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停地有人在買賣保險,保險真的能給百姓帶來安全感嗎?

我國從有保險這一行業至今,光是買過保險的就已經遠超2000萬人左右,不僅購買的人數量龐大,從事保險工作的數量也非常強大。目前我國從事保險工作的人有800萬左右。雖然有無數的從業者走出又進來,但這一行好像永遠都處於不飽和狀態。他們驚人的招聘廣告信息。難道事實真如我們所見這樣嗎

為何不停地有人在買賣保險,保險真的能給百姓帶來安全感嗎?

久做保險的人基本都有這樣一種規律,每年開頭一二月份是保險購買高峰期,這段時間從事保險就業的人基本都能拿到高的工資。從理財經驗來看,這兩個月主要以銷售各種理財險,以各種演示利益和各種離婚,破產、英年早逝以及莫須有的遺產稅等等向你證明:不買保險你就會成為這類人。不僅如此,參與活動的多數都是中老年人,因為這群老年人最容易被騙,他們拿著免費領取的小几十塊禮品,去聽年輕人忽悠購買上千甚至上萬的保險。

為何不停地有人在買賣保險,保險真的能給百姓帶來安全感嗎?

要知道,銷售這些從業人員的底薪是非常低的,同時他們還沒有五險一金,甚至有的人連商業保險都沒有。賣保險的人居然沒保險?沒錯,事實真的就是這樣。

最近有很多人說保險都是騙人的,做保險人員連續不斷地招聘新人,先從新人開始洗腦,洗腦結束後讓他們給自己周圍的朋友洗腦。然後在做業績的時候不停發朋友圈,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讓周圍的人信任並且購買,要知道,做保險一個人的經歷是有限的,所以才會不斷地有人進來和有人出去。

為何不停地有人在買賣保險,保險真的能給百姓帶來安全感嗎?

那麼保險行業做的如此認真,我們真的需要購買保險嗎?當然不是。代理人的培訓體系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自己買,再賣出去。這年頭,誰的朋友圈還沒幾個賣保險的?

作為消費者,心聲其實很簡單。我們一點也不貪心,我們只想要一個保障。想要一份安全感,而如今的大部分保險,打著用戶對他們的信任開始賣著不明所以的保險,所以希望保險行業可以提高監管質量,給用戶一份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