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安徒生戏剧节之披荆斩棘的选手


姓名:陈乐之(Eliza Chen)

年级:7年级

籍贯:北京

爱好:戏剧、看书、绘画、唱歌、设计、手工……

戏剧让我变外向

在很小时候,我就经常在家穿着公主裙,演喜欢电影里的角色,这应该算是记忆中最早接触戏剧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冰雪奇缘1热播时,妈妈给买了艾莎同款裙子,我爱不释手,到哪儿都穿着。还常常和朋友一起扮演,期间自己加台词和各种动作,陶醉得不行。

第3期|安徒生戏剧节之披荆斩棘的选手


2升3年级的那个暑假,我参加了中间剧场办的“莎士比亚乐高”戏剧夏令营,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自己写剧本、演戏剧。在戏剧夏令营,我们自己写剧本,自己做服装,自己布置舞台背景,用乐高搭建所有道具。我们团队写了一个 “新唐朝女性”的剧本,我扮演那位“女性”,最后还在中间剧场的舞台上进行了汇报演出。演出很成功,好评如潮!这次体验给了我莫大的自信和鼓励,从此更加热爱戏剧,开始了我的戏剧旅程。

4年级开始,我参加了学校“多语戏剧社团”。从那时起,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并参演戏剧,也因此变得更加外向。

第3期|安徒生戏剧节之披荆斩棘的选手


演绎多个戏剧角色

我演过的戏剧有“The Bugs Show”、“新唐朝女性”、“Watch Me shine(绽放的那一天)”、“The Jungle Book”、“The Merchant of Venice”、“The Singing Pirate(爱唱歌的海盗)”、“The Day of Reunion(团聚的那一天)”。

其中,最喜欢的角色是“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和“团聚的那一天”里的嫦娥,因为这两个角色挑战最大,也是剧本中的主要角色。在排练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演出技巧,还锻炼了台风,增强了自信心,交到了不少和我一样热爱戏剧的朋友。

例如,扮演嫦娥时,一出台有一段舞蹈动作。我之前没有学过舞蹈,没有任何基础。为了帮我把角色演“透”,指导教师吴老师还专门请来了专业舞蹈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小到一个眼神、脚挪动的一个细微的角度和手指的一个姿势。因为嫦娥是神仙,所以动作需要格外轻盈,让人感觉是踩着云朵、飘着来到观众眼前,而不是一步步走到舞台中心的。这段舞蹈不到一分钟,但为了把情感和动作演到位,我前后排练了上百遍,反复学习、琢磨、练习。

我最喜欢的戏剧家,毫无悬念是莎士比亚。我看过很多他的作品、据此改编的小说、戏剧,以及莎翁传记,如Who was William Shakespeare, Much Ado About nothing,Hamlet,Romeo and Juliet,Twelfth Night,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The Tempest, 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等。

Never do things by halves

第3期|安徒生戏剧节之披荆斩棘的选手


安徒生戏剧节

首先,戏剧本身就非常吸引我,如果再细一些的话,应该是戏剧节的自由感和创意感吧。

最近,我在反复看Percy Jackson,这套小说主要讲了希腊和罗马诸神孩子的故事。我打算根据这套小说编写一个短剧,和朋友一起演绎,作为参赛作品。

这正是安徒生戏剧节吸引我的一个地方,我们能自己选择喜欢的剧本里最喜欢的片段,或自己写剧本,进行创意表演。戏剧节给了我们无限创意的空间和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从不同角度更好地品味戏剧,零距离感受戏剧,拥抱戏剧。

第3期|安徒生戏剧节之披荆斩棘的选手


虽然还在戏剧节的初赛阶段,但我已经学到了很多。比如一开始的课程学习,老师讲得特别好,一下子让我明白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别。

为了写出好的剧本,我一直在学习一些优秀剧本和戏剧演出,让我收获颇丰,无论是情节的设置,词句的选用和配乐,甚至小到一个标点符号和对人物神情、动作的补充说明。

为了把录音这部分完成好,我认真看了相关的电影,反复琢磨人物的所思所想,试着站在录音里人物的角度,体验每一个语气、每一个词的内涵。来回反复录制,过程虽然很辛苦,甚至有点枯燥,但看到最后的定稿,觉得再辛苦也值得,而且让自己更加有耐心,明白了“No pain, no gain.”。


第3期|安徒生戏剧节之披荆斩棘的选手

更多故事,请关注【安徒生戏剧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