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改變”才能出佳作,時間是驗“對錯”的唯一方法

還記得去年春天參觀蘇州博物館新館,簡約的黑白搭配和獨特的中式風格讓人眼中一亮,雖處鬧市但卻鬧中取靜,時刻能感受得到蘇州的古韻。

貝聿銘:“改變”才能出佳作,時間是驗“對錯”的唯一方法

蘇州博物館新館

而同年5月16日,新館的設計者,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逝世,享年102歲。

提起貝聿銘也許大部分會感到陌生,但若說到北京的香山飯店和法國的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的設計者,想必就會恍然大悟。

而這位享年102歲的老人,一生都奉獻給了建築。

貝聿銘:“改變”才能出佳作,時間是驗“對錯”的唯一方法

蘇州博物館新館


“改變”才能出佳作

1917年,蘇州望族之後的貝聿銘出生在廣州。

在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裡渡過了童年時光。因幼時受著蘇州這座古城環境的薰陶和影響,使得他在赴美留學時選了建築學。

在學業上,貝聿銘一直孜孜不倦,很快就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同時還獲得了美國建築師協會的獎項。隨後做了幾年美國國防委員會成員,退役後進入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貝聿銘:“改變”才能出佳作,時間是驗“對錯”的唯一方法

貝聿銘照片


在他早期因有著強大的家族支撐,所此生活猶如開掛般順利,但很快他就不滿於現狀。

一味地學術研究和學習無法真正地磨練他的技術,所以在他31歲那年,獨自一人從波士頓劍橋小鎮搬到了紐約。

這是他人生之中第一次的改變。離開了家族的庇佑,開始獨自一人闖蕩天地。而這恰巧也代表著他開始從純學術的象牙塔進入實際的建築領域。

恰巧當時紐約的一位房地產開發商極有眼光和魄力的選擇了貝聿銘作為建築師,且設計的房子大賣。這為他隨後在建築學界打響名聲做了基礎。

貝聿銘:“改變”才能出佳作,時間是驗“對錯”的唯一方法

貝聿銘設計的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

就這樣一直受僱於人的工作了幾年,他逐漸從初出茅廬的新手變成富有經驗的老人。但侷限於為別人工作總是有許多別的框架限制,所以在1955年,他選擇了自己經營從公司分離出來的事務所。

而這則是他進行的第二次改變。

也許按常人的眼光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好決定,畢竟有著類似於鐵飯碗的工作,不愁沒錢賺。但貝聿銘的夢想卻不僅僅是為錢這麼簡單。

他想要設計出更好的作品。

而這個研究所,就是他邁出的第一步。

但許是事務所初成,他並沒有太多的幫手。因此初期都是他一人處理設計。雖然後期漸漸有所好轉,但他也習慣了一人挑起大梁。

在經營事務所的五年裡,前後共處理過114件設計,而其中66件是貝聿銘親自負責的。這讓他對建築本身的理解更為透徹,對設計的意識也走向成熟。

貝聿銘:“改變”才能出佳作,時間是驗“對錯”的唯一方法

貝聿銘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隨之而來的,就是他的第三次改變。完全的脫離別人的幫助,創辦自己的公司。這時的他已經擁有了足夠的經驗和口碑,人脈財力都不遜色於任何人。他有著足夠的資本為他的夢想努力前進。

1979年,中國政府邀請貝聿銘設計香山飯店。他根據自己的一貫想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不辭辛勞的走訪了南京,揚州,蘇州等城市,最終打破常規,改變了一貫的單調的飯店格局,採取不規則院落的佈局格式,建成了這座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的建築。

貝聿銘:“改變”才能出佳作,時間是驗“對錯”的唯一方法

貝聿銘無疑是成功的,打破現有規則求變,一次又一次的讓人驚歎。但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期盼的放在他身上時,他卻遇到了一個難題。

1980年,法國總統邀請貝聿銘翻修盧浮宮。

當時此消息一出,立刻就遭到了大部分法國人的質疑。他們難以相信貝聿銘這個“外國人”能夠將盧浮宮這座擁有著漫長曆史的古建築翻修的令人滿意。

眾說紛紜的不解和抵制一度讓貝聿銘不敢出現在大街上。

他也一度猶豫仿徨,不知到底該怎麼辦。

那時,已經年過六十的老人站在窗邊,望著遠處的盧浮宮,目露沉思。

終於,就在眾人以為無解的情況下,貝聿銘決定再一次大膽求變

他大膽地採用玻璃材質,在盧浮宮內建立起了幾何形態的金字塔,猶如盧浮宮內的寶石。而這新建的玻璃金字塔也成為了法國人民紀委驕傲的標誌之一。


貝聿銘:“改變”才能出佳作,時間是驗“對錯”的唯一方法

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正如他說的,“尊重傳統的同時,我們也需要變革,盧浮宮需要改變,這毫無疑問。

我想,“改變”才能出佳作,無論是在我們生活還是工作中,唯有求變,才能取得成功。

時間是驗“對錯”的唯一方法

“一件藝術作品,建築作品,他是對是錯,我們需要時間來驗證。”

1979年,貝聿銘獲得美國建築學會金獎

1981年,貝聿銘獲得法國建築學金獎

1989年,貝聿銘獲得日本帝賞獎

1983年,貝聿銘獲得第五屆普利茲克獎

1986年,貝聿銘獲得里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

時至今日,他仍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在他一生中,大大小小的設計作品無數,每一個都讓我們津津樂道。

從寬泛領域來說,是他的思想的超前性。每一個作品都擁有著新奇的元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當時的條件下並沒有人能發現並使用,看上去也沒有什麼讓人覺得新奇的亮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文化與審美的發展,總能讓人發現它的美,讓人處處驚歎。

正如他曾在一個採訪中講到:我不喜歡各種標籤式的稱謂,對我而言,建築就是建築,各種主義和稱謂都如過眼雲煙,而真正留存下來的那一個還是建築本身。

貝聿銘:“改變”才能出佳作,時間是驗“對錯”的唯一方法

貝聿銘設計的中國銀行大廈

正也因為如此,他所設計的建築,總能抵禦得住時間的侵蝕和同化,在社會上甚至在歷史上散發著熠熠光輝。

時間是驗對錯的唯一方法。他一直堅信著,也一直這般做著。

他大膽地設計,不為的前進,他關注的總是建築的本身,而並非外人的眼光。因為對的永遠會保留下來,而錯的,終將被改掉。

總結

“改變”才能出佳作,時間是驗“對錯”的唯一方法。

貝聿銘用一個個作品來詮釋改變的含義,又用一生的時間來檢驗他的作品。

我們生活在世上,無需考慮太多,只要懂得改變,並豁達的讓時間來檢驗對錯,無謂其他,只求安心。

貝聿銘:“改變”才能出佳作,時間是驗“對錯”的唯一方法

貝聿銘設計的華盛頓特區國家藝術畫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