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雙循環樞紐城,寧波如何“向內發力”?

打造雙循環樞紐城,寧波如何“向內發力”?

直播帶貨風起雲湧。(徐展新 攝)

打造雙循環樞紐城,寧波如何“向內發力”?

智能工廠“強供給”。

(徐展新 攝)

記者 徐展新

日前,市委市政府召開寧波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座談會。會議提出,寧波要切實把握戰略機遇,積極爭當示範引領,努力建設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城市。其中,擴大內需是戰略基點,也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內生動力,需要“牢牢扭住”。

持續“向內發力”,意味著要豐富優質供給,搶佔“微笑曲線”兩端;意味著要活躍消費市場,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對剛剛實現前三季度GDP增長“扭負為正”、正在全力衝刺“四季贏”的寧波而言,這是一道必須答對且答好的發展命題。

■錨定新目標,寧波長短板並存

錨定“向內發力”打造雙循環“樞紐城”的目標,寧波有不少優勢。

從國際經驗來看,一個大型經濟體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逐漸轉向以內需驅動為主。從國內發展來看,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巨大購買力,將成為風雨洗禮下我國經濟發展的可靠保障和有力引擎。

而寧波處於“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和長三角金南翼,有著良好的工業基礎、完備的物流體系、龐大的消費人口,有條件、有能力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作出更大貢獻。

今年前三季度,寧波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62.3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相較上半年收窄兩個百分點、且增速高於全省均值,供銷兩端“比翼齊飛”,給予市場主體和老百姓更強烈的復甦向好的信心。

形勢向好,但絕沒有到掉以輕心的時候。在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看來,當前的寧波正處於至關重要的窗口期,“科技創新、產業變革、國際形勢變幻的速度越來越快,選對了路子,就能一飛沖天;選錯了路子,就會步步滯後。”

王德祿列舉了研究所統計的幾個數據——去年,寧波新增常住人口約34萬人,排在杭州、深圳、廣州之後,高居全國第4位;民營企業從業人數佔比全國第7位;人均快遞業務量全國第12位。再往後看,全年新增註冊企業數量全國第20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全國第21位,知名視頻平臺播放量全國第40位。以經濟體量的位次作為標尺,長板和短板一目瞭然。

10月27日召開的“十四五”懇談會上,不少“寧波幫”和幫寧波人士坦陳了對寧波當前發展態勢的看法。互聯網基礎較薄弱、科技創新氛圍有待提升、年輕人才數量不夠、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還要加快……句句皆諍言,切準了寧波擴大內需工作各個環節的“痛點”。

只有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才能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這條路,寧波該怎麼走?行業專家、企業家、政府部門負責人給出的思路,是在生產端整合創新、消費端下沉升級的進程中尋找答案。

■“眾人拾柴”豐富優質供給

回想疫情發生後的那幾個月,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劍峰的第一反應是“打滿全場”。“起初是國內疫情暴發,隨後歐美和日本市場也因此受到影響,一度連續數月沒有產生任何銷售額。還好,我們挺過來了,而且在下半年實現快速增長。”王劍峰認為,均勝“逆襲”的秘訣,是積極順應智能製造變革趨勢、堅持不懈投入科研。

今年上半年,均勝研發投入達17億元,並未因疫情減緩腳步。在汽車電子、車聯網等領域,均勝的研發水準已經能和德國、日本掰掰手腕。

但王劍峰並不滿足於此。他期盼著均勝和其他類型企業一起,抓住危機下強鏈補鏈的絕佳機遇,進一步提升寧波汽車產業的集群效應,將積累的優勢轉化為勝勢,實現產業鏈的現代化。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供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供給對國內需求適配性的關鍵著力點。面對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們需要單點的爆發,更需要“點、線、面”結合,培育“企業—關鍵核心技術—產業鏈—產業集群”的全鏈條。

“1、150、1500、10000。”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偉平說出的四個數字,分別代表吉利和身後的汽車零部件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三級供應商,“串珠成鏈,才能撐起快速增長的汽車產能,撐起目標萬億級的汽車產業。”

延伸縱向鏈條之餘,吉利也關注著橫向合作。李偉平表示,吉利正謀劃聯合上游供應商和科研院所,成立國際零部件汽車工業研發協同創新孵化園、建設高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製造產業園,讓汽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再上新臺階。

上游協同下游、“龍頭”也要帶動“中小”。寧波大學會計金融發展中心主任邱妘告訴記者,2019年底,寧波80家上市企業的營業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約35%,營業收入增速高達18.81%,體現良好的成長性和投資價值,“但頭部效應明顯,存在兩極分化。”

激智科技董事長張彥為此疾呼,希望更多大企業參與創建創新服務綜合體,以此幫助中小企業挺過難關,催生更多細分領域的“小巨人”和“單打冠軍”。

記者瞭解到,到2025年,全市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將增加至100家,有望成為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之城。此外,寧波還會重點打造煉化一體化與化工新材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伺服電機及數控機床等一批標誌性產業鏈,打造20個功能佈局合理、主導產業明晰、資源集約高效、特色錯位競爭的開發區(園區)。

“眾人拾柴”後,優質供給的火焰才能燃燒不息。

■新消費“乘雲而進”

疫情催生了一系列新興產業,“直播”的爆發式增長令人矚目。但王德祿敏銳地察覺到,“寧波製造業之強,眾人皆知。但就是這麼一個有很多‘好貨’的地方,卻沒有成為‘直播帶貨’的集聚地。從視頻播放量、網紅打卡地數量、直播帶貨額度這些關鍵數據去看,寧波甚至只能排到‘三線’。”

怎麼完成從“有貨”到“能帶貨”的轉身?

第一條路徑,是調整經營理念。疫情影響下,創立40餘年的雅戈爾也很難扛住門店大面積關門、銷售業績幾乎歸零的重壓,“半逼迫半主動”地走上了新路子。今年2月,董事長李如成在朋友圈發文“邯鄲學步”嘗試帶貨;4月,副董事長李寒窮出現在旗艦店直播間,為雅戈爾職場正裝系列“吆喝”。

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後,雅戈爾一扭頹勢。今年9月,企業內銷業績已與去年同期持平,10月增幅預計達7%。如今的李如成,可以信心滿滿地擘畫未來:“下一個五年,要把雅戈爾打造成世界級的時尚品牌!”

不僅是雅戈爾,太平鳥、博洋、旦可韻等知名服裝企業也紛紛試水直播帶貨。前不久舉辦的寧波時尚節出現了多場雲展銷、雲沙龍、雲對接。寧波市跨境電商直播研究中心、寧波國際直播人才精英庫運營中心等一批直播產業載體近期簽約揭牌,寧波高校首個直播學院正式創立。疫情期間的“無奈之舉”,已逐漸演變成企業對接消費者、開拓市場的“常規武器”。

第二條路徑,是主動擁抱數字經濟。

今年5月,寧波與阿里巴巴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提出共建數字生活新服務體系,打造數字經濟新生態。五個多月後,海曙區又與阿里巴巴(寧波)有限公司簽署協議,計劃在餐飲、商超、便利等20餘個傳統生活場景打造線下數智街區、數字MALL、數字社區,開闢線上品牌館、老字號館、非遺館。

“我們將在寧波數字製造、數字港航、數字貿易、數字商業、數字生活、數字城市等領域打造一批全國樣板,努力做出新意,做出高水準、高質量。”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張勇作出的承諾,正逐步成為現實。

記者從市商務局瞭解到,下階段,寧波將繼續“乘雲而進”,制訂相關行動方案,推進數字生活新服務在商貿領域的實踐,加快推進“網上餐廳”“網上超市”“網上市場”等建設,培育壯大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為寧波建設國際消費城市添加砝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