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作者:夜阑卧雨(富书专栏作者)

前两天,看到一条令人唏嘘的微博。

“导演张小策”宣布自己正式退出《朱一的枯燥生活》团队。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尽管上了热搜,二人的分手很体面:

朱一旦在知乎回答,自己和张策没矛盾,并且是除了父母和张的媳妇,最了解他的人。

而张策也在微博留言区调侃,感谢朱总一直以来的支持。

两人看似没有很大的矛盾,或许正因如此,反而令人唏嘘。

选择分道扬镳,并不意味着割袍断义,不过是你我都有更好的选择。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2019年的一天,张策在外滩边的马路上,走过一棵棵碧绿的法国梧桐说:

“韩信帮刘邦打下江山,还是被解决掉了。”

时间倒回到几个月前,那时朱一旦还不叫朱一旦,而叫朱亘

一天,朱亘坐在办公室喝茶,张策敲开门,说“拍个东西”。

因为这并不是公司当时的主要业务,朱亘一开始并没有同意,在张策反复劝说下,他勉强点头。

视频拍出后,朱亘觉得有点意思,发在抖音上。

一个星期后,账号因为这唯一一条视频火了,涨了20万粉丝。

也就是在那一天,朱一旦的枯燥生活这个账号真正意义上诞生了,它的成功,源于朱亘与张策的合并。

GQ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员工的讲述中,朱亘是一个好老板,他待人温和,几乎从不发脾气,总是先于员工一步,带头学习新鲜事物。

而张策也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员工,自展开朱一旦这一账号后,他不仅要负责剧本创作、内容策划,导演拍摄以及配音。

朱一旦的声音磁性,首音拖长向上扬,具有老板慵懒和优越感,是张策专门设计的。

可朱亘却会看不懂张策在剧本中想要表达的东西。

有时候,他觉得张策在自嘲,有时候又觉得“小王八蛋,给我上眼药”。

另一方面,作为朱一旦背后的男人,张策也有自己的遗憾:

尽管他一直是“朱一旦”内容的核心,但他认为: “他(朱亘)想藏着我,不让别人知道《朱一旦》是我做的。”

视频出了爆款,朱亘不奖励他,却奖励贡献仅次于他的同事,就像当着销售冠军的面,奖励了销售亚军。

尽管后来朱亘强调了张策的功劳,但分离或许就在这里埋下伏笔。

2020年6月,张策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大股东是他的妻子张译文。

4个月后,也就是国庆第一天,他发了一条微博:“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他最终决定离开舒适区,走向更大的世界。

朱亘和张策,也许就像一路同行的两个伙伴:有一天,其中一人看到一条更宽广、更适合自己走的路,站在转弯口,他向昔日的伙伴招手,选择了告别。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张策的离去,让我想到了9月末,李佳琦的小助理付鹏告别李佳琦的团队。

很多人不知道,早在2016年,李佳琦就开始了直播行业,当时他单枪匹马,身边唯一的队友就是付鹏。

第一次直播,直播间里格外冷清,为了暖场,付鹏就开小号与李佳琦说话: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李佳琦爆火后,他一直待在直播间右侧充当“贤内助”的角色,帮忙拿选品,帮忙涂口红……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连粉丝们都说,他是李佳琦的小娇妻。

他陪李佳琦熬过了最孤寂的时候,也见证了他的光荣。

如果是电视剧,两个人或许会一直并肩作战,可现实里,付鹏选择了离去:

从退出李佳琦直播、充当幕后合伙人,到正式分家。

就像一位网友的留言“他辞职了,才知道叫作付鹏。”

付鹏撕去了小助理的称号,不过是为了做回自己。

可谁说,“分手”就意味着感情破裂?

一路走来,他和李佳琦仍是最好的朋友:

微博不久前的宣传: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视频随口的提及,流传在微博上的合照……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对成年人来说:不是所有的分手,都是老死不相往来,走在不同的路上,也可以相互致意。

想起赵薇和琼瑶,当年因为还珠原定人物辞演,赵薇接过了“小燕子”的角色,并且因此大红大紫。

连演两季后,她觉得实在没有可发挥的地方,便选择了放弃。

当时,也有媒体宣称“赵薇琼瑶决裂”,但其实赵薇向琼瑶允诺:四年不演电视剧。

分手后,赵薇转战大荧幕,从票房毒药到三科影后,真的没有再演过电视剧。

此后逢年过节,还经常去看望琼瑶,历经多年,仍是挚交。

成年人哪有那么多戏去耿耿于怀,每个人都在向前看,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还记得几年前,一个90后朋友经常和我吐槽他的“傻x”领导。

他的领导是个40岁出头的秃头男人,离异,同事臭骂他:

“一昧压榨手底下人,没有人性。”

“996嫌不够,巴不得007”

“没有性生活,提前步入更年期。”

吐槽往往以他决定“自己要跳槽”结束。

后来他真的离职了,站在领导办公室门口,想臭骂领导一回,甚至打一架,最后都变成内心淡淡的苦涩。

他想起自己刚入公司那会儿,是领导一直不厌其烦地教他东西,容忍他试错。昔年的好,直到告别时才想起。

几年后,他也成为了一名部门领导,这才发觉:原来当领导也不是那么光鲜,他的身后有老板和无穷无尽的kpi。

有那么瞬间,他突然理解了当年那个中年男人。

后来有一次,前领导意外地成为他的甲方。

原来这个男人不是只针对自己一人,而是对所有人、事都要求颇严,加上之前的交情,合作很顺利。

庆功宴上,他很认真地敬了一杯酒,当年那些芥蒂,都消融在一饮而尽里。

比起彻底撕破脸,后会有期不失为一种更好的结果,我们又何苦斩断自己的后路?

另一方面,我们并不用特别在意当下的分离:

作家焱公子讲过一件事,他创业时曾遇到一个特别好的下属,不过当时的公司发展陷入阻滞,因此没有办法给员工提供丰厚的薪酬。

那位下属因此选择了辞职,去了一家待遇更好的公司。

不过临走前,跟焱公子说,只要日后他能提供某一薪酬,她依然会回去工作。

几年后,焱公子的公司步入正轨,立刻给当初的那个同事打了电话,而那个同事也是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辞职过去。

成年人的交往很残酷,每个人都在用力奔跑,所以不会停下来等你,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没有感情。

当你追上了故人,打个招呼,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搭理你。

我想,朱亘与张策关系再差,也没差到在微博撕逼的结果。

这个世界很现实,在你年轻时,你会拥有很多朋友,可当你成长后,却不得不选择告别。

对的人终会相遇,当分手成为必然,与其冷言冷语,不如彼此珍重。

愿那些渐行渐远的朋友“后会有期”。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灵魂的背后: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来

作者简介:夜阑卧雨,富书专栏作者,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本文首发富书,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