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说过年

谚语说过年

谚语说过年


“过了腊月半,就把年来办。”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到正月初,是过年的时光。各种准备,各种忙碌,各种储备,各种消遣,各种形态,各种情绪……都不影响年的到来。

谚语说过年


“过年七天乐。”七天,时间很短,还没感觉“进入情况”、还没“入戏”,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像做了一场时间很短暂的梦。梦中醒来,一切如常,该干啥干啥,循环往复,未有穷期。这类人员应该是在岗的干部职工了。打工的人腊月二十几才回家,大年初一就又坐车出发啦。

“有心拜年,端午以前。”原本是主人家替晚来上门拜访者说的一句圆场、客套的话。但也并非只是客套。据说,在大唐贞观、大清康乾盛世,人们过年的时间真的达半年之久。这句农谚有其历史根源,后来才演变为“新来的媳妇半年闲”。这说明在很早的时候,过年并非就那几天,而是端午以前还是过年拜年的时间。但现在这类人员应该只属于留守老人及其他了。

谚语说过年


过年,应该跟过喜事一样,是很热闹的。但是,这是指的宏观方面。在细微之处,还是有差别的。在城市,实行禁鞭,不能放炮,多了安全,少了些许喜庆气氛。人们一进屋,随手把门哐当一关,你家是你家,我家是我家,不是亲戚不串门,只能在家里看个电视,斗斗地主,睡个懒觉,几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感觉没有一点生气。只有一些广场上开展的一些活动,让人们感觉到还有点过年的气氛。有的干脆一家人钻进一辆车,齐刷刷“逃”到乡村一些亲戚那里过几天年,欣赏一番你到我家,我到他家,一群一伙,三三两两,相互串门,彼此拜年,鞭炮齐鸣,吃流水席,一天到晚嘻嘻哈哈,路上人儿如织的热闹景象。

在乡村,大人们对过年其实也越来越觉得没味。说过年:一个字——累;两个字——消费;三个字——大聚会;四个字——突击消费……一直说到十二个字,没一个字说过年好。

谚语说过年


很久以前,人们说:“过年,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现在人们在大门上贴的对联是:“政策归心形势好,农民脱贫劲头高。”

谚语说过年


小孩望过年,大人望栽田。对于过年,最高兴的可能只是孩子们。过去,孩子们一到过年,就有收获:“过年过年,爆米花上前。现在:过年过年,能得压岁钱;过年过年,一天到晚在玩……”而大人们只是盼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天地里都能种上庄稼,五谷丰登。

在我幼小的时候,家大口阔而贫寒,一家人平时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冬天穿不起一件棉衣,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可以穿到一双新鞋、一件改造过的新衣裳,得到邻居的一把爆米花……基于此,一到过年,妈妈就不让孩子们出门,说:“外面好害怕——月亮掉到井里啦!”

谚语说过年


“三十晌午打只兔子——有你过年,没你也过年。”这是一个乡村谚语。说的是人们并不刻意想获得某件东西,感觉某件东西可有可无。比如,过年或平常日子,家里可以有咖啡,羊胯子或牛肉以及鱼等,也可以没有。穷有穷过法,富有富过法。你家有的东西,我家不一定非要有。莫要攀比。现在物产丰富,超市里的东西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除非太阳月亮或军火……

谚语说过年


“指望野猪过不了年。”寓意人们要顺其自然,关护自然,不要贪图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的东西。平常的日子,该喂猪的时候,你不喂;到了过年时节,没肉吃了,才想起来去打一只野猪来过年。打到了还好说,如果没打到,岂不是过不了年了?也寓意指望人办事要看准人,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指望不住的人,你不要去指望。否则,“瞎子看门——致误大事”,指望来指望去,最后指望他办的事都“没指望”了。

谚语说过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谚语的重点在于“人不同”。年少的长了一岁;年长的,又增长了一些新的知识。在眼下,“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到了决战脱贫、决胜小康的关键期。

谚语说过年


三十晌午看黄历——年前无日了。是说时间很宝贵,要珍惜平常的时光,不要等到万一不行了才去搞。也指时不我待,一年的时光一晃就过去了,人生如此短暂,容不得你过多留恋。

谚语说过年


“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置不完的年货,买不完的嫁妆。”这个类比,说明了过年的繁琐。其实,对于过年,各家各户的情形不尽相同,年过得是否有意义,全在于个人的感觉和理解。就像什么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累,并快乐着,是乐观的态度。对知足常乐的人来说,他是感觉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但对于欲壑难填、情绪悲观的人来讲,他就一直认为自己还有什么没得到,心里老是不平衡,总在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去算计,天天起来头昏脑胀,永远不会有幸福的感觉。

谚语说过年


总体说来,“有钱没钱,团聚过年……” 过年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世间之人,没人不想过年。愿狗年这个新年大家“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平安福满堂;迎新春年年如意,接鸿福步步登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