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豫龙镇兴国寺村的起源

兴国寺建于隋末唐初,是中国第一座寺院——洛阳白马寺的下院。该寺坐落在古汴水源头之一的


京水河边,西南可望古郑国京城城墙,西面、北面可跳虎牢关、楚汉战争古战场城垣。该寺巍峨的佛殿
与山门前刘邦曾栓马避雨的古槐相傍依,在千年历史上留下无数神奇的传说,在岁月风雨中铸起中原大海寺、 龙泉寺一起,被誉为史上荣阳之四大名寺。兴国寺作为中原地区的宝刹佛寺之一 不但建寺时间较早,而且与中国历史上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开创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关系密切。在中国宗教史上,佛教因朝代更易曾几度兴衰,兴国寺建寺1400多年来在数次毁建中,寺迹遗失几尽,寺史断裂严重,基本史迹查无可考,现寺中东院寺塔-层塔壁镶砌一石碑,其上所记建寺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退休工人丁英俊在村民谷广建等人的协助下,根据寺中所存唐代咸亨年间(670-674)雕刻的
释迦牟尼石刻佛像,而认定唐咸亨二年(671)为建寺时间。近经多位佛教文化研究人员广览史籍并参
考近年佛教文化研究成果,认为兴国寺是唐高祖李渊当年在荥阳任太守时,支持资助白马寺高僧慧悟
和尚所建,建寺时间当在隋场帝大业四年(608)。此后,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朝,均与兴国寺有干丝万缕的联系。

荥阳市豫龙镇兴国寺村的起源

寺外街市


荥阳市豫龙镇兴国寺村的起源

兴国寺寺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