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一輩子沒有肯定過成年孩子一次,都是指責抱怨,你相信嗎?

記錄魔都的幸福生活


相信。做父母是生物屬性,到了生理年齡即可,不需要崗位技能與崗位要求。如果想做合格父母甚至優秀父母,需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為生計忙於奔波,缺失於孩子的成長,更無力自我成長。忙碌的父母,對孩子缺乏耐心,缺乏鼓勵。那他們是不愛孩子嗎?不,只是這些父母不知道如何表達愛,如何鼓勵孩子。 他們用最笨的打壓方法負面激勵孩子,孩子收穫的只有負面信息,沒有激勵,長期以往,孩子缺乏信心。

另外,生活沒有一帆風順的時候,總會有不如意事情發生,工作、家庭、孩子總有操不完的心。如果家庭成員間缺少交流與包容,家庭就會有負面情緒出現,時間一長便累積成負能量。這樣環境下,孩子一旦未能達到父母要求時,父母的抱怨會排山倒海似的湧向你。




滿滿地喜歡


我相信,有一些父母是這樣的。下面先講一個小故事。

小蘭生在60年代的農村,家裡4個孩子,她排行老大。自從她記事起,就經常捱罵,甚至捱打。她非常羨慕別的孩子能夠得到父母的微笑和擁抱,而她得不到。因為是老大,她永遠要讓著弟弟妹妹,好玩的、好吃的在家裡很少得到。她珍愛的東西弟弟妹妹們誰都可以拿,反之不可以。

家庭

她經常得到父母的指責抱怨。當弟弟妹妹學習不好時,父母指責抱怨是她沒把他們教好;當弟弟妹妹在外面受欺負時,也是她沒保護好他們;當小蘭自己在外面被人欺負時,母親生氣她太懦弱,不僅指責抱怨,甚至會狠狠的打她一頓。

小蘭很想得到父母的認可和誇獎。她努力學習,當她考上大學時,別人高興的向她的父母祝賀。她媽媽卻很惆悵,惆悵這孩子上大學他們怎麼供呀。小蘭做事認真,總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得到父母的認同和讚許,可遺憾的是永遠得不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如有一次,妹妹住院,父母在醫院陪護妹妹。小蘭在家裡用心的做了一頓飯,其實挺好吃的,當送到醫院時遭到父母的徹底否定。

父母在眾人面前貶損孩子

小蘭不理解為什麼自己的父母會對自己這樣,她很痛苦,在高中上學時有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沒有父愛和母愛,活著沒意思。為此,他去看一些心理書籍,以求答案。現在她明白了,也釋然了。理解父母為什麼這樣了。原來這是自己的父母的原生家庭決定的。

對孩子指責抱怨的父母往往自己就生長在指責抱怨的家庭,他們抱怨自己孩子的行為正是他們童年體驗和感悟的重演。他們的角色榜樣就是曾指責抱怨自己的父母,而指責抱怨就是他們學會的解決問題和發洩情緒的唯一手段。

許多指責抱怨孩子的家長是帶著嚴重的情感缺陷和情感需求的不滿步入成年的。在情感層面上他們還只是個孩子。他們會將子女視為自己父母的替代品,並在他們身上尋求父母從未給予自己的情感滿足。當子女無法滿足這種情感需求時,他們就會被激怒,進而將怒火以暴力或指責抱怨的形式發洩到子女身上。在那一刻,孩子更像是父母的替代品,因為施暴者真正的憤怒對象正是他們的父母。

這樣的父母對孩子人生的負面影響太大了, 為了不把這些負能量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建議做父母的多看一些書籍,或者學點心理學,

給自己充充電,使自己心理滿滿的正能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和氛圍,讓孩子幸福快樂的成長。

家長在學習


朱書劍


這種感受我深有體會,因為我就是在這樣一個家庭里長大的。說說我的經歷吧,我父親就是你所說的長輩,我從小做任何事情遇到困難時從他那裡不僅得不到積極的正面的鼓勵、信心和幫助,反而是各種挑刺和嘲諷以及消極負面的情緒。

我記憶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小時侯有數學題不會去請教他的時候,他首先不是幫助我去理解題分析題意,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讓我去找我低年級的書,從低年級的書去找答案或者一直責備我上課不認真聽講,這裡責備讓會持續很長時間,,那時候小學作業特別多,往往等他找到答案的時候已經很晚了,等那時候我寫作業的積極性早已消失待盡。後來我上大學學習聲樂的時候,每次只要我開口唱歌他就在旁邊嘮叨說我氣息不夠等等一些非常消極的話語,然後就非得讓我馬上出去跑步鍛鍊氣息,我當時心裡真的是痛苦之極啊!再後來我結婚以後學習鋼琴,只要我開始練琴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怎麼談鋼琴怎麼和彈綿花一樣”之類讓人特別反感的話語。事實上他對音樂、懂鋼琴根本一竅不通但是就是裝的眼大師一樣各種指點,在旁邊各種否定從來不會有正面積極的話語,但他自己一直是樂此不疲。

事實上我父親是非常愛我的,但這就是他關心愛護人的一種方式,他這種方式確實讓我欲哭無淚,成家有了孩子之後這種情況依舊,有時候也會有爭吵,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慢慢的嘗試的理解,儘量不去和他爭論,因為無論你怎麼爭論都不會改變他,我們做子女的只能去改變自己,聽到那些負面的話語之後儘量做到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不傷老人家的心也不讓他的話影響到自己。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