攸之言,导致大权旁落。许攸虽然气恼袁绍,但更多的是一种骄傲之情,心里大抵的想法就是袁绍目光短浅,很不如自己。这种对于自己脑瓜子好的自豪感,让许攸的自信值直线提升,甚至于开始有些看不起袁绍,觉得袁绍少了自己不能成事。

过度自信终酿苦果,许攸之死与其盲目自信之间的关系

官渡之战

3、官渡之战自认有大功

由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加上其本身实力不弱,一时之间曹魏政权发展很快。为了抑制曹操的发展,袁绍在许攸的建议下与曹操公开叫板,也就是著名的官渡大战。官渡之战是整个三国局势的转折,也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本来袁绍在这场战役中仗着人多势众以为必胜,可是却因为得罪了许攸,导致许攸叛曹泄露机密,最后仓皇离去,至此元气大伤。没多久,袁绍平了冀州之乱后就撒手人寰,曹操又欢喜的带着许攸顺势灭了袁绍的儿子们,收了冀州等地。

过度自信终酿苦果,许攸之死与其盲目自信之间的关系

许攸入曹营

这时候的许攸已经自信到了自满的地步了。不管是火烧乌巢还是收取冀州,他认为主要的功劳都在于自己。袁绍离开了自己所以功败垂成,曹操有了自己如虎添翼。可是,作为一个谋士,他忘了 "福兮祸之所倚",得意忘形招致杀身大祸。许攸以为自己做了这么多,曹操应该将自己奉为上宾,甚至是恩人,但是领导就是领导,他不会因为你对自己做了一点贡献就一味容忍你,而是要看你后面还有没有价值,更何况是曹操这种精于算计的领导。很快,许攸就因为嘴上没边,到处乱说什么"要不是自己,曹操一家来不了冀州"这种话而被人举报,最后被曹操给斩了。

三、许攸之死的必然性

1、三度悖主

许攸是可悲的,但是却不值得同情,而许攸之死也不是因为得罪曹操所以偶然所致,是当时局势下的必然结果。从汉灵帝到袁绍,最后到曹操,许攸三度悖主。

我国古代讲究忠孝节义,而许攸多次背叛领导,本来就是不忠的表现,其实是非常让后面的主子忌惮的事情。曹操虽然感念许攸在关键时候投奔自己,但最是多疑,就算许攸自己后面不搞事情,曹操也会想起许攸曾经背叛多个主子,迟早会杀了许攸。

过度自信终酿苦果,许攸之死与其盲目自信之间的关系

曹操赤足迎许攸

2、计谋毒辣

不管是迎献帝、战曹操还是火烧乌巢,许攸的计策都太过于毒辣,尤其是最后火烧乌巢导致袁绍功败垂成。袁绍对于许攸有恩,可是许攸却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少年友谊和后面的提拔之恩,可见十分的狠心。而且许攸当初投奔曹操,自己的家人还在袁绍手上,很有可能就因此受害,但是许攸完全没有犹豫,跟当初的徐庶有着天壤之别。除了这些外,袁绍派去守乌巢的淳于琼也是许攸进言害死的,好歹同事一场,许攸却没有放过,其心狠辣。曹操生性多疑,这样的人在身边,无异于农夫与蛇,所以许攸迟早还是要死的。

过度自信终酿苦果,许攸之死与其盲目自信之间的关系

淳于琼惨死

3、 性格缺陷

曹操的第一谋士荀彧曾评价许攸"贪而无智",意思是说许攸太过于贪婪于是显得非常愚蠢。当时的人很在乎自己的风评,荀彧这样的评价就是对许攸人格的不认可,可见许攸的性格缺陷非常明显,自私、贪婪。这样的人既是无法完全效忠别人,更加是搞不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就算是许攸投奔了刘备这样宽容的主子,也无法在蜀汉势力内存活下去,当然许攸眼光很高,也看不上刘备。许攸的死是必然的,而过度自信是导致许攸之死的导火索和加速剂。

三、过度自信导致许攸之死

1、错估自身价值

许攸的过度自信首先体现在错估了自身的价值。许攸由于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献计,火烧乌巢,导致袁绍大败,所以他居功自傲。

在此时的许攸眼中,袁绍是因为自己的离开而失败,曹操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而胜利,所以自己对于袁绍和曹操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智囊团。甚至于曹操后面灭了袁绍之子,得以入主冀州也是因为自己的神机妙算才能成功。

这样的想法让许攸看不清自己,更加看不清曹操阵营的人才库有多么强大,单单是荀彧、荀攸等人就可以媲美诸葛孔明,曹操又哪里会缺少谋士?所以许攸对于曹操而言的终极价值,也就是官渡之战中的临时倒戈以及取冀州时的带路人。如果许攸在完成这两件大功后内敛一点,也不至于就这样谢幕了,顶多就是和徐庶一样,当个闲官。

过度自信终酿苦果,许攸之死与其盲目自信之间的关系

许攸之死

2、错估曹操的容忍度

过度自信还让许攸看不透曹操,他自以为自己和曹操从小相识就了解曹操,更何况当初曹操听说自己要来光着脚就跑出来了。曹操经过多年的势力争夺和军营磨砺,早就不是少时那个耿直的小伙子了。他性格也非常毒辣而且多疑,虽然爱才,可是杀起诸如孔融、华佗等人,也丝毫不手软,更何况于多次侮辱自己的许攸。况且许攸还是主动送上门的叛徒,在曹操这种军旅出身的眼中,更加是不齿。所以对于许攸的放肆,曹操应该是一直忍着,最后就发作了。

结语:

我国有句古话叫做"人贵有自知之明",所以真正的智者是对于自己和周边都有着清楚的认识,不卑不亢又形容有度。许攸是聪明的,可又是愚蠢的。他的愚蠢是过度自信导致于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形势错判,最后终究不得善终。

参考文献:

鱼豢《魏略》

陈寿《三国志》

习凿齿《汉晋春秋》

范晔《后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