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份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EPMI為54%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中採諮詢聯合發佈的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採購經理指數(Emerging Industries PMI)為54%,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

從13個分項指標來看,同上月相比,正向指標中,小幅回升的有生產量、研發活動,大幅回落的有產品訂貨、進口、自有庫存、就業,小幅回落的有出口訂貨、現有訂貨、採購量、經營預期。反向指標供應商配送指標上升。

中採諮詢於穎認為:“本月EPMI54%,環比回落不多,但大大低於往年61.7%的均值,主要原因是進出口受損較大,同時就業指標回落較多,與訂單產量的趨勢背離。疫情過後復工復產,內需尚屬穩健,但上兩月積壓的需求基本處理完畢,各正向指標明顯弱於往年同期水平10個百分點左右,全球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凸顯。從預期、庫存和現有訂貨走勢看,未來動能一般,市場需求增量取決於海外疫情能否抑制以及內外供應鏈修復程度。依據中國PMI和國內疫情數據分析經驗推算,海外生產可望在5月中旬開始恢復。

新訂單本月略有回落至56.9%,低於往年均值12個百分點,除內需尚未完全恢復外,重要根源是出口訂單環比回落12個百分點至32.6%出現歷史新低,衝擊了訂單表現,新訂單與出口差值出現歷史最高值24.3%;產需比例本月4.8%大幅高於歷史均值1.2%,說明本月出口對訂單衝擊更大,下月將更多波及生產量。經計算,上月復工率在70%左右,本月生產量回升至61.7%高位,主要是復工補足,但也低於往年均值7個百分點。同時現有訂貨46.7%,環比回落9.4%,支撐產能的歷史訂單已經沒有存量。企業堅持創新,研發投入與新產品投產雙雙連續回升,但恢復往年正常水平尚需時日。

進口指數環比回落4.4個百分點至39.2%,為歷史次低,同時自有庫存大幅回落至46.2%的低位,都與訂單和產量的走勢大幅背離,說明供應鏈斷點比較嚴重;同時用戶庫存回升到正常水平但還在低位,顯示企業未來採購生產存在一定動能。購進價格較上月小幅回升,海外疫情爆發原材料進口受限,同時內需走旺推高價格。而國內廠商紛紛清理庫存緩解資金壓力,導致本月銷售價格繼續回落。就業回落3.6%至45.9%,比近年均值55.5%低9.6個百分點,未來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值得憂慮。本月經營預期為52.6%,環比回落11.8%,遠低於往年均值63.8%,說明企業對疫情衝擊較為悲觀,預期不良。”

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發展研究院陳志認為:“本月EPMI指標並沒有如上月預想那樣大幅走低,反映了新興產業企業的韌性,但是整體預期走低。目前疫情已經走向了第二階段,從內部衝擊為主轉向外部衝擊為主,從供給端衝擊為主轉向供給端和需求端共同衝擊。這種階段性特點已經比較充分地體現在本月的一些分項指標中。例如進口指數大幅走低,出口訂貨指標值降至32.6%。

根據聯合國數據,2017年中國進口貨物中中間品達到11804億美元,佔進口的73.4%,中國產業供應鏈風險逐步加大同時將進一步走向分化。例如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是中國出口額最大的產業,主要包括計算機、通信設備、半導體等行業,包含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019年該產業進口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國臺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總體佔比32%,這些地區總體疫情可控。但是出口國主要為美國、荷蘭、德國、英國、韓國等國家,很多都是疫情嚴重的國家,總體出口風險大於進口風險。而本月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經營預期降至40%的低點,出口訂貨大幅回落至37.2%,進口也小幅跌至44.2%。汽車產業更是風險巨大,由於疫情迅速蔓延,歐洲、北美和日本的全球主要汽車製造廠陷入大規模“集體停產”狀態。汽車產業短期面臨斷鏈衝擊和規模收縮風險。雖然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油車技術基礎略有不同,市場範圍也不一樣,但是並沒有逃脫這一大勢。本月新能源汽車現有訂貨回落,進口繼續跌至41.1%。總體來看,中國新興產業短期內供應鏈風險加大,需要加快制定和實施預案,同時要更加著眼國內市場,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方能轉危為安、轉危為機。”

具體觀察各項指標,PMI指標為54%,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生產量指標為61.7%,比上月回升1.4個百分點。產品訂貨指標為56.9%,比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進口指標為39.2%,比上月回落4.4個百分點。自有庫存指標為46.2%,比上月回落2.8個百分點。就業指標為45.9%,比上月回落3.6個百分點。

從分行業指標看,新興產業七個產業有6個產業EPMI指標高於50%,一個產業指標低於50%。PMI絕對值最高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PMI值為58.3%。

2020年4月份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EPMI為54%
2020年4月份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EPMI為54%

戰略性新興產業採購經理指數(EPMI)調查說明

1.主要指標解釋

採購經理指數,是通過對企業採購經理的月度調查結果統計彙總、編制而成的指數,它涵蓋了企業採購、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是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具有較強的預測、預警作用。EPMI借鑑採購經理指數調查的部分方法,增加研發活動、新品投產、銷售價格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擴張程度指標,反映戰略性新興產業景氣程度。

2.調查範圍

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7個產業大類。樣本量為280家。

3.調查方法

EPMI調查採用分層概率抽樣方法,以新興產業大類為層,各產業樣本量均勻分佈,層內樣本使用與地區分佈匹配的比例抽取。

本調查由中採諮詢具體組織實施。

4.計算方法

戰略性新興產業採購經理指數(EPMI)調查問卷涉及生產量、產品訂貨(新訂單)、出口訂貨、現有訂貨、用戶庫存(產成品庫存)、採購量、進口、購進價格、自有庫存(原材料庫存)、就業(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研發活動等13個問題。對每個問題分別計算擴散指數,即正向回答的企業個數百分比加上回答不變的百分比的一半。EPMI是一個綜合指數,由5個擴散指數(分類指數)加權計算而成。5個分類指數及其權數是依據其對經濟的先行影響程度確定的。具體包括:產品訂貨指數,權數為30%;生產量指數,權數為25%;就業指數,權數為20%;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權數為15%;自有庫存指數,權數為10%。其中,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逆指數,在合成EPMI綜合指數時進行反向運算。

5.季節調整

EPMI調查是一項月度調查,受季節因素影響,數據波動較大。目前發佈的EPMI綜合指數和各分項指數均為經季節調整後的數據。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

編輯:範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