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追寻刘德华致父跳海身亡……10年后,杨丽娟过得咋样?

我曾经采访过一条关于杨丽娟的调查新闻稿。

这篇调查新闻,是杨丽娟10多年前疯狂追寻刘德华致父跳海身亡后,首次接受媒体采访。稿子首发于红星新闻微信公众号,随后各大新闻门户平台弹窗推送,两次登上热搜前三。

这篇文章的开头,我这样写到:3月21日清晨6点,杨丽娟从睡梦中醒来。她掀开被子,站在床上伸手拉开窗帘。太阳已经升起,阳光穿过玻璃,照进屋子。白色的墙体上,挂着一幅“爱是恒久忍耐”的书法。想看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检索。

当时,我们部门有一个红星国内调查群。部门的记者写完稿子交给领导,但凡有点意思的选题,领导都会把稿子丢到群里,让大家讨论一番。

杨丽娟这个稿子也不例外。当时,领导的意思是让大家怼一个有意思的标题,可没想到,稿子刚上传到群里,还没来得及提要求,群里有一个叫春的男人,第一个发来一段让人浮想联翩的话。

这段话截取了文稿里的开头一句:3月21日清晨6点,杨丽娟从睡梦中醒来。她掀开被子,站在床上伸手拉开窗帘。然后圈我:松哥,杨丽娟掀开被子前,你们发生了啥?

一时间,群内炸开了锅。

……

现在,我想把这段采访经历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疯狂追寻刘德华致父跳海身亡……10年后,杨丽娟过得咋样?

杨丽娟和刘德华当年的合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约定


首先,告诉大家,我为什么要采访杨丽娟?

当时,由于媒体大环境方面的原因,我们同样也处在风口浪尖上。

这个时候,领导希望记者寻找一些人物方面的选题,让“旧闻”依旧鲜活。

我做的第一个人物选题,是回访10年前的“拍虎英雄”周正龙。意外的是,这条“旧闻”推出后成了“新闻”,效果不错。之后,我就想到了杨丽娟。

10多年前,杨丽娟疯狂追星致老父跳海自杀事件,让我十分惊诧。10年过去了,杨丽娟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反思……我想记录她现在的生活。

疯狂追寻刘德华致父跳海身亡……10年后,杨丽娟过得咋样?

10多年前的杨丽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通过各种途径,去检索杨丽娟的蛛丝马迹。但遗憾的是,有关她的信息大部分都来自10年前。她最近上的一次电视节目,也是在好几年前,而且节目时间很短,根本没有多少信息量。

我又找了很多人,但都没有找到杨丽娟的电话。后来我才知道,杨丽娟拒绝一切采访,有媒体甘愿出1万元,求她的联系方式和地址。

在我准备放弃杨丽娟这个选题时,同事小潘给我搞到了杨丽娟的电话和微信号。

加杨丽娟的微信很顺利,但采访她,比登天还难。

我开门见山表明自己意图。杨丽娟对我的坦诚和采访表示感谢,不过这些年来,她拒绝了一波又一波媒体的采访。无一例外,我也被婉拒门外。

不死心的我并没有放弃,坚持每天跟她聊天。隔三差五,或碰上节日,我都会送上问候和祝福。不过杨丽娟并没有松口。

有段时间,我们中断了联系。一年后,我主动跟他聊采访的事,但依然遭拒。

我开始跟她诉苦,说已经等了她一年,如果再完不成采访任务,会被领导处罚。

“要是我还是不同意采访,你怎么办?”

我说继续等呗。接着,我补了一句:就让领导罚,你不同意我是不会去兰州找你的。

“我可不希望你被罚。”她说。

过了一天,她在微信上发来一段话:其实我有些话憋在心里,一直没找到倾诉的人;我不知道可以信任哪个?

我感觉机会来了,赶紧说我们都认识一年了,应该相信我,作为朋友,我愿意当你的听众。

过了一会儿,她说,“我想我应该会答应你的采访,但是你来之前,必须说清楚,得有个约定,我不想说的,你不问。”

尊重采访对象,是我长期以来坚持的操守。

就这样,我们约定在她所在的城市兰州见面。


掉泪


4月中旬一个炎热的午后,我飞抵兰州,直奔杨丽娟上班的地方。

杨丽娟在一个地下商场上班,每天从早上9点上到晚上8点,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

疯狂追寻刘德华致父跳海身亡……10年后,杨丽娟过得咋样?

杨丽娟向顾客推销土豆片

到兰州的第一天,我们并没有见面。杨丽娟发来微信:“你赶了一天路,辛苦了,找个酒店休息,明天联系。”

第二天,我到杨丽娟上班的商场,跟她一起上班体验。中午我们在商场对面的一家杂酱面馆吃午饭。在吃饭的过程中,我始终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啥也不问。她零碎说了一些现在的生活,而关于刘德华等敏感话题,她只字未提。

吃完面回到商场,刚走到扶梯入口,她突然伸出手,一把把我拉到楼梯口靠墙的地方。我还没来及问她,她眼泪一下子哗哗哗流了下来。

疯狂追寻刘德华致父跳海身亡……10年后,杨丽娟过得咋样?

说起往事,杨丽娟流下了泪水

“你知道吗,这么多年来,我们生活得有多不容易?最惨的时候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全靠别人救济,他(刘德华)不闻不问,让人真的太伤心了。”

从追星到现在,杨丽娟一直把刘德华称呼为他,特别生气的时候,就说“姓刘的”。

直到现在,杨丽娟依然认为是刘德华把他们一家害得这么惨的,“事情过去这么久,不管怎么说,他应该来一趟兰州,看看这家人过得怎么样?”说完,她眼睛盯着我,说:“你觉得我说的对不?”

晚上回到酒店,我收到她的微信:我现在很难过,想起以前的事,流泪了。

我给她说:有什么话要大胆表达出来,不要闷在心里。

她马上又变得谨慎起来,“今天我没说错什么话吧,有些话只能放在心里,自己知道就好。”

她接着说,我跟你说了那么多,你会怎么看我,是不是也跟大家一样,认为我不理智或者什么的。

我安慰她说:“不会啊,追星是每个人的权利,我没有任何理由指责。”


矛盾


4月25日中午,在当地的一处小吃城,我们点了小火锅。我问杨丽娟喜不喜欢听歌之类的细节。她说,早上起床听收音机时,电波那端传来刘德华唱的《笨小孩》。说着说着,眼泪又掉下来了。

我安慰她一会儿,说“你还听她的歌吗?”。她犹犹豫豫,说早就不听了,然后陷入了沉思。

我有意激她,说不信,伸手准备去拿她的手机。她没有丝毫戒备,微笑着递过来,“怎么,还想看我歌单里有什么歌啊。”

杨丽娟当年迷恋刘德华时,特别喜欢刘德华唱给粉丝们的那首《给你们的一封信》。她每天要反复听上好几遍,“要是他像歌里唱的那样好,就好了”。

时间静止了,我们都没说话。过了几分钟,他从过往里回过神来,大大的眼睛直盯着我,说:你应该这样写,我不听他的歌,不看他的电影,他的一切我都不关心。

疯狂追寻刘德华致父跳海身亡……10年后,杨丽娟过得咋样?

杨丽娟不愿回想过去

我知道这不是她的内心话。通过跟她相处和谈心,我发现她内心是矛盾的,刚说不再追星,不再喜欢他,后一句又说如果有条件,还是想跟他见一面,说说话,把梦的事当面告诉他。

“对他本人,我心里有想说的话,不过这些话不必让每个人都知道。”她说。

杨丽娟现在喜欢的三首歌,分别是《一万个舍不得》、《阳光总在风雨后》、《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她说,这些歌代表了她现在心情。


怪癖


在兰州的那几天,每天我跟杨丽娟待的时间不会超过1个小时。

对于她追星的事,外界不理解,有的人甚至质疑她心里不健康,建议去看医生。杨丽娟的同事也告诉我,说经常会看到她一个人自言自语。

在与杨丽娟相处的过程中,我也感觉到杨丽娟性格有些怪癖。她不愿与人交流,一直把自己封锁在狭隘的世界里面,不愿意从中走出来,“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不轻易向人说,人都是靠不住的。”

我和杨丽娟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公交车站,时间是早上8:40。她见我穿一件短袖,“为什么穿这么少?没看天气预报吗?出门为什么不带伞?等一会进商场,不能跟我一起进去,进去了得离我远一点......”

有一天中午,我找了一处吃饭喝茶的餐馆,定好包厢,杨丽娟看了后感觉挺好。这时,服务员进来倒茶、点餐。突然,她脸色大变,露出凛冽的眼神,说菜太贵,起身就往门外走。我知道,她走的原因并不是菜贵或者不好吃。

出了餐馆,我问她原因,她生气地说,边上的男服务员一直在看她,还偷听我们的谈话。


禁区


我们相处的最后一天,杨丽娟跟厂家人员沟通,提前下班,陪我聊了几个小时。

下午5:20,我们走出商场,我说找一个安静的场所。她带着我,这家店进,那家店出,差不多两个多小时的转悠,我们把兰州城走了大半,杨丽娟没找到一个满意的地方。

最后,她选择在电影院门口的休息区。

在黑色的沙发上,我们近距离坐着,听她聊着过往。

经过几天的相处,杨丽娟对我已经完全信任,什么都跟我聊。但她现在的住处,还有母亲的情况,她还是回避。

身为一名调查记者,想寻找她的住处并不难。事实上,在采访她的前一天,我就已经去过她住的廉租房小区,做了外围采访。采访得知杨丽娟和母亲处得不是很融洽,还有人在公交车上见她大声呵斥母亲。

如果把这些外围采访,写到稿子里面,在追求“流量”的当下,必是更火。但我这次回访杨丽娟,只是想让公众了解她现在的生活。没必要把她的家庭扒出来,让他们一家人再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在道德高点去接受大众的审判。更何况我们之前就有约定,她不说的,我不问。

在稿子里,我也提到了很多有关杨丽娟家里的细节。但这些细节,都是在跟她聊天中问出来的,为了真实可信,我还向她索要了照片和通过视频聊天求证。

疯狂追寻刘德华致父跳海身亡……10年后,杨丽娟过得咋样?

杨丽娟的房间

信仰


和杨丽娟的聊天过程中,她很少提及父亲,实在绕不过,就用“那件事”代替。

她告诉我,“那件事”发生后,她度过了“一天崩溃数次”的日子。失去父亲的依靠,很长一段时间,她和母亲只能靠别人的救济度日。她曾想过轻生,但想到走后母亲一个人怎么办,最后答应去好心人的公司上班。

杨丽娟想跟过去作个了结,过回正常生活,但经过商场听到刘德华的歌,她还是会停留很久,直到曲终才肯离开。

内心的这种纠结,直到她有了信仰,内心才慢慢平静下来。也因为信教,她人生活才得以改变,“要不早就崩溃了”。

疯狂追寻刘德华致父跳海身亡……10年后,杨丽娟过得咋样?

年轻时的杨丽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每周三和周六周日,她都要到离上班不远的教堂参加活动。

教堂的人对她很照顾,大家从不说她的过往,还任命她为唱诗班低声部部长,并考虑到她现在的困难,每个月给她500元补贴。

4月25日,星期三。原本6:30下班的杨丽娟被拖到6:40才下班,她掏出手机自拍水印照和门头照,打卡离开。

唱诗班的排练从晚上7点开始。从商场过去,我们迟到了几分钟。

唱诗班排练在教堂三楼。在楼道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见了杨丽娟,向她问好:“丽娟,来了”。

“来了”,她笑着回答。

“最近过得好吗?”

“好着呢!”

然后,老人往楼下走,她继续爬楼。

到达三楼的时候,唱诗班的人员都到齐了。

杨丽娟站在第一排边上,跟大家做声部练习。她有时低头认真读谱,有时又会抬头对站在最前面指挥的班长微笑。10分钟后,高、中、低声部的人员分别站到三台钢琴前做练习。她拿出笔,一边给低声部的人交代情况,一边把这些情况记在一张纸上。

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我看见了一个自然、活泼的杨丽娟。

疯狂追寻刘德华致父跳海身亡……10年后,杨丽娟过得咋样?

杨丽娟在教堂礼拜

钢琴老师曾经教杨丽娟弹琴。她弹了一段时间就不学了,她把原因归结到“没时间,家里没钢琴”。

礼拜的时候,坐在人群中,听牧师说到精彩之处,她会突然大笑。

因为心中有了信仰,杨丽娟每天都要祷告好多次,这样心理就平衡了很多,也开心了许多,“同事说我自言自语,那是我在向上帝祷告,我心理十分健康。”

她的改变,来自她有了信仰。

疯狂追寻刘德华致父跳海身亡……10年后,杨丽娟过得咋样?

现在的杨丽娟

哥们


在我们的聊天中,杨丽娟一直有顾虑:你觉得我的想法有没有问题?你觉得我可以说吗?你能理解我吗?我这个说词你写出来有没有力?我说得不过分吧?我没说错什么吧?你觉得现在有些事情,让别人知道好不好?……

在她的印象里,很多人来采访前掏心掏肺,采访结束后就不再有问候了。

杨丽娟说,她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除了不想被打扰,更多的是觉得媒体过于功利:“我跟你全说,对我有啥帮助?”

从一年前开始联系,到一年后采访,她逐渐放下了对我的戒备:“你跟他们不一样,跟你聊天感觉到很放松,也很尊重我,我不想说的你也不问,就看你回去后,会不会就不联系了”。

在赶往机场的路上,我给杨丽娟再次道谢,写了一段话转发到朋友圈,算是对这次采访的一个小结:对你,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但实话说,我真心理解你,都说记者与采访对象成不了朋友(因为要保持客观公正),但除开记者这个身份,我真心想跟你交一辈子的朋友。

杨丽娟看后很感动,“既然是一辈子的朋友,那我们之间怎么称呼好。”我说听她的,过了半响,她说,那就哥们吧。

至那以后,我们一直以哥们相称。直到现在,我们还会经常连续。

杨丽娟的稿子在全网推出后,不少营销号断章取义加上劲爆标题,试图重新把她推到10年前的那种残忍氛围,还有追寻杨丽娟的人,通过各种途径找到我,索要她的联系方式。

我在各大平台留言,表明我是写这篇稿子的记者,有幸独家跟她一起生活了8天,见证了她的善良、纠结,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不管她是否从那段阴影中走出来,希望大家理解她,毕竟现在的她学会了克制。

我要求平台帮忙置顶。很多网友对此不理解,在网上或私信喷我。但我觉得自己并没有错,作为一名记者,这是该有的情怀。

疯狂追寻刘德华致父跳海身亡……10年后,杨丽娟过得咋样?

和杨丽娟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